虽然过去十几年中超联赛被搞得红红火火,但实际上这个所谓的职业联赛却没有那么"职业",根据数据统计,目前还没有哪个中超俱乐部完全可以自负盈亏,这些俱乐部能够运营下去,靠的还是背后企业不断地输血。

当然,企业投资足球并不是真的为了"做公益",虽然在足球上赚不到钱,但通过足球的关注度而获得的社会效应以及背后一系列的利益,才是这些企业投资足球的真正目的。

然而,中国足协在2020年开始正式施行的"中性名"政策,却破坏了这个"利益链条",中超俱乐部和球队的名字再也不能和企业挂钩,使得绝大多数的企业都失去投资足球的兴趣。

再加上过去3年受到疫情的影响,中超联赛变得越来越不景气,失去了背后金主的投资,很多俱乐部都出现了资金断链的情况,欠薪、欠债已经成为了如今中超各俱乐部的常态。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很多中超、中甲和中乙的俱乐部都宣布解散,据统计,自从中性名政策开始正式施行以来,已经有35家俱乐部先后退出中国足坛,今年恐怕还将有更多的俱乐部宣布退出,而中甲俱乐部江西北大门就在其中。

江西北大门俱乐部在2022年成立,他们从征战中冠联赛开始,一步一步地深入了中甲联赛。由于国内足球大环境的改变,江西北大门最近几年的财务状况变得越来越糟,俱乐部本已做好了在今年宣布解散的准备。

好在,俱乐部获得了文旅集团的支持,解决了过去几年遗留的债务问题,并在足协规定的截止日前,提交了中甲准入资格的相关资料。而随着文旅集团的入主,江西北大门俱乐部也已正式更名为"江西庐山"。

据悉,江西北大门俱乐部的更名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还会有更多的俱乐部将在本赛季正式更名,中超的河南嵩山龙门队也在其中,如此看来,如今足协的"中性名"政策已经成为了一个摆设。

众所周知,足协的中性名推出后,一些中超俱乐部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北京国安和长春亚泰都保留住了他们原来的名称。而上海海港则是打了一个"擦边球",将原来的"上海上港"改为了"上海海港",对俱乐部的名称进行了微调,在前任足协主席陈戌源的默许下,轻松地通过了足协的审批,"上港"的简称被沿用了下来。

很显然,足协的"中性名"政策存在着漏洞,只对那些"老实"的俱乐部起作用。这样的政策推行下去对我们的联赛有何意义?在现行阶段下,不如暂缓执行,这对于国内联赛的复苏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