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綜合:澎湃新聞、每日經濟新聞,中國基金報等

當地時間3月7日,一個研究團隊稱,他們發現了在實用條件下工作的室溫超導。但該團隊此前聲稱破紀錄的室溫超導一直存在爭議,半年前甚至遭遇論文撤稿,因此新的研究結果或將面臨嚴格審查。

超導是指在特定低溫條件下呈現出電阻爲零的特性以及具備完全抗磁性的材料。一個多世紀前,荷蘭物理學家海克·卡末林·昂內斯第一次在約-268°C的汞中發現了超導。

也就是說,只要冷卻到極低溫度,很多材料可以變成超導,能在沒有電阻的情況下傳輸電流。一些超導可以在溫度更高的條件下工作,但必須施加極高的壓力,因此這個方法並不實用。

而據美國《科學新聞》報道,紐約羅切斯特大學物理學家朗加·迪亞斯(Ranga Dias)當地時間3月7日在美國物理學會年會上介紹了團隊的研究新進展。據稱他們創造出的超導可在室溫和相對較低的壓力下工作。

羅切斯特大學的物理學家Ranga Dias在3月7日的美國物理學會會議上表示:“這預示着,對實際應用有用的新型材料已經出現。”

這種超導體是由氫、氮和鈈組成的材料。Dias和他的同事們將這些元素混合在被稱爲金剛石壓砧(diamond anvil cell)的裝置中。然後,他們改變了壓力,並測量了化合物中的電流阻力。

令人驚訝的是,在約21攝氏度的溫度條件下,這種材料似乎失去了任何對電流的阻力。

不過,實現超導仍然需要10千巴的壓力,這大約是大氣層壓力的1萬倍。但這遠遠低於室溫超導體通常所需的數百萬個大氣壓。如果這項研究結果得到證實,這將使這種材料更有希望應用於現實世界。

這項技術是否靠譜?

很快就有博主提出,作者Ranga Dias此前的超導文章就曾被撤稿,學術聲譽一般。

另外,也有A股董祕解讀今天的美國室溫超導技術傳聞:“沒啥太大產業化價值關係。仍然是1萬倍大氣壓。只不過從200多萬倍大氣壓降到了1萬倍而已。實現零下200度比實現1萬倍大氣壓容易和便宜多了。”

在常壓下通過超低溫實現超導態和在常溫下通過超高壓強實現超導態,一直是超導學界的兩種技術路線,前一種更傾向於實際應用,因此現有的超導導線都採用這種路線。

後一種(需要超高壓強)更多在於理論意義探索,揭示超導導電的物理本質。最近這個突破(如果驗證是真實的)只是把超高壓強從200多萬個大氣壓降到了1萬個大氣壓而已,但仍然不可能做成實用化導線。因爲在地表大範圍,長距離的實現零下200度比實現1萬倍大氣壓容易和便宜多了。

比物理學界更激動的是A股股民,按照以往的案例,如此之新的概念出來,或帶動一波A股的概念炒作。

8日晚上,西部超導股吧對“室溫超導”展開了熱烈討論。大概內容分爲兩個方向,一些人認爲超導概念要火了,類似此前的AI概念;另外也有人認爲概念太新需謹慎。

另有股民連夜在網上貼心的總結出了“超導概念股”。

1、西部材料002149:

公司位於國家級西安經濟技術開發區,註冊資本爲22580萬元,爲超導材料製備國家工程實驗室、陝西省航空材料工程實驗室和陝西省超導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2020年實現營業收入20.29億元,同比增長1.1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7941萬元,同比增長29.19%。

2、漢纜股份002498:

2009年,漢纜股份通過向北京英納增資3122.45萬元(其中,一期以現金出資2500萬元,剩餘622.45萬元以公司非專利技術“高強度鋁合金導線”認購,已於2011年11月全部足額認繳),從而控制了其51%的股權。北京英納雖掌握多項高溫超導材料的發明專利,“未來概念”十足。

2020年實現營業收入69.52億元,同比增長33.9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5.6億元,同比增長42.56%。

3、寶勝股份600973:

公司的TF、PF低溫超導電纜短樣已經通過檢測和論證,完成TF780米dummy電纜生產,並通過論證和交付;PF910米dummy電纜正在生產;MB低溫超導電纜完成工藝研究和試製,超導短樣生產合同已經簽訂。

公司2020年營收爲341.4億元,淨利潤爲2.19億元,過去三年平均ROE爲4.02%。

4、西部超導688122:

公司主要從事高端鈦合金材料、超導產品及高性能高溫合金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2020年實現營業收入21.13億元,同比增長134.31%。

5、博威合金601137:

2020年實現營業收入75.89億元,同比增長-0.0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29億元,同比增長-2.5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4億元,同比增長1.63%。

6、東方鉭業000962:

射頻超導加速器核心部件是射頻超導加速器腔,通常由高品質純鈮材料製成。

公司2020年營收爲6.76億元,淨利潤爲4931萬元,過去三年平均ROE爲3.46%。

此外,民生證券的分析師第一時間開了專家會議。

結論是什麼呢?“常溫常壓目前都是不可能的,而且這個技術路徑和可控核聚變一毛錢關係都沒有,請大家注意風險。”

責編:張騫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