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中國銀行保險報

當前,房貸提前還貸的消費者明顯增多,部分借款人因不明情況盲目跟風、被不法分子誤導欺騙違規使用經營貸“提前還房貸”,被收取高額中介服務費和資金過橋費用。近日,海南銀保監局發佈關於違規使用經營貸置換房貸的風險提示。

海南銀保監局提醒廣大金融消費者,警惕不法中介誘導,認清違規使用經營貸置換房貸可能存在的風險,保障自身合法權益。具體來看,要注意三點。

一是騙取銀行貸款和改變貸款用途的違法違約風險。在經營貸辦理過程中,某些不法中介表面上是打着代爲辦理各種證件或材料的旗號,“幫助”消費者申請貸款,實際上卻是通過僞造流水、包裝空殼公司等手段獲得申請經營貸資格。此行爲涉嫌騙取銀行貸款,消費者可能會被追究相關法律責任。而且,經營貸資金不得違規用於購房、結清房款、償還其他渠道墊付的房款。如果消費者未按貸款合同約定用途使用貸款,不但需要承擔違約責任,貸款還會被提前收回;若消費者無法及時還貸,還可能導致個人徵信受損。

二是資金鍊斷裂風險。經營貸與房貸在貸款條件、利息、資金用途、期限、還款方式等方面都有很大不同。一般經營貸的期限較短,且本金大多需一次性償還;即便中長期經營貸也只是額度授信,銀行通常需定期審覈,且續貸後利率也有可能變化。消費者若無穩定的資金來源,貸款到期後不能及時償還本金,可能產生資金鍊斷裂風險。

三是高額收費陷阱和個人信息泄露風險。由於不法中介可能收取墊資過橋利息、中介服務費、手續費等高額費用,消費者獲取經營貸的實際綜合成本可能超過房貸的利息。即使最終申請經營貸失敗,消費者仍可能被不法中介要求承擔上述各項費用,並承擔高息過橋資金的還款壓力;尤其要警惕的是,這些不法中介在獲取消費者個人貸款信息後,可能在消費者不知情的情況下出售消費者信息,謀取非法利益,嚴重侵害消費者個人信息安全權。

據此,海南銀保監局提示廣大金融消費者,認清轉貸操作的不良後果和風險隱患,增強風險防範意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