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U20國足在最後時刻頂住了對手的猛攻,以1-1戰平吉爾吉斯斯坦,最終3戰拿到4分,力壓沙特以小組第二的成績晉級淘汰賽。

這次出線,我們等了整整9年。

在這屆U20亞洲盃開賽之前,幾乎沒有多少人能夠看好這羣小夥子們能夠完成出線的目標。畢竟在這個小組內,日本的實力自不必說,沙特更是此項賽事的衛冕冠軍,而吉爾吉斯斯坦的實力也並非魚腩。

妥妥的死亡之組。

但小組賽的終場哨響起,小夥子們肆意的慶祝,讓我們看到了一絲久違的喜悅。

定位

小組賽三場比賽看下來,可以發現,相較於以往的模糊,這次的U20國足對於自己的實力有着清楚的定位:

"非強隊。"

在這種態勢下,參加賽會制的大賽,首先要擺正姿態與心態。馬後炮而論,安東尼奧能率領U20國足殺出死亡之組,首先就是擺出了一種弱者的心態。

於是,把這種弱者心態映射到球場上,戰術體系無非就是擺大巴。但大巴有很多種,有的大巴讓人迷茫,有的大巴卻能在壓力之下,反咬對手一口。

U20國足此次擺出的,算是一個有"技術含量"的大巴。

首發與替補陣容的確定、關鍵棋子的落位帶來陣型的流暢切換、換人調整的模式搭配、反擊小組的組合,都是較爲明顯的體現。

在這個框架下,U20國足就可以打出一些想要的東西。

胡荷韜在邊翼衛與邊前衛之間的流暢切換,是U20國足陣型切換的關鍵點

在戰術安排上,這次的安東尼奧教練組有幾處妙筆。

第一個妙筆,就是對胡荷韜的使用。451站位時胡荷韜是左邊前衛,在防守端他的回撤可以讓陣型流暢切換爲541。

第二個妙筆,就是讓進攻屬性更足的木塔力甫"接力"胡荷韜,在對手體能下降後增加進攻縱深,去支援鋒線。

第三個妙筆,就是讓拜合拉木消耗自己,完成防守落位封堵(陣型變爲極端的631時)以及前場的對抗,去策應艾菲爾丁。

從整個小組賽的態勢來看,安東尼奧的U20國足先是爲球隊找到了明確的定位。這種定位讓陣型流暢地切換、積極地二點拼搶、局部的包夾對抗,去支撐簡潔的縱深衝擊。

即便是受壓階段防線不斷出現險情,但防守端表現的非常頑強。需要總結的地方還有很多,但能時隔9年再度殺入該項賽事的淘汰賽階段,讓人振奮。

拼了

在一個明確的定位下,U20國足對於自己的風格也進行了簡單化的提煉,概括起來就是一個字:

"拼。"

U20國足三場小組賽,對於二點球的拼搶與局部的限制,做得都讓人眼前一亮。

三場小組賽,U20國足都能實現很好的二點球拼搶與局部圍剿

這種策略的主要目的,是通過中前場的施壓對抗,降低對手的向前傳遞質量,從而給防線減壓並完成更好的防守破壞。而本質上的目的,是不讓對手打出好的縱深推進。

作爲如今的U20國足來說,單純地蹲坑防守能不能頂得住,疑問巨大。因此,安東尼奧的這種策略,從效果上來看是較爲成功的。

同時,安東尼奧通過妙筆安排,讓國足有了理論上的"弱隊反擊強點"。

簡單來說,綜合素質不錯的艾菲爾丁是一個強點,胡荷韜與木塔力甫"接力"構建出另一個強點,有體格但防守端消耗巨大的拜合拉木是"半個"強點。

U20國足簡潔的縱深衝擊,這種效果的轉換次數非常多

在這種態勢下,國足的反擊態勢異常堅決,轉換進攻階段就是送長傳。雖然失誤率高且消耗大,但一旦能打成,就給對手帶來了較大的殺傷。

這種簡潔衝擊,帶來的實際效果也能用進球體現

作爲戰術後手的木塔力甫,因爲更具備進攻屬性,在下半場的轉換進攻中,取得了不俗的效果。

現實

出現固然可喜,但就像上場戰勝沙特時說的,我們不能因爲一次出線而把這羣小夥子吹上天,又因爲一場失敗而把他們踩上一萬隻腳。

從三場比賽看下來,我們依然能夠看到U20國足在實力上的差距。

此番小組賽,U20國足在防守端遭遇到了巨大的壓力。即便是防守端一度將陣型變爲631,但門前依然是風聲鶴唳。

最主要的原因,是U20國足高質量的比賽缺失,防線在受壓時導致體能、注意力的下滑,出現解圍質量下滑、漏人等問題。

不斷防守受壓,U20國足會呈現出空當與局部危險

最典型的是首戰日本,U20國足遭遇到對手翻盤,不僅僅是日本隊換上了身高體格出色的中鋒,更多的是在不斷抗壓階段,防線上出現了漏洞與盯人失誤。

雖然防守壓力很大,但這支U20國足在細節上的提升還是讓人眼前一亮。以首戰日本爲例,日本隊戰術角球形成局部的3打2,然後製造了衝擊射門機會。但緊接着下一次的戰術角球,U20國足立刻形成了彌補,讓"如法炮製"的日本隊並未複製戰術角球。

這屆U20國足有一定的糾錯能力

中國足球如今正處於"寒冬"之中,U20國足此番從死亡之組中突圍,不能說是一針強心劑,起碼也會讓球迷們有了打開電視的信心。

因此,我們在看過三場比賽之後,不僅要品嚐在男足層面那份久違的喜悅,更要看到這份喜悅背後的現實。

在實力的巨大差異之下,一支球隊,一支國家隊,仍然可以用明確的定位,以及頑強的拼勁,活在強敵環伺的賽場之上。

因爲活着,就有希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