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VB會引發下一場08年金融危機嗎?前橋水投委會成員:多慮了!

來源:華爾街見聞 卜淑情

Elliott表示,Elliott認爲美國監管機構此次採取的措施“相當不錯”,能夠避免引發系統性恐慌。雖然這可能遠遠超過了阻止恐慌的實際需要,但當前形勢緊急,大規模的舉措可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硅谷銀行(SVB)倒閉後的短短48小時內,FDIC迅速出手接管,美聯儲推出BTFP救助工具,美財政部爲其提供援助資金,儲戶在硅谷銀行的存款得到暫時的安全。

隨着恐慌情緒的蔓延,尤其是Signature銀行接力倒下,投資者還是擔心,一場類似2008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機可能已經來臨。

但在前橋水投委會成員、基金公司Unlimited Funds聯合創始人Bob Elliott看來,以上擔憂可能沒有必要。

Elliott在當地時間週一發佈推文表示,美聯儲、FDIC以及財政部採取的大規模支持措施能夠阻止擠兌再次發生,沒有保險託底的存款人受到了“全方位”保護。

他認爲,防止危機重現的最佳措施是迅速採取大規模的行動。雖然這可能超過了阻止恐慌蔓延的實際需要,但“火災發生時不該節約用水或討價還價”。

美聯儲、財政部託底,SVB得救了?

當地時間週日,美聯儲、財政部及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發佈了聯合聲明,承諾保障所有儲戶存款的安全。對此,Elliott表示:

通過爲所有儲戶提供擔保,他們有效地消除了規模較小、監管不那麼嚴格的銀行發生擠兌的風險。

他指出美聯儲新推出的流動性計劃以票面價值爲所有證券提供了一年期貸款,這進一步提高了安全性,即如果銀行遭遇擠兌,它們可以槓桿操作HTM(持有至到期)證券,以獲得流動性。

現在,對於任何一家銀行而言,只要對抗擠兌的優質流動資產到位,它將能夠將這些資產變現,不管按市值計價如何。雖然淨息差(net interest margin)會構成拖累,但對於部分價值的流動性來說,這只是一個小小的代價。

如果優質流動資產已經到位,這可能會救了SVB。

另外,有投資者擔心援助SVB銀行會使美聯儲陷入虧損的風險,但Elliott認爲這不太可能:

使用美國財政部的資金池ESF——一種政府賄賂基金——來擔保信貸損失,這一計劃全球金融危機期間的措施相似。即使按票面價值發放貸款,由於美聯儲處於資深地位,即使出現違約,美聯儲也極不可能出現虧損。

總體而言,Elliott認爲美國監管機構此次採取的措施“相當不錯”,能夠避免引發系統性恐慌。雖然這可能遠遠超過了阻止恐慌的實際需要,但當前形勢緊急,大規模的舉措可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隨後針對事態的演變進行更有針對性的調整。

Elliott還寫道:

在現代金融體系中,(政府)是不會允許銀行業發生恐慌的,而且發生後總會想方設法解決。結束任何銀行業恐慌的關鍵在於流動性和資本。這些舉措正是解決了這個問題。

這就是爲什麼我從一開始就說,即使SVB破產,解決過程也會很順利,儲戶也很可能是安全的。

最終,擺脫系統性銀行業恐慌的方法只有一個,我們再一次看到,它最終將使銀行具有流動性,使儲戶得以完整。

目前分析師們普遍認爲,美聯儲以及財政部的救助措施能夠解決眼前硅谷銀行的困境。其中,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銀行集團策略師John Bromhead表示,美聯儲的迅速反應制止了系統性風險:

政策反應的規模和速度應能平息金融體系中的恐懼。與去年9月或10月的英國養老金危機類似,政策制定者能夠有效地防範風險,避免任何類型的系統性事件。

SVB情況可能沒那麼糟糕

根據華創宏觀分析師郭忠良稍早前研究,SVB的財務狀況並沒有外界想象得那麼糟糕:

截止2022年12月31日,計入出售資產的衝擊以後,硅谷銀行(SVB)一級資本充足率爲13.9%,比最低監管要求高出5.4%,總資本充足率爲14.7%,比最低監管要求高出4.2%。

硅谷銀行金融集團(SVBFG)一級資本充足率爲15.6%,比最低監管要求高出7.1%,比同行業均值高出4.4%;總資本充足率爲16.4%,比最低監管要求高出5.9%,比同行業均值高出3.6%。

負債端,硅谷銀行表內客戶存款有1860億美元,表外客戶資金有1890億美元,2022年客戶資金總流量(TCF)仍然比2021年高出460億美元。

資產端,除了證券組合以外,硅谷銀行的貸款總額爲743億美元,其中70%是較低信用風險的貸款,例如:全球基金融資、私人銀行融資等,一直以來作爲高風險貸款的天使輪投資者支持貸款僅佔整個貸款的3%,遠遠低於2009年的11%。

硅谷銀行的穩健性沒有明顯減弱,其所持有的資產都比較優質,證券組合的未確認損失與客戶資金流出暴露的是流動性風險,而不是喪失償付能力。

至於SVB是否引爆系統性風險,郭忠良表示:

在美聯儲大幅加息的背景下,美國商業銀行的盈利能力仍然表現出足夠的韌性,也就難以出現系統性的風險。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