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歡迎,中國人馬英九)

歡迎,中國人馬英九

馬英九要來了。

3月27日至4月7日,他將率團赴大陸祭祖、交流,成爲自1949年以來首位到大陸的臺灣地區卸任領導人。國臺辦對此表示歡迎,願意爲馬英九先生此行提供必要協助。

歡迎,中國人馬英九

“我是中國人”

馬英九,1950年生人,遠祖陝西扶風,祖籍湖南衡山,生於香港,長於臺灣。

馬英九之前從未踏足過大陸土地。即便如此,受益於家教,傳統儒家思想已化入他的血脈。其父馬鶴凌骨灰盒上刻有的“化獨漸統,全面振興中國;協強扶弱,一起邁向大同”,既是馬老先生對後人的囑託,亦成爲馬英九精神世界的指南。因此,即便在島內複雜環境下,馬英九還是會說:“我是臺灣人,也是中國人。”

聽其言,更要觀其行。當他反覆提及抗日戰爭時,外界看到了他對歷史的尊重;2015年,當實現兩岸領導人會晤時,外界看到他對“兩岸同屬一中”的堅守;2016年,當他頂着美方壓力登上太平島時,外界看到他對華夏祖業的珍視;當他以哈佛大學法學博士身份告訴世界,太平島是島嶼而非岩礁時,外界看到了他對海洋權益的守護……即便時常被外界批評優柔寡斷,但在維護民族大義的關鍵時刻,馬英九能挺直脊樑。

在馬英九口述的《八年執政回憶錄》中,記錄了讓他最痛苦的一件事:“‘太陽花學運’把好不容易簽署的《兩岸服貿協議》冷凍至今,傷害臺灣經濟發展大局,爲害之烈,最令我痛心遺憾。”確實,島內的政治環境,讓馬英九“道理”常在、“道路”卻不常在,他的“美意”往往敵不過反對者的“生意”。外界看得出,在理想和現實間,馬英九不得不左右徘徊,亦步亦趨,最終留下遺憾。

儘管遭到各種掣肘,但馬英九執政8年內,海峽間人員往來熱絡、經貿合作密切,兩岸關係處於歷史的高點。在新加坡兩岸領導人會晤前,面對島內不同聲音,馬英九特意借北宋理學家張載的“橫渠四句”以明心志——爲天地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

歡迎,中國人馬英九

歡迎,中國人馬英九

民意不可違

2016年5月19日,馬英九屆滿卸任。由於之後執政的民進黨當局始終不願承認兩岸同屬一中的“九二共識” ,兩岸關係急速下跌,原本暢通的官方、半官方渠道停滯,海峽間甚至一度出現了兵兇戰危的情況。

去年8月,馬英九在回應中國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訪問大陸時表示,兩岸已經6年沒有往來“相當危險”,不能把所有發言權都交給美國。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則表示,民進黨當局選邊站美國,臺灣可能是處於數十年來“最危險時刻”。

這種憂慮甚至恐懼不是幾個人的感覺。相反,“不要戰爭,要和平”“不要對抗,要對話”成爲島內主流民意,也成爲島內社會看待兩岸關係的最大公約數。在去年底,民進黨在縣市長選舉中遭遇慘敗,也證明所謂的“抗中保臺”牌不再靈驗。

歡迎,中國人馬英九

從這個角度說,此番馬英九一行能夠來大陸參訪,背後最大的推動力是海峽兩岸的主流民意。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民意不可違。洶湧的民意終能推倒民進黨設置的交流障礙,真正迎來兩岸關係的春暖花開。

外界已經明顯感覺到,新年伊始,兩岸間開始吹出絲絲暖風。從兩岸“小三通”部分恢復、國臺辦主任宋濤會島內各界人士,到大陸繼續爲臺灣產品輸入提供便利,再加上夏立言再訪大陸,臺灣當局允許上海團赴臺北及恢復部分兩岸直航航點,冰封已久的臺灣海峽正在慢慢融冰。再加上此番馬英九的大陸行,讓外界對兩岸關係未來有了更多的期待。

歡迎,中國人馬英九

《故鄉的雲》

“那故鄉的風,和故鄉的雲,爲我撫平創傷。”1987年央視春晚,臺灣歌手費翔一首《故鄉的雲》,唱出海外遊子的思鄉之情,其中還有一句—“踏着沉重的腳步,歸鄉路是那麼的漫長”。

馬英九的歸鄉之路同樣漫長。在2008年擔任地區領導人前,他曾籌劃過大陸行,用他的話說“當時很興奮,都報名(參加)了”,但之後由於種種原因未能成行。2016年卸任後,民進黨當局將其“登陸”的管制時間從3年延至5年,即便馬英九想申請去出生地香港,但也被民進黨當局以“擔心統戰”爲由拒絕。

雖然馬英九受困於島上,但歸鄉之情隨着年齡增長而愈發迫切。如今,73歲的馬英九終於等到了那一天。不知道已經不再是“小馬哥”的他,是否會發出感嘆,“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

歡迎,中國人馬英九

外界注意到,馬英九此行還帶着臺灣青年同行。他對此解釋,兩岸之間最美麗的風景是人,尤其是年輕一代之間,不該是敵意相向或劍拔弩張。兩岸關係的未來在青年,彼此間加強交流交往,能夠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增添新生力量、注入青春活力。更重要的是,當臺灣青年踏上對岸土地,他們就能看到大陸的真相,而不僅僅聽島內有些人的一面之辭。

按照公開信息,馬英九此行,除去湖南老家祭祖外,還將先後赴南京、武漢、長沙、重慶、上海等地參訪。這些城市在中國近現代史上,特別是在國民黨歷史上,都有別樣意義。南京是國民政府首都、中山陵所在地,武昌起義打響了推翻了清王朝第一槍,慘烈的長沙會戰讓日軍付出巨大代價,重慶是抗戰時期的陪都,上海有四行倉庫,如今也是臺胞在大陸聚居地。

行走在這些過去只能在書中讀到的城市,親眼見到那些歷史遺蹟,聽着在大陸臺胞暢所欲言,相信會讓馬英九很有感觸。

歡迎,中國人馬英九。

歡迎,中國人馬英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