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近幾年國產汽車的發展速度非常快,很多自主品牌不論是在轎車領域,還是SUV領域,亦或是MPV領域都已經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成績,深受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青睞。

但汽車市場“強者恆強”的定律一直存在,特別是在競爭白熱化的今天,有些自主品牌真的很難再有超車的機會,比如以下這六個汽車品牌,真心不建議大家去碰觸。

觀致絕對是“叫好不叫座”車型的典型代表,旗下的車型在Euro NCAP碰撞測試、紅點設計大獎、C-NCAP碰撞測試、工信部企業平均燃料消耗值(CAFC) 排行等評測中經常位列前茅,評價非常不錯。但“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觀致汽車由於營銷不到位,銷售渠道不合理等問題,導致其銷量一直平平

雖然在2017年底,觀致汽車被寶能接盤,但如今三年多的時間過去,觀致並沒有變好。有關數據顯示:2020年觀致總銷量爲13626輛,在所有汽車品牌中僅列69名,成績依舊很“慘淡”。

據不完全統計,觀致汽車從2007年成立至今已經虧損了百億元,仍然還沒有盈利的跡象,看來寶能集團這個大金主也拯救不了它

海馬汽車絕對是自主品牌從盛到衰的一個負面教材,其最早是給馬自達生產汽車的,後來自己成立海馬汽車品牌,自給自足。背靠馬自達技術,讓海馬的起點比起很多國產品牌高出很,也曾輝煌過一段時間。(PS:2007年,海馬年銷量高達13萬輛,這在當時已經相當了不起了。)

不過,最近幾年,經常會聽到海馬汽車“破產”的傳聞,有人甚至評價說:海馬的重心壓根不在造車上。Why?因爲海馬汽車在其他自主汽車品牌努力崛起的時期,轉戰房地產四處圈地賺錢大撈特撈,忘記了造車初心,而這也從2020年的海馬汽車總銷量上得以反映。

有關數據顯示:2020年海馬汽車的年銷量僅爲5997輛,平均每個月499臺,不可謂不悲涼。

大乘汽車在國內知名度並不高,其在上市之初就沒給市場留下什麼好印象。畢竟其在初來乍到之時,推出的三款車型(G70S、G60S以及E20)都與衆泰頗有淵源。雖說衆泰掛了它還沒掛,但現如今,大乘旗下只剩下G60一款車型強撐門面。

再加上大乘品控管理欠缺,質量問題頻遭投訴,銷量越來越慘淡,從原來月銷三位數到現在月銷兩位數,照目前這個趨勢來看,它被淘汰出局是遲早的事。

作爲一個積澱幾乎爲零的新品牌,漢騰說起來也是衆泰系的產物。在其誕生之際,也是衆泰發展最爲迅猛的時期,作爲造車“小白”,漢騰緊跟其“哥哥”衆泰的魔鬼步伐,靠着東拼西湊過日子。

但山寨終歸是山寨,一味的模仿並不是長久之計。數據顯示,漢騰2020年的總銷量僅爲10475臺,今年第一季度的銷量也僅爲563臺,銷量非常慘淡。

話說回來,造成這個局面的原因有很多,但最重要的還是因爲漢騰沒有核心技術。據悉,漢騰已有一年之久未發佈新車,其官方網站也有十個月未更新企業動態了。再加上此前的拖欠員工薪資、拖欠供應商貨款、經銷商大面積退網等負面新聞,都在向我們發送漢騰汽車快要倒閉的信號


說到騰勢,它可是大有來頭,成立於2010年,是一家由比亞迪與戴姆勒雙方以50:50的股比共同設立的新能源汽車品牌,成立之初便備受業界期待。

但背靠兩顆大樹,早期入局的騰勢汽車卻一直表現平平。有關數據顯示,2020年騰勢汽車的總銷量僅爲4175臺,平均每月僅銷售347臺。這個數據對於較早成立的新能源汽車品牌來說,難免有些說不過去。

歸其原因還是其產品缺乏競爭力、銷售渠道和服務又跟不上導致的。再加上比亞迪與戴姆勒本身都有自己的品牌,騰勢設立的初衷就是用於試水新能源的存在,所以其品牌力持續走低也就不足爲奇了。

據瞭解,在今年2月,戴姆勒CEO康林松表示:“現金投資就在我們身後,現在讓我們看看騰勢的發展態勢,然後再做出決策。”一定程度上,基本宣告了騰勢或被放棄

雲度汽車在造車新勢力中絕對屬於老大哥級別,其成立於2015年,2017年拿到造車資質,2018年初獲得工信部“準生證”成爲造車新勢力企業中第一個“喫螃蟹”的人。

不過這個本來根正苗紅的車企,卻是一手好牌打得稀爛,現在更是陷入黔驢技窮的窘境。數據顯示,2020年雲度汽車的總銷量爲4470臺,比同一時期的蔚來汽車少了39258臺。

而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爲本身產品結構單一、車型無亮點,更新換代緩慢。不僅如此,關於雲度汽車的質量投訴也非常多,比如剎車失靈、充電故障、無法啓動、續航里程不準等一系列問題,其中剎車失靈是被投訴最多的。像這種完全拿消費者的生命當兒戲的品牌,離淘汰出局可能不遠了。

現階段,中國汽車市場已步入存量市場,瀕臨破產的車企數不勝數,建議大家買車時一定要擦亮眼睛,像以上這六個缺少核心技術、採用錯誤的營銷模式、產品質量不過關車企生產的車,千萬不要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