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 SUV 市場走勢,越來越像是一個可研究性課題。

說它可研究,是因爲與其它細分市場相比,小型 SUV 市場不確定性更大,不可預測性更強。

縱向來看,它經歷過增長、爆發,平穩又迅速衰退,節奏之快讓人摸不着頭腦;

橫向來看,這個市場走馬燈似的來過很多玩家,其中不乏品牌強勢的、產品實在的和主打個性的,但大浪淘沙之後,如今的小型 SUV 頭部市場,除了本田雙子星和長安CS35,都淘汰了。

將時間線前移

2012年,在CR-V、途觀等合資車型還統治着國內SUV市場,自主品牌們還在思索破局之道時,長安汽車憑藉敏銳的市場嗅覺,另闢蹊徑,推出了一款面向年輕消費市場的8萬元級別的小型SUV車型——長安CS35。

小巧圓潤的設計、紮實厚重的底盤調校、更好的操控性能,加上不輸緊湊型SUV的乘坐空間和超高的性價比,恰好迎合了那些手頭不算寬裕,又注重設計和駕控的年輕用戶。因此,長安CS35一上市,月銷量就迅速突破了5000輛。

然而,這還只是一個開始。

公開資料顯示,得益於卡位的成功,長安CS35推出之後在同級別市場中幾乎所向披靡,其銷量也迅速由月銷5000輛,達到了20000輛。

或許正是看到了長安CS35的火爆,不少自主品牌與合資品牌也紛紛開啓了在小型SUV市場的佈局。2014年,本田推出XR-V和繽智。不得不說,長安CS35開闢了國內小型SUV市場的先河,也引領了國內小型SUV市場的發展,但不久之後,這個市場逐漸由藍變紅,這時候,需要的是一款更高階、更具競爭力的產品,於是,長安再一次搶在了市場之前,長安CS35 PLUS橫空出世,並再一次開闢了一個成功的範本。

這裏的成功,有兩層意思。

第一層,從 2018 年上市,長安CS35 PLUS首月銷量便輕鬆過萬,達到12751臺;上市第三個月,銷量就即將突破2萬臺;直到今天,繽越的競爭優勢長期且穩固,成爲自主品牌小型SUV領域與合資競爭的主要干將。

第二層,長安CS35 PLUS的成功,在產品力上,是另闢蹊徑,在覈心賣點上,完全走出了一條全新的道路。

在這一點上,長安CS35 PLUS所體現的領先戰略思維是:不跟隨小型SUV的風格,另闢蹊徑,從小處入手,將細節做到極致。

5月24日,長安CS35 PLUS在中國汽車研究中心進行了氣動聲學實驗和環境聲學實驗,這意味着,長安CS35 PLUS接受了最嚴苛的風阻和噪音實驗檢測;這也是長安CS35 PLUS在細節上極致追求的又一佐證。

爲什麼要做噪音測試?

衆所周知,風在汽車行進過程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除了能影響燃油經濟性的風阻外,在汽車駕駛的過程中,常常會有各種噪音例如發動機噪音、路噪、胎噪,而汽車在行駛過程中,車身表面的形狀、輪廓與氣流發生相互作用產生的噪音,被稱之爲風噪。汽車行駛速度越快,風噪越大。一旦車速超過80公里每小時,風噪就會逐漸蓋過其他噪音,成爲最主要的噪聲來源。

在最新汽車消費者調研中,消費者對風噪的抱怨排在TOP5,已經成爲汽車用戶最不滿意的問題之一。風噪不僅頻帶寬,強度還高,很容易讓乘客感到煩躁、疲倦,長時間受風噪影響,還會危及行車安全。

也是因爲如此,風阻係數成爲了一輛車的重要指標之一。車身的風阻係數越低,行駛中與空氣形成的阻力越小,車內就越安靜,同時也減輕了發動機的負荷,實現更省油。另外,實現低風阻係數,就必然會運用空氣動力學,形成流線型的車身,也會讓車身造型更具運動感與科技感。

那麼,噪音測試是在實驗室中進行的,具體是怎麼做的?

首先,在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的風洞實驗室裏,有一系列專業的設備,例如安裝了168個麥克風的“聲學照相機”,這些麥克風陣列可進行多面排列,形成3D收音,可以靈敏精準地識別出小到回形針掉落在地上的聲音。

另外,在測試車輛內,還安裝了人工頭、球形陣列和表面麥克風等設備,這些設備可以模擬出人體肩部、頭部和耳廓等部位對聲場的影響,會發出更接近於人耳實際聽到的聲音信號。可以幫助找出車內的聲源分佈以及噪聲泄露的位置。

氣動聲學實驗室中,當風洞開啓時,風速將由0km/h逐漸增至160km/h,相當於還原自然界中14級颶風的表現。目前,國內高速公路行駛限速爲120km/h,所以氣動聲學實驗能夠還原日常生活中大多數用車情況下的風噪表現,以及遠超日常用車情景下的風噪表現。從而檢測車輛在高速行進中的靜謐性及舒適性。

在環境聲學實驗室中,能夠模擬車輛在高原、高溫、雨雪天氣等惡劣環境中的形式狀態及舒適性、安全性表現。當風洞開啓時,風速將由0km/h逐漸增至120km/h,並將通過加入水流、熒光劑等措施,模擬車輛在60L/min級暴雨中的高速行駛狀態,同時可直觀體驗在暴雨狀態下,水流經過車體時的流線,以及車艙內整體的靜謐性以及暴雨中駕駛員、乘客的視野感受。

綜合來看,長安CS35 PLUS的風噪測試成績在行業內處於比較優秀的水平。

氣動聲學實驗中,風速高達160km/h,已經遠超國內高速限速規定,但車內噪音表現僅爲72-74dB區間,相當於室內兩三人交談時產生的噪音效果。而在車內體驗中,乘員間溝通也並無影響;當時速降至80km/h,同時也更接近日常用車情景,此時顯示車內噪音降至56-58dB區間,相當於在辦公室環境下的噪音表現,車內靜謐體驗感極佳。

而在環境聲學實驗中,在120km/h風速、60L/min的雨量影響下,全新CS35PLUS依然能爲乘客展現出相對靜謐的駕乘體驗。同時也展現了車輛在隔音選材、細節做工方面的精益求精。同時,車輛在暴雨環境中高速行駛,包括天窗、A柱、B柱、C柱在內,每一處接縫的密封性都經受了嚴峻考驗,即使面對強降雨天氣,也可以保證車內的靜謐性。在使用熒光劑的測驗中,水流導流效果優秀,並未阻礙駕駛員、乘客的視野。

長安CS35 PLUS做對了什麼?

事實上,在長安CS35 PLUS設計之初,技術團隊就通過了一系列科學嚴謹、可靠性分析論證,先後做過包括車頭、前保險槓、機艙蓋、前擋風窗、A柱、車身側部、車頂、後視鏡、後窗、車尾、行李箱、後保險槓車輪及車腔等13個關鍵部位,22個關鍵參數的整車優化流程,全方位優化整車的空氣動力學表現。總的來說可以分爲兩方面,一方面是整體造型設計的優化,另一方面是局部造型設計的優化。

具體來說,長安CS35PLUS在NVH方面進行了風噪、整車隔音和動力傳動三個方面的改正,以保證整體車身的隔音性。

比如在降噪方面,長安CS35PLUS全車採納了50餘項風噪優化措施及提升方案,20餘處吸聲材料覆蓋,車前風擋、側窗採用加厚玻璃。

在勻速行駛100kph、120kph車內聲壓級分別爲63dB(A)、65.9dB(A)時,在同級別車型裏處於優秀水平,讓用戶時刻都能沉浸在圖書館級別的靜謐環境中,讓長途駕駛減少一份因噪音帶來的疲憊和無奈。

再比如在整車隔音方面,長安CS35PLUS的細節處理也非常到位,發動機艙、乘員艙兩道全密封設計屏障,整車氣密性達到同級別合資車型水平;車門塑料模塊密封、PU等高吸音性能材料,讓車內人員能夠隨時保證得到寧靜的乘車環境。

另外,長安CS35PLUS在動力傳動上,採用三點式隔振懸置、大容積進排氣系統、小側隙變速器和大轉角高隔振性能離合器,最大限度阻斷動力總成噪聲往車身的傳遞,讓你體驗到“聲隨心動”的駕駛樂趣。

作爲長安CS35PLUS的標誌性設計之一,鯨尾式車燈的設計,也給長安的工程團隊帶來很大的挑戰。前大燈採用了鯨尾式設計,是藍鯨動力的外顯化表達,而貫穿式前位燈與感應式自動大燈有了很別緻的組合,讓燈具設計成爲這輛車的一大記憶點。同時大燈區域裝飾件也採用鯨尾式設計與整體相呼應,使得前臉設計更加完整統一。

長安CS35PLUS機艙採用水冷式冷卻裝置,恰當的前格柵進氣開口邊界,保證空氣動力學低風阻的需求,機艙採用水冷式冷卻裝置方式,解決機艙熱管理需求,避免發動機艙溫度過高,實現降低發動機溫度的同時,降低風阻值的需求。

坐在車內,除了體驗靜謐性之外,長安CS35PLUS的車機系統同樣可圈可點。它搭載了inCall 3.0S 智能車載互聯繫統,智能推薦讓車與車主主動交流,推送最新個性化信息,讓每次行車都不一樣。液晶儀表提供科技、運動、時尚三種主題模式可任意切換,充分創新的LED設計,使LED形態可變;集成多媒體、收音機、導航、智能語音、生活服務等多種功能,也成爲了極少數安裝了車載微信的小型SUV,讓每一次的溝通不再延遲。

寫在最後

有人說,能夠獲得好成績,是因爲生得恰逢其時,找到了這片市場的藍海。但卻少有人看見,長安CS35PLUS在背後所做的努力。

此次挑戰極限風噪測試,長安CS35PLUS拿出了好成績背後的硬核科技實力,展現了長安汽車行業領先的造型設計與卓越的工程智造實力。

在長安“第三次創業”的努力之下,長安CS35PLUS就像是“科技長安”的縮影,展現出長安卓越的科技實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