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尺寸SUV因爲有着魁梧的身軀、豪華的座椅以及寬大的空間,在大洋彼岸的北美地區頗受歡迎。這也是爲什麼在2006年,奔馳把第一款全尺寸SUV車型——GL級打入北美市場的原因。時間過得很快,2019年奔馳推出了第三代GLS(2016年GL更名爲GLS)。相較於上一代車型,新款GLS在外觀、內飾以及動力方面,都有了較大幅度的革新。


(初代奔馳GLS級)


放眼國內全尺寸SUV市場,該級別車型仍然以美系爲主,比如林肯領航員、凱迪拉克凱雷德以及GMC YUKON,再加上去年上市的寶馬X7以及奔馳GLS,能數上來的也就這麼5款。而本次GLS經過換代之後,在產品力方面究竟表現如何呢?我們本次拿到的試駕車是2020款奔馳GLS 450 4MATIC豪華版,市場指導價爲126.8萬元。接下來,通過本次實測,跟大家聊一聊該車在靜態體驗和動態感受到底如何。​




靜態體驗:德系風味濃厚 優雅與豪華共存


針對GLS的開篇之前,我發現始終找不到合適的詞語,來形容這款“大塊頭”給我帶來的視覺衝擊,如果非要形容的話,我覺得用“魁梧”、“優雅”和“豪華”來形容再適合不過了。


就外觀而言,相比於老款車型而言,新款GLS的外觀輪廓變得更加柔和且飽滿。新車採用了目前奔馳最新的家族化設計語言,大尺寸的進氣格柵,內部採用兩條粗壯的銀色飾條進行裝點,而銀色飾條則採用了對稱式的三孔設計,配飾格柵中央碩大的“三叉星”LOGO,以及兩側凌厲的大燈組,顯得霸氣十足。



此外,這款GLS 450 4MATIC豪華型的外觀,還加裝了AMG的運動套件,從而使原本優雅的車身造型多了一些運動屬性,看上去更加動感。



從局部來看,LED大燈組內部結構層次感分明,LED日間行車燈內部的兩條直立燈體由頂部燈帶所包圍,看上去辨識度非常高。值得一提的是,這款車配備了幾何多光束LED大燈,可以根據當前道路的交通狀況,對行車燈進行快速且準確的調節,從而使遠光燈的照射距離更遠,視野更開闊。



新款GLS的車身三圍尺寸爲5214/1956/1823毫米,軸距相較於老款車型增加了60毫米,達到了3135毫米。從車身側面來看,這款車長超過5米2,軸距超過3米1的車型看上去並不臃腫,反而因爲圓潤的車身線條看上去更加協調。




此外,該車配備了21英寸的雙五輻輪輞,並且輪圈表面印有AMG標識。而與之匹配的輪胎採用了注重運動性能的馬牌SportContact 6輪胎。不過由於車身尺寸過於魁梧,這款21英寸輪輞看上去並不顯大。



車尾部分同樣採用了全新設計,其中最醒目的便是兩側五邊形的尾燈造型。紅色燈罩內部採用環形燈體設計,營造出不多的幾何藝術感。而兩側尾燈頂部則由一條粗大的鍍鉻飾條相連,配合雙邊雙出的佈局,使車尾看上去沉穩了不少。



奔馳品牌向來以主打豪華、科技的風格深入身心,這也是大多數消費者選擇該品牌的原因之一。作爲奔馳旗下全尺寸SUV車型,新款GLS內部的豪華感和科技感不言而喻。



GLS的最亮眼的部分莫過於全液晶儀表+液晶中控屏的雙12.3英寸組合。不僅顯示信息豐富,顯示效果也非常清晰。



GLS的方向盤採用了三幅樣式,圓形把手錶面採用真皮+實木樣式,營造了不錯的豪華感。而方向盤上的多功能按鍵區域,採用黑色飾板進行裝飾,並集成了多項功能,左右兩側分別用於操作液晶儀表和多媒體中控屏。值得一提的是,因爲材料的原因,此類的方向盤是不配備方向盤加熱功能的,但是GLS卻解決了這個問題。從這個角度來看,可以看出奔馳對豪華的追求以及對用戶的體貼。



中控臺下方的空調控制部分,採用了金屬按鍵的設計,無論是視覺效果,還是從實際的使用感受來說,都有着不錯的實用性。



控制中控大屏的觸摸板使用起來雖然很流暢,觸感也不錯,但是個人還是覺得需要有一個適應的過程。觸摸板兩側則是關於車輛的一些功能設置,比如駕駛模式調節、音量調節、全景影像、導航等功能。在操作區域後方還有一個皮質的手託,可以使駕駛者在控制這些功能的時候操作更加自然且省力。整個中控臺位置的佈局相對簡潔,除了觸摸板和手託以外,後方還有一個調節空氣懸架的撥杆。



新款GLS在儲物方面有了比較明顯的變化,將空調控制系統下方的滑蓋打開後,將會得到一個手機的無線充電板以及兩個冷暖杯架,其中冷暖杯架是豪華型的標配,中央扶手箱後方同樣有爲後排乘客考慮的冷暖杯架。



此外,作爲一款百萬級全尺寸SUV,GLS在乘坐體驗上體現的相當友好。比如支持電動調節、加熱、通風以及記憶的真皮座椅,全車帶有9個TYPE-C接口以及五溫區的自動空調等。並且還配有全速域自適應巡航、64色氛圍燈等。稍有不足的是,即使是頂配車型,電吸門、HUD抬頭顯示這類功能還是需要選配的。



空間方面,如前文所述,雖然新車有着超過3米1的扭矩,但本人188釐米的身高做進第二排,標準狀態下卻僅有一拳的腿部空間。不過好在GLS對第三排乘客同樣重視,坐進第三排之後依然有着客觀的空間乘坐體驗。此外,第三排還設有專屬的TYPE-C接口和空調出風口,以及第二排座椅前移按鍵。


動態體驗:油門響應亦靈亦穩 大而不笨



簡單介紹一下這臺GLS的動力參數,新車搭載的是一臺3.0升直列六缸渦輪增壓發動機+48V輕混系統,其中發動機的最大功率爲270千瓦(367馬力),峯值扭矩爲500牛米。其中,48V電機系統爲用電設備提供電,輔助壓縮機在略高於怠速的情況下提供扭矩。官方百公里加速爲6.4秒。


傳動方面,與之匹配的是一臺9速自動變速箱,從而使車輛在換檔時相比老款車型更快,更平順,同時也有助於油耗的降低。底盤方面,該車前後都採用了雙叉臂結構,在保證舒適性的同時,配合帶有電控多片離合器分動箱的全時四驅系統,使其具有不錯的操控特性和越野脫困性能。



關於這臺GLS的行駛感受,首先給我最深刻的印象是,他並不像一臺車長超過5米2,車重超過2.5噸的大車。無論是起步時的油門響應還是剎車踏板的制動,一切都來的那麼線性,動力分配非常均勻,沒有明顯空虛感。確切點說,這臺GLS的整體操控感更像是一臺中型SUV。



當然,以上這種感受肯定少不了48V輕混系統所帶來的功勞。這套微混系統的加持,使GLS在起步階段非常輕鬆,而在中後段的加速中,這臺3.0升直列6缸發動機可以在1600-4500轉範圍達到最大扭矩輸出,當深踩油門後,伴隨着輕微抬頭,這個龐然大物就像豹子一樣猛地竄出。從整體的加速感受來說,GLS還是比較輕快的。



這臺GLS共提供4種駕駛模式,分別爲標準、運動、經濟以及越野,由於我們在試駕過程中全部都是在城市道路中進行,所以我們主要針對前三種駕駛進行體驗。新車搭載的空氣懸架也會因爲駕駛模式的不同而調整車身的高度。在標準模式下,GLS整體無論是開起來還是坐上去都是以舒適爲主,油門踏板的反饋比較厚重,在經過不平整的路面時,底盤也將細小的震動過濾的比較乾淨。



在運動模式下,最大的變化就是底盤的明顯降低,油門踏板也變得更加靈敏。如果要說區別的話,運動模式相比標準模式來說,只需要輕踩踏板就可以得到想要的加速感。與此同時,底盤反饋的路感會更加清晰,在過彎時候車身也能得到更多的支撐性。



而在經濟模式狀態下,油門踏板明顯變得遲鈍了不少,甚至比在標準模式下油門踏板的回饋更加沉穩。如果在此模式下想要超車,只能多踩油門獲得更多的加速度。此外,在經濟模式下,底盤體現出的乘坐質感也明顯是偏舒適性的。



至於NVH方面的表現,怠速的情況下,這臺GLS在車內非常靜謐,幾乎聽不到車外的聲音。當車輛在中高速行駛時,整車的靜謐性依然有着不錯的表現,路面帶來的胎噪以及風噪幾乎完全被過濾掉。原本在我認爲一臺尺寸如此之大的車,在高速行駛的時候從A柱傳來的風噪會比較明顯,但是令我感到意外的是,在時速100公里巡航的時,這臺車並沒有伴隨過多的噪聲。



總結



作爲一臺百萬級全尺寸SUV,全新GLS無論從內飾、配置還是動力方面,都保持了這個級別該有的水準,如果非要挑短板的話,或許第二排和第三排座椅空間需要更進一步改善。與凱迪拉克凱雷德、林肯領航員這些商務氣息濃厚的美系全尺寸SUV不同,GLS更像是一臺宜商宜旅的車型,它不僅可以用作商務出行,日常與家人一同出遊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對此,你對這款2020款奔馳GLS 450 4MATIC有什麼看法,不妨在評論區留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