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评价:对于传统汽车而言,发动机、变速器、底盘是最为重要的三大件,即便是在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汽车产业的发展仍然离不开核心零部件的加持。以变速器为例,电控系统便是变速器最为关键的核心技术之一,变速器性能及效率的极致发挥,技术及品质基因的完美定义,均离不开卓越的变速器电控系统。


得益于一汽在传动电控领域深厚的技术积累,红旗DCT电控系统实现了正向完全自主研发,集可靠、品质、高效、智能产品特征于一体,使得红旗DCT变速器具备超越同级产品的领先优势。



应该说,一汽自主传动电控系统,彻底填补了一汽在乘用车自动变速产业化层面的空白。通过各项核心关键技术的突破,一汽在变速器领域突破了跨国公司的技术壁垒与产品垄断,为一汽乘用车自主研发事业以及红旗品牌的发展与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正向研发 平台发力


据了解,一汽在传动电控系统领域的深厚积淀源于公司率先建立起的正向开发能力,早在涉足DCT电控系统软硬件开发之初,一汽就确立了完全自主的正向开发方案,搭建了包括基于MPC5634与TC275打造的两代电控系统硬件开发平台,基于Autosar和MBD的软件开发平台,基于JA3700标准搭建的电控系统实验验证平台在内的三大技术开发验证平台。


在传动电控系统研发体系层面,一汽自主搭建了基于PTC Windchill的DCT变速器电控系统软件ALM管理系统,实现了包括项目管理、需求管理、配置管理、测试管理、缺陷管理、变更管理、发布管理等各项开发环节在内的流程数字化与体系化,保证各环节内部管理功能完备,实现项目开发信息的关联和追溯;



在传动电控系统测试技术层面,一汽自主创建了基于软件覆盖度、代码静态检测、系统集成测试的软件测试系统,具备全面的电控系统集成测试能力,可实现不同电控平台的软件通用化测试,包含全部自动测试用例34000余项,通用化率达到85%。


得益于强大的电控系统研发能力的建立,一汽打造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电控系统平台,突破了软硬件开发、标定试验、智能化、混动化等技术瓶颈。据悉,该电控系统平台具备开发流程标准化、架构层次化、功能模块化、测试自动化的特点,电控系统软件全部12个子系统,277个功能模块,通用化率83%以上。



超强的产品性能+超强的产业化能力


有了核心技术和先进平台的加持,一汽的传动电控系统性能更加突出。据悉,在性能方面,一汽构建了基于在线预测模型及偏差激励模型的系统压力和离合器压力高精度控制技术,融合了多工况离合器扭矩控制技术,优化并显著提升了复杂工况的整车驾驶品质。


同时,一汽开发了基于驾驶意图识的挡位智能预选技术,结合基于数据模型的快速低噪音挡位摘挂控制技术,突破并解决变速器换挡过程NVH控制难题。不仅如此,一汽还创新了基于变速器机械及液压系统响应特性及发动机响应特性的换挡过程参数自标定技术,解决了换挡品质一致性难题,实现变速器全生命周期内性能趋优控制。



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动态主动滑摩起机控制、三离合器协调控制、动力源协调控制技术瓶颈的突破,一汽充分掌握了变速器混动化核心技术,填补了国内P2构型纵置混合动力变速器电控系统产品空白。


在不断提升产品性能的同时,一汽也非常注重产业化能力的提升和建设,突破了面向规模化生产的变速器全功能检测及多维度故障诊断技术,实现了生产、装配的数字化、一体化。同时,全自主开发的EOL检测系统具备包括电气系统、网络通信、液压执行、电控系统功能在内的180余检测项,可实现包括电磁阀、换挡、离合器、传感器、驻车等16项子系统的性能与功能测试,全流程检测仅为6分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据悉,目前在这一领域,一汽共形成集团级标准4项,专业级标准、作业指导书、实验规范120余项,已经申请发明专利84项,并授权发明专利35项,软件著作权9项。


应该说,一汽自主传动电控系统的建立填补了一汽乘用车自动变速器产业化空白,更打破了跨国公司在这一领域的技术垄断,不仅为一汽自主和红旗品牌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中国汽车品牌的崛起提供了更深层次的动力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