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經營報

本報記者 陳晶晶 北京報道

作爲週期長、穩定性高的長期穩定資金,險資正在成爲中國私募股權投資市場的重要參與者、推動者。

近日,由國壽資本投資有限公司作爲管理人發起設立的合肥國壽碳峯碳中一期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中國人壽‘雙碳’基金一期”)正式出資落地,項目總規模約18.32億元。作爲基石投資人,中國人壽財險公司認購12.8億元。據介紹,中國人壽“雙碳”基金一期重點投向新能源電力投資、新能源車產業鏈、新物流科技、氫能、儲能以及綠色醫療等國家戰略佈局核心的關鍵領域。

3月15日,大家保險首隻健康養老私募股權投資基金設立完成,基金規模50億元。該基金專注於養老產業領域投資,包括賦能保險主業發展的養老社區佈局及養老產業鏈上下游優質企業股權等。

《中國經營報》記者梳理發現,中國人壽、中國人保、中國太保、泰康保險等多家保險公司或旗下資管機構參與私募股權投資熱情較高,投資方向主要包括新基建、新能源、醫療健康等領域。

根據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以下簡稱“保險資管協會”)公佈的數據,2022年共登記保險私募基金21只,同比增長23.53%;規模達到1218.28億元,同比增長13.75%,增速較快。

業內人士表示,私募股權投資不斷升溫,既源於政策大力引導,也基於險資自身需求。面對利率下行、權益市場波動、經濟轉型升級等大環境,險資配置難度加大,而醫康養及新興產業的企業資金需求正好與險資追求長期穩健投資收益特性匹配。

雙重路徑積極參與

近年來,保險投資私募股權基金的限制逐漸放開。在利率下行、經濟轉型升級趨勢等因素推動下,險資對股權投資的重視與日俱增。2022年全年,保險資管協會共登記(註冊)保險私募基金21只,較上年同期增加4只,登記(註冊)規模1218.28 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3.75%;登記(註冊)股權投資計劃23只,較上年同期增加9只,登記(註冊)規模577.1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8.76%。保險私募基金數量增長,反映出險資對私募股權投資市場的配置需求逐漸提升。

公開數據顯示,2022年前11個月,中國人壽、太平洋人壽、光大永明人壽、泰康人壽、陽光人壽、長城人壽、大家人壽、英大泰和人壽、中華聯合保險、國華人壽等均通過LP形式參與,合計出資超130億元;獲得險資投資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包括中金資本、紅杉中國、晨壹基金、啓明創投、鼎暉投資、源碼資本、君聯資本、高榕資本等。

據瞭解,目前險資參與私募股權基金主要有兩種路徑:一是以LP(有限合夥人)身份參與出資;二是作爲GP(普通合夥人),既可以爲管理人,又可以是出資人。

而隨着投資經驗的不斷積累,保險資金參與私募股權基金投資身份開始從LP(有限合夥人)向GP(普通合夥人)傾斜。

據記者統計,2022年,共有8家基金管理公司(各保險資產管理公司下屬子公司)登記(註冊)21只保險私募基金,其中平安創贏資本管理公司、國壽金石資管公司、太保私募基金公司、遠見共創資本分別登記5只、5只 、4只和3只,北京泰康投資、人保資本股權投資公司、華泰寶利投資、太平創新投資4家機構均登記1只。

值得一提的是,相較於其他險企,大型保險集團由於旗下牌照齊全,參與私募股權基金投資時,LP、GP大多由自家子公司擔任。以總規模100億元的國壽金石華輿風光股權投資基金爲例,該基金由中國人壽壽險公司任有限合夥人(LP),中國人壽資產管理公司擔任受託人,國壽金石公司擔任管理人。

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自己做GP,可以更好地開展風險管理,且管理費、劣後超額收益分成不用讓渡給他人。只要投資項目能夠產生穩定可持續、符合預期的現金流,甚至可以長期持有,這是險企近年來青睞成爲GP的原因之一。”

契合保險資金屬性

業內普遍認爲,由於保險資金規模大、期限久,保險資金開展股權投資可以在滿足行業資產配置需要、分散投資風險的同時,爲實體經濟提供更多資本性資金,進一步增強經濟中長期發展韌性,併爲戰略性新興產業等現代產業體系發展提供長期穩定資金,促進產業整合與優化升級。

從登記的保險私募股權基金名稱看,醫療健康、集成電路/半導體/芯片、物流等行業比較集中,較容易獲得險資青睞。

例如天津遠見金風融和零碳一號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遠見共創資本爲基金管理人兼普通合夥人,由金風科技、中電投融和資產、百瑞信託、大家人壽等出資,以投資新建陸上平價風力發電站項目爲主,基金總規模8億元,存續期限5年。

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黨委書記、執行副會長兼祕書長曹德雲公開表示,截至2022年底,保險私募基金投向中涉及綠色產業的登記(註冊)規模爲858億元,重點投資可再生能源等項目。

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調研信息顯示,保險私募深刻理解保險資金需求,可根據保險資金管理要求及投資偏好提供產製服務,避開與追求高風險、高收益的市場化私募基金進行同質化競爭,並在現金流穩定、確定性強、資金規模大等基礎設施、清潔能源及醫養健康等領域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和主導發展態勢。

大家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法律合規部/監察部總經理李欣陽、法律合規部/監察部資深法律合規經理李夢園公開撰文指出,在高質量發展和“雙碳”背景下,保險資金股權投資的新機遇有四個方面,包括醫藥、養老等大健康產業;碳達峯碳中和對能源結構產生顛覆性變革,爲新能源產業帶來長坡厚雪的投資機會;貫徹“製造強國、科技興國”的發展戰略,“專精特新”類企業;消費復甦帶來的修復與升級,促進國產消費品牌崛起等。

創新方舟投資總監楊光對記者表示,“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與天使投資和創投基金相比,大部分險企更傾向於投資中後期企業或成熟度高且擁有較高的DPI(現金回報率)的企業。比如有些保險公司要兼顧考覈機制與投資週期的匹配,會優先考慮投資那些能儘快實現上市的項目。如果要吸引保險資金增加對創投基金與早期項目的投資,實際操作難度很大。”

秉持“挑剔”且審慎投資態度

實際上,雖然對投資私募股權基金較爲熱情,但險資具有負債屬性,一直以來,險資對私募基金管理人的管理能力、業務開展情況、資金安全性高度重視。

“目前,我們公司對私募股權投資保持相對謹慎的策略。”一家保險系私募股權平臺內部人士對記者表示,“我們除了全面評估這些PE/VC基金是否契合公司戰略規劃,即股權投資是否與保險主營業務形成協同優勢,還會對股權投資基金管理人及擬投基金進行合規性審查。”

楊光亦對記者表示,險企對於不同類型基金的管理人在出資、投資範圍、投資策略、決策機制、管理規模、專業團隊、內控管理機制方面要求各不同。

李欣陽、李夢園公開指出,針對股權投資基金管理人及擬投基金的合規性審查方面,重點關注的內容基本涵蓋“募、投、管、退”的全生命週期管理:基金及其管理人的登記備案情況、交易架構、投資目標、投資方案、投資策略、投資標準、收益分配、決策管理機制與風險管理制度、核心團隊人員構成、歷史過往業績、退出方式、信息披露等。此外,在實際操作上,通常還將面臨私募基金雙GP結構設計、關聯交易審查、國有資產交易程序等問題,需要不斷磨礪投資管理能力、解決投資難點與痛點、提升行業經驗與核心競爭力。

“監管發佈了2022年險資VC/PE白名單,獲得A類評價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管理人共126家。就在這些A類白名單裏面,保險公司都還會挑排名很靠前的機構合作。保險資金還是很‘挑剔’的,要求比較多,能符合他們需求的項目確實有限。”楊光說。

值得一提的是,爲加強保險資金投資私募股權基金監管,保障保險資產安全,2022年11月底,銀保監會發布的《關於私募股權基金管理人不良記錄名單的通報》顯示,被列入不良記錄名單的私募股權基金管理人共有13家。上述通報要求,各保險機構依據相關規定和程序,停止與名單中私募股權基金管理人的投資合作,不得與其發生任何業務往來,審慎與其核心管理人員開展任何業務往來。

業內人士表示,監管機構適時發佈不良記錄名單,對於保險資金有序合規開展股權基金投資有積極作用,與此同時,保險公司自身在選擇投資合作伙伴時,也在做充分調研,加強合規管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