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作爲現代工業皇冠上的明珠,其身上可以加成非常多的高科技配置。如今隨着市場競爭的愈演愈烈,汽車更新換代的速度也是越來越快,爲了抓住消費者的眼球,如果沒有一些亮點作爲賣點,那麼一輛平平無奇的車型是沒有辦法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

爲此,很多車企腦洞大開,在汽車上做文章,爲我們帶來各種新奇的體驗,但是對於這些方面的發展是否是一個誤區,還伴隨着諸多的爭議!

汽車的變速箱作爲銜接發動機與車輪之間動力傳遞的關鍵,對於駕駛感受的影響自然不言而喻,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其技術含量和重要性是要高於發動機和底盤的。早些年汽車的擋位還是隨處可見的4AT、6AT,而如今汽車的變速箱已經發展到了10AT。

如今,我們可以買到的10AT變速箱車型包括通用旗下的野馬、F-150、領航員、探險者、CT5、CT6等,雷克薩斯旗艦轎車LS,謳歌RDX。對變速箱而言,理論上它的擋位數越多,意味着換擋時的頓挫感就越小,換擋自然就越順暢,擋位的增加能夠保證發動機時刻處在更合理的轉速區間,由此帶來更好的經濟性及動力表現。

可實際上,擋位過多對於發動機體積、重量、結構、成本的影響是牽一髮而動全身,如何安放在小小的發動機艙上又是一個難題;同時對於變速箱調校的要求越高,換擋邏輯的合理性、後期的可靠性耐久性、維修保養的費用在現有技術並非成熟的情況下,都會讓消費者信心不足。

所以不禁要問,作爲一個普通的家用車來說,我們真的需要一款10AT變速箱嗎?10AT雖然是車企技術的一個高端展示,但也是一個宣傳營銷的噱頭罷了。從目前的技術特性和市場大環境來看,中低端車型6AT完全可以勝任,高端車型用8AT、9AT已經很完美,擋位越做越多真的不是一個發展的誤區嗎?

在特斯拉開了中控大屏的頭之後,現在汽車的發展將大屏作爲一個噱頭,比的是誰的屏幕更多,誰的屏幕更大。車載互聯是未來汽車產品的核心亮點,在屏幕的尺寸上做大做多,在宣傳營銷上的確比較容易成爲一個亮點。

所以,你可以看到除特斯拉之外,很多傳統燃油車車企開始在內飾上做文章,比亞迪新車型中控也是一款簡單粗暴的大屏幕,還可以旋轉;奧迪最近的新車基本上都是標配三塊大屏幕,看起來科技感滿滿;理想ONE、天際ME7、LITE、高合HiPhi 1這些新能源車型甚至連副駕駛位置也給你配上一塊大屏幕。

不可否認的是,大屏幕有它的優勢所在。因爲少了很多物理按鍵,自然可以省去設計、開模的成本;中控大屏可以集成很多功能,提升整車的科技感,後期還可以OTA升級;手機交互功能和智能互聯也可以依託於大屏幕得以實現。

但是它身上的缺點也不少,大屏幕會使得整車內飾缺乏設計感,在設計層面上就非常貧瘠;在使用感受上與傳統物理按鍵相差甚遠,行車過程中無法盲操作;部分車型的大屏幕不僅分辨率低,反應遲鈍,系統優化不行,容易死機,卡頓;大屏幕使用過後的一堆指紋,也讓很多車主受不了;在晚上開車的時候還會增大後車的反射光源,影響行車安全......

此外,對於副駕駛屏幕和後排屏幕而言,中短途出行使用率不高,長途出行由於車身的晃動原因也會導致暈車,這種屏幕的給人的感覺更多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大屏幕的優點和缺點一樣罄竹難書,如果把汽車只是看做一個簡單的交通工具,其實很多功能只是對行車安全起到一個輔助作用,這種大屏幕在初期宣傳營銷的時候,的確很容易吸引到消費者的關注,可是待新鮮感過去之後,大部分也只會用聽歌、導航這些基礎功能而已。

當然,除了以上這些外,爲了賣車,車企們也是想方設法的給汽車增加一些賣點。

小鵬G3車頂攝像頭,可以通過中控屏幕控制的,攝像頭可以旋轉拍攝沿途的風景。

廣汽新能源“中醫藥健康車”,融合傳統中藥豐富的香薰處方,能夠在車內打造更健康的呼吸環境,提高人體免疫力,這套系統將應用到Aion LX上。

哪吒U首搭全球首款量產“透明”A柱,基於哪吒汽車AR-View系統,通過將OLED柔性屏安裝在A柱內側實現A柱透明可視化,完全解決了A柱視覺盲區問題。

在購買比亞迪宋Pro、漢EV等車型時廠家都會免費贈送一個麥克風,硬生生把車廂改成了KTV。

不得不說,車企們的想象力可遠比消費者的需求要豐富得多,真正的實用性、使用率卻未必能夠像理想中的一樣。

可是這些五花八門的高科技配置,真的能夠打動消費者嗎?還是隻是說作爲一個錦上添花的配置而已。

汽車的本質是什麼?是交通工具;而作爲交通工具,最核心的地方是什麼?省心、省油、舒適性。但是對於這些方面的營造,很多車企,尤其是造車新勢力卻避而不談,在上市發佈會上更多的是注重各種花裏胡哨的配置宣傳。

這些配置無非就是高大上的智能駕駛,便捷的人機交互、以及未來各種美好的用車體驗,消費者殊不知這些體驗也大部分是集中在高配頂配車型上,不僅容易被忽悠,更需要花大價錢才能夠享受,使用初期的新鮮感過去之後,就只剩下一陣空虛。

事實上,車企卻對於車身質量、穩定性、舒適性這些日常駕駛的核心避重就輕,這是近期汽車發展中一個較爲深刻的體會,不可否認這都是汽車發展的趨勢,就連奔馳S級都採用了MBUX智能人機交互系統和中控大屏幕,但是人家奔馳S級的基礎牢不可破,不可動搖。

事實上只有把這種基礎打好了,給到消費者一款均衡、優質、省心的汽車,所謂的高科技配置才能算得上是錦上添花,否則只能算是本末倒置,陷入汽車發展的一個誤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