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年輕化已成商用車行業的趨勢。“70後”老總越來越多,80後正在成爲頂樑柱!

2021年4月27日,江淮汽車正式發佈七屆三十一次董事會決議公告,“70後”總經理項興初繼4月初擔任公司黨委書記後,被選舉爲公司董事長。

這是繼2020年東風商用車、福田汽車“換帥”,卡車企業領導又一位“70後”領導接班。

方得網統計發現,在卡車、客車及零部件企業已有越來越多“70後”擔任領導,有些企業領導層還出現了“80後”的身影。

請看方得網統計報道。

江淮:或現項興初+李明“70後”組合

2021年4月,項興初成爲江淮汽車新任“掌門”,標誌着這家企業領導層全面跨入“70後”時代。

公開資料顯示,項興初已在江淮汽車工作27年,歷任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總質量師、重型商用車公司總經理。2013年、43歲起,任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項興初升任江淮汽車董事長後,江淮汽車總經理熱門人選是另一位江淮土生土長的“70後”——現年44歲的江淮汽車副總經理李明。

從左至右依次爲:項興初、李明、張先華、戚軍、王軍

此外,方得網注意到,“70後”張先華2017年接棒江淮輕型商用車;“70後”的江淮重型商用車公司副總經理(主持工作)戚軍,在2020年格爾發商務年會公開亮相;江淮重型商用車營銷公司副總經理(主持工作)王軍甚至是“80後”。

當汽車行業加劇變革,江淮汽車“70後”領軍的高管團隊,將肩負起企業積極轉型的重任。

福田:“70後”集團作戰

相比江淮集團,福田汽車集團領導“70後”化更早一些。2020年底,鞏月瓊升任福田汽車董事長,同樣1976年生人的常瑞擔任總經理,福田汽車班子基本都已“70後”化。

從左至右、上排爲:鞏月瓊、常瑞、武錫斌、宋術山,下排爲陳青山、王術海、顧德華、梁兆文

實際上,2017年、41歲走馬上任總經理,“70後”鞏月瓊早已接棒福田汽車。鞏月瓊、常瑞搭檔爲主,武錫斌及宋術山、陳青山、王術海、顧德華、梁兆文分管主要細分板塊的副總,也都是“70後”。

此外,奧鈴事業部總裁李傑、皮卡事業部總裁方宜士,更是年輕的“80後”。

在年輕的管理層帶領下,福田汽車聚焦商用車主業,穩住了商用車第一。2021年,福田汽車產銷累計突破1000萬輛,開啓了“X新世代”。

東風:“70後”漸入核心

經過一系列人事變動,東風汽車高管團隊的年輕化已經成型。

2021年3月,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黨委常委陳昊接任東風有限執行副總裁,成爲東風有限的中方最高領導。

1970年10月出生的陳昊,1992年即投身東風汽車集團。2020年,陳昊職位三級跳——4月,陳昊接替丁紹斌出任東風有限副總裁;9月,升任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12月29日,陳昊出任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黨委常委。

 從左至右依次爲:陳昊、王強、唐競

2020年的疫情之下的湖北, 3月31日,46歲的王強正式出任東風商用車總經理。在他帶領下,東風商用車在2020年扛住了壓力、克服了困難,中重卡全年銷量超過22萬輛、創造歷史新高。

2018年底上任東風柳汽總經理的唐競,1996年就進入到東風柳汽工作,是對企業瞭如指掌的“70後”領導。2020年,東風柳汽乘龍銷量達到8.5萬輛,同比增長46.2%,又一次刷新銷量紀錄。

山東重工系:“70後”高管人數最多

在體量龐大的山東重工,包括濰柴動力、中國重汽、山東汽車和中通客車、亞星客車等“濰柴系”企業,“70後”高管人數衆多。

其中,創造陝汽輕卡德龍K3000上市一年銷量就突破1萬輛歷史的山東汽車,公司總經理田強是“80後”。

 濰柴動力副總裁程廣旭

濰柴動力,副總裁中擁有孫健、王志堅、劉元強、曹志月、程廣旭等5名“70後”、胡海華、陳文淼這2名“80後”。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濰柴加快結構調整,向未來多元化動力轉型的結果。

2020年頻繁人事調動的中通客車、亞星客車,團隊主力已是“70後”。彭鋒、董長江這兩位“70後”總經理帶隊,李晨(1973年)、曹茂波(1976年)、翟正坤(1979年)和賈開潛(1970年)、王傳甫(1975年)等多位“70後”副總經理輔助。2021年2月,亞星客車還新增了一名“80後”副總經理——出生於1983年12月的田亮。

中國重汽的幹部年輕化改革,近兩年可謂大刀闊斧。

據介紹,通過兩年多的改革,中國重汽領導幹部平均年齡從46.05歲降到41.86歲,中層幹部從50.05歲降到45.25歲。

儘管中國重汽領導幹部平均年齡下降了5歲,但相比濰柴的領導幹部的平均年齡39歲,中層幹部41.7歲還是有差距。

2021年2月,山東重工集團、濰柴集團、中國重汽集團董事長譚旭光再次強調,推動幹部隊伍年輕化,今後一段時間幹部隊伍建設的重中之重。

行業:“70後”實幹派擔綱

縱觀商用車行業,除上文提到的領導,由“70後”擔任企業老總的還有:吉利新能源商用車集團總裁範現軍、三一重卡董事長梁林河、上汽大通總經理王瑞、金旅客車董事長彭東慶、玉柴集團總經理古堂生、江鈴重汽總經理吳曉軍等。

擔任副總的“70後”爲數更多:一汽解放副總經理吳碧磊、孔德軍,陝汽控股副總經理劉科強、上汽紅巖副總經理楊培強、漢馬科技副總經理葛曉生、宇通客車副總經理曹中彥,法士特副總經理劉義、王亞鋒,雲內動力副總經理王洪亮、宋國富等。

可以說,年富力強、專業背景強的“70後”,是當前商用車行業的“中流砥柱”。

“80後”或將直接上位?

除上文提到的領導,據方得網瞭解,“80後”進入企業核心還有:全柴動力總經理徐玉良、上汽大通副總經理潘雪偉、東風康明斯副總經理王春光、法士特副總經理寇植達等。

方得網分析認爲,在汽車行業“新四化”、快速迭代進化的時代,“70後”面臨“前浪猶在,後浪緊逼”,而“80後”更是有可能跨越“70後”、直接接棒。

譚旭光在2021年2月中國重汽集團領導幹部會議上就提到:“組織部門要着重做好後備幹部的選拔培養,讓80後、90後幹部儘快上崗鍛鍊。並不是說70後就不用了,而是說80、90後要作爲重點。”

 “80後”老總李傑帶領的福田奧鈴事業部風格突出

尤其是在“60後”可能延遲到65歲、2030年退休的背景下,“80後”直接上位的可能性大增。2030年時,“70後”最大的60歲、最小的51歲;而視野和思維更廣闊、更國際化的“80後”年齡在41-50歲,同樣是富有競爭力的企業領導候選;甚至屆時“90後”都已經三十而立、接近40歲,也能夠擔當重任。

再看看今年2月滿60歲的譚旭光,依然活力四射、激情工作,年齡可能真的不是決定因素。

在2020年接受山東媒體採訪時,譚旭光談到了關於企業家退休年齡可以靈活設置的觀點。譚旭光在採訪中說:“國企改革得有一個好的團隊、好的文化,推動企業不斷實現創新,要有好的團隊帶頭人。企業家沒有年齡,隨時不行、隨時下來。這就是大招、狠招。”

“優秀的企業要做好10年後的準備。”

未來5年、10年,“年輕化、專業化、知識化”的“70後”、“80後”企業管理者,必將更多走到舞臺中央,帶領商用車行業去爭取未來年輕一代用戶羣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