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基金報記者  李樹超  張玲

近日,國資委黨委召開擴大會議,要求“以更大力度鼓勵支持中央軍工企業做強做優做大”,同期二級市場軍工板塊也出現明顯上漲。

多位公募投資人士對此表示,做強做優做大中央軍工企業對於國防軍隊現代化建設具有決定性意義,國資委的最新表態體現出國家戰略和政策層面對於軍工企業的有力支持。在地緣政治衝突,行業基本面利好,以及受益於央國企改革的背景下,軍工行業處於相對高景氣和低估值的階段,將迎來中長期廣闊發展空間。

國資委表態釋放積極信號

國家戰略層面加大對軍工企業支持

近日,國資委黨委召開擴大會議,圍繞政府工作報告部署要求,研究國資央企貫徹落實措施。會議指出,要努力爲提高一體化國家戰略體系和能力多作貢獻,積極服務戰略佈局一體融合、戰略資源一體整合、戰略力量一體運用,以更大力度鼓勵支持中央軍工企業做強做優做大,指導中央企業立足自身所能積極支持國防軍隊建設,助力實現國家戰略能力最大化。

受此消息提振,軍工板塊出現明顯上漲,國瑞科技、久之洋、觀想科技、 恆宇信通、 天秦裝備中船應急、煉石航空、航發科技等股票單日漲幅一度超10%,軍工主題基金漲幅也較爲明顯。

拉長時間來看,今年軍工板塊表現較爲震盪,中證軍工指數1月下旬至2月初區間漲超7%;不過進入三月以來震盪較爲明顯,截至3月24日,今年以來漲幅已經收窄到4.2%,而今年漲幅最高的軍工主題基金——創金合信先進裝備,年內漲幅已達12.88%。

談及國資委最新表態釋放的積極信號,國泰中證軍工ETF基金經理艾小軍表示,軍工集團及其下屬公司做強做優做大,對於國防軍隊現代化建設具有決定性意義,國資委最新表態體現出國家戰略和政策層面對於軍工企業的支持。

在他看來,地緣政治衝突背景下,軍工行業景氣度有望持續保持高位。行業基本面上來看,航空製造、航空發動機或帶動行業保持高增長。此外,軍工板塊還將受益於央國企改革,有望從資產整合和股權激勵兩個方面看到國有軍工上市企業逐步提升經營質量,“隨着央國企改革持續深化,‘提質’加速有望進一步提高企業效率、釋放企業活力。”

廣發中證軍工ETF基金經理霍華明也表示,軍工央企關係國家安全,是國防裝備建設的主力,是先進技術引領者。經過國家多年投入和企業自身的積累發展,目前軍工央企正在逐步實現先進裝備與國外代次相當、同臺競技,但對標世界一流企業,國內軍工企業在收入規模、利潤率以及軍工裝備出口業務上依然有較大提升空間。

創金合信先進裝備股票基金經理李晗也認爲,隨着國際格局和力量對比的加速演變,全球治理體系有望迎來深刻的重塑,中國將面臨挑戰和機遇,中央軍工企業在這一過程中必將扮演重要的、基礎性的角色,需要不斷增強自身能力、提升自身效率,爲國防安全建設提供支撐,在伴隨國家戰略能力提升的過程中,軍工行業也將迎來更爲廣闊的發展空間。

“大國博弈下的必選消費”

行業景氣度有望進入新一輪增長期

從近日A股上市公司年報和一季度預報的披露來看,軍工企業也處於相對高景氣和低估值的階段。

艾小軍認爲,當前軍工行業景氣度出現切換,2023年有望進入新一輪增長期。主要邏輯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宏觀層面,黨的二十大開啓國防建設新徵程,2023年軍費增速或將環比提升;二是國內需求方面,軍工行業景氣度出現切換,新型號批產有望驅動產業進入第二輪擴產週期;三是軍貿產業方興未艾,中國軍工產品出海大勢所趨,市佔率有望從5%提升到10-15%,打開軍工產業鏈市場新空間;四是軍工國企改革方面,以做大做強現有上市公司爲核心,打造一批旗艦型國企央企,整體上市、股權激勵大勢所趨,吸收合併、剝離注入多措並舉;五是市場主體方面,中長期資金話語權逐漸提升,“產業+資本”同頻共振有望開啓新徵途。

而在估值方面,截至3月24日,中證軍工指數動態市盈率爲56.52倍,位於歷史分位數的18.39%。

“前期在降價預期和增值稅擔憂下軍工板塊經歷了一輪調整,目前板塊估值位於歷史低位,具備較高的安全邊際。展望未來,國防安全的保障、‘大國博弈下的必選消費’軍工板塊,仍具有較大的上升空間。”艾小軍稱。

李晗也認爲,隨着軍工板塊的震盪調整,一部分公司估值已經回落到低位,並且這部分公司中不乏核心競爭力較強、競爭結構較優、成長性相對較爲持續的優質標的,並且這部分公司預期相對較低,這些公司未來可能具備較好的投資價值。

霍華明也表示,在國際政治環境複雜多變的大背景下,國家安全的需求更加受到關注,全球各國都不約而同地提升了軍費支出,這一變化實際上帶有較強的時代烙印,並非短時間內可以改變,這也使得軍工投資的長期邏輯更加紮實。

看好軍貿突破、軍工信息化等方向

可以借道公募基金佈局

針對軍工板塊的細分投資機會,多位公募基金經理表示,軍貿突破方向、軍工信息化、資產證券化等國企改革,是他們關注的重要方向。

李晗表示,由於軍費一般會伴隨國家經濟實力的提升而穩定增長,因此從長週期看,軍工行業整體有望實現持續穩定的成長。

從長週期看,他主要看好三方面的投資機會:一是具備耗材屬性的細分行業的需求持續性較強,市場空間較大,值得重點關注;二是看好部分進口替代尚未完成的細分領域,這些細分領域因下游產品的增長,增速較快,加上具備因爲進口替代率的提升而獲得額外的成長性;三是當前關注度相對比較低的軍工信息化領域。未來的戰爭正向着信息戰的方向發展,信息化相關的裝備在整體裝備中的佔比有望提升;同時由於信息技術更新迭代速度較快,也使得信息化裝備的更新週期較短,因此未來信息化裝備方向也可能有較多的投資機會。

艾小軍也表示,隨着十四五期間裝備放量以及軍演強度提升,軍品的消耗進一步加快,在全軍加快武器裝備現代化建設的大背景下,軍工產業鏈需求持續增長,板塊有望持續受益,行業需求增長加速行業景氣度持續兌現。細分領域,他建議重點關注軍貿突破方向,包括大型運輸機、無人機、導彈等相關產液鏈,以及長期受益的航空發動機產業鏈。

霍華明認爲資產證券化等國企改革是今年可關注的方向,今年航空武器裝備龍頭企業擬借殼上市,若後續該信息實際落地,這或許是是近年來軍工行業的一次重磅資本運作。從2021年開始,軍工行業資產證券化運作越來越活躍,不僅資產重組提速,同時企業的股權激勵推進也明顯提速。

同時,這些基金經理也建議,由於軍工行業的信息披露的特殊性,普通投資者可以借道公募基金佈局這一市場。

“業績對於軍工板塊的投資而言越來越重要,基本面的研究深度和廣度要求也將越來越高。”李晗稱,基民在選擇基金產品的過程中,需要深入研究不同產品的配置思路和投資邏輯,選擇自己認同其投資邏輯、且適合自己風險承受能力的基金產品。

霍華明也表示,今年是國企改革的大年,今年若挑選軍工板塊的基金,不妨選擇包含中小軍工企業的指數基金,原因是大集團的重組事件逐漸增多,意味着小公司的上漲可能性會加大。不過,他也提醒道,由於軍工板塊波動較大,投資者需要對此有充分認知,並準確評估個人的收益預期和風險承受能力。

艾小軍也認爲,當前軍工板塊呈現高景氣度兼具相對低估值的特點,建議感興趣的投資者重點關注軍工ETF當前的配置機遇,把握軍工板塊中長期投資機會。投資者應注意板塊波動較大的風險,可以選擇分批投資的方式參與,二級市場投資者在選擇基金時可以選擇規模和流動性較好的軍工ETF產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