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這一次,我們跟隨着宋PLUS DM-i來到了湖州錢山漾文化交流中心。一部絲綢史,處處見湖州。一條蠶,一根絲,中國這一古老而綿延至今的產業奠定了絲綢之路的歷史輝煌。曾幾何時,絲綢技術就是我們的利器,正因爲養蠶和絲綢,中國絲綢之路才得以聞名世界。如今,比亞迪的DM-i超級混動系統同樣成爲當下的汽車技術大殺器。在“一帶一路”的宏大戰略中,不管是錢山漾文化還是比亞迪的最新全球技術,都將被賦予新的責任和內涵。

今年年初,比亞迪DM-i超級混動正式發佈。這一以電爲主的混動技術立刻引發業界和消費者關注。在公衆早期的印象中,說起混動技術,一個叫豐田,一個叫其他。之後,本田也快速跟進在華推出混動技術。多年來,兩田收穫了衆多技術粉。按照比亞迪的介紹,比亞迪DM-i超級混動完全可以比肩甚至超越跨國車企的混動技術,具備快、省、靜、順、綠五大優勢,具體而言爲:超強動力,快人一步;超低油耗,勁省成本;電動操控,超級平順;超級靜謐,告別噪音;綠牌出行,暢行無憂。

作爲豐田混動車主,筆者也一直好奇,比亞迪DM-i技術是否真的這麼神?經過此次試駕後,被DM-i技術種草了,太香了。

作爲混動車型,動力系統是最重要的。我們此次是純電續航51KM的宋PLUS DM-i尊榮型,搭載驍雲-插混專用1.5L高效發動機、EHS電混系統、DM-i超級混動專用功率型刀片電池3大核心技術,擁有EV純電、HEV串聯、HEV並聯、發動機直驅4大駕駛模式,綜合功率173千瓦,整個測試過程驚喜不斷。

從使用情況看,比亞迪DM-i超級混動車型完全不會改變駕駛習慣,車輛切換模式邏輯很是絲滑。我們拿到車時,電量充足,這就是一臺純電動車,尤其在上海的市區道路行駛。動力輸出線性直接、油門響應乾脆利落,超車併線行雲流水,媲美純電車型。後期虧電狀態下,DM-i超級混動就是一臺超低油耗的混合動力車,尤其在高速行駛,以並聯直驅爲主,發動機在高效區間驅動,簡化了能量傳遞環節,實現超高效率和超低油耗。得益於調控有度的EHS電混系統,宋PLUS DM-i毫無頓挫,平順如純電動車。

據工程師介紹,DM-i超級混動的核心部件和關鍵技術完全由比亞迪自主研發,尤其是其搭載的刀片電池,具有超級安全、超級強度、超級壽命、超級續航、超級功率特徵,完美通過針刺試驗,絕對是比亞迪最大的撒手鐧。

此次活動,我們是從上海前往湖州,全程180公里左右,70%爲高速路段,滿油和滿電狀態下,表顯續航超過了1100公里,令人乍舌。虧電百公里綜合油耗官方數據爲4.4升,我們沒有達到這一成績,約爲5.0升。車隊部分車型的虧電百公里油耗超過了6.0升,這一成績和兩田的成績旗鼓相當。但是和同級別的燃油車相比,遙遙領先。同隊的媒體有開110公里純電續航車型,一天試駕後,續航還有1000公里以上,厲害了!

在湖州,我們也特意選擇了一條鄉間小道,由德系底盤大師漢斯·柯克親自操刀的宋PLUS DM-i,在坑窪路面上行駛,濾震非常乾脆,幾乎沒有多餘的跳動。車輛工程師介紹說,宋PLUS DM-i麋鹿試驗通過車速≥76km/h,側傾小剎車靈敏,底盤擁有越級的沉穩表現。

配置上,宋PLUS DM-i絕對是降維打擊。全系標配12.8 英寸8 核自適應旋轉懸浮Pad、12.3 英寸液晶顯示屏、手機NFC 車鑰匙、Dirac 9 揚聲器智能音樂座艙、360°高清全息透明影像、前排及前風擋雙層隔音隔熱玻璃、OTA 遠程升級、VTOL 220V電源輸出、移動電站功能等。自適應旋轉懸浮Pad車內的一大亮點,很能吸引科技控。不過Pad沒有防夾功能,在旋轉時,筆者被夾3次,兒童乘坐車輛使用時需要注意。駕駛途中,我們由於分心錯過了一個岔口,正好可以全面體驗人機交互系統,呼叫小迪後,語音識別十分快速給我們安排了目的地線路,之後的各自自然語音指令也能快速反饋,開空調、換歌等不在話下。歡快的旅途還離不開車輛自帶的卡拉OK功能,比亞迪真的是太懂消費者的心了,我們一路高歌5首,各自打分,旅途都不自覺的變短了。

智能駕駛輔助功能在高速時候減輕駕駛疲勞,ACC-S&G停走型全速自適應巡航系統、CSC彎道速度控制系統、LDWS車道偏離預警系統、AEB-CCR自動緊急制動系統、LKS主動式車道保持系統等20多項加持,可以實現L2級別自動駕駛,當然處於安全考慮,長時間松方向盤,系統會提示且強制要求人工接管方向盤。值得指出的是,車輛的中文按鍵很友好,細節方面令人滿意。

最後想強調下宋PLUS DM-i的內外兼修。在這顏值當道的年代,宋PLUS DM-i採用八面龍吟的前臉設計,大嘴式格柵配合與漢同源的“龍鬚”造型,極具視覺張力。長4705/寬1890/高1680毫米,軸距達2765毫米,寬體低趴。LED燈組進行了升級,霧燈區域採用犀利的鋒刃狀造型,轉向燈也被集成在大燈中。車內,多層懸浮式設計、全新設計的日蝕藍+蒼穹灰新能源專屬配色、全包裹舒適減壓座椅,更清新又舒適。一天駕駛,我們收穫了衆多的注目禮。我們同行不少媒體座談會時已經表態,超混加持、有顏有型,下一輛就是比亞迪的DM-i車型了。

寫在最後:

經常看到這樣一句話,創新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源泉,很多核心技術是求不到、買不來的。如何實現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必須有信心、有耐心、有定力地抓好自主創新。比亞迪,DM-i混動技術,就是我們自己的核心技術,必須大寫點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