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側道路預告標牌顯示:前方2公里到達右轉出口,我打算前方出口下高速。作爲新手司機跑高速的話,穩健的做法是:此時可以選擇向右變道到第三車道,與前方廂卡保持距離,跟行走完最後這個2公里就可以了。當然也不排除在前方路況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超過這輛輕卡以後再向右變道到第三車道。如果有這個打算,那就先不要着急向右變道,先在中間車道對前方路況進行觀察作出判斷。

第一,第三車道輕卡車輛前方道路空闊,具備超車後向右變道的條件;

第二,我車道前方的小藍車,雖然在追超右側輕卡的過程中,但是速度優勢不明顯或者說不是太快。只有小藍車快速超過輕卡並拉開安全距離的情況下,才能給我創造超車的條件。也就是說,我能否儘快完成超車,取決於小藍車此時會不會加速與輕卡拉開距離。

我在中間車道略作跟行,並通過右側後視鏡觀察右側車道後方,近距離內是否有車輛,以便於我接下來隨時可以向右變道。

小藍車沒有任何加速的跡象,還沒有與輕卡拉開安全距離。但是輕卡所在車道前方的路況,卻發生了變化。一輛SUV停在應急車道上,似乎正在起步匯入第三車道,這樣,就可能影響到輕卡的正常行駛。輕卡有可能剎車減速避讓,也有可能向左打方向避讓。

很快,輕卡作出了反應,先是略有減速,應該是在鬆油門,同時行駛軌跡向左偏離,接着剎車燈亮起。這些外在的表現,可以反應出輕卡司機,在發現前方出現情況時的反應順序是:丟油門、打方向、剎車。

我爲什麼一直強調,超車的時候不要跟超,也就是不要和前車一起超車,要讓前車先行超車完畢後,我才能提速超車。這是因爲:一個是要與前車始終保持安全距離;

第二是不要與大貨車並行,即便是超車也是儘量縮短並行的時間。這輛輕卡在遇到前方障礙物的時候,爲了避讓前方障礙物,向左猛打方向也是極有可能的。因爲躲避是一種本能反應,假如他向左猛打方向的時候,我車正在他的左側並行超車中,那就會撞在一起。

而在現實中,很多車輛爲了超車就是緊跟着前車,不屑於保持安全距離,或者生怕距離拉大了而被別人搶先,一旦前方發生突發情況也就只能靠祈禱了。

這就是我跟隨在輕卡的左後方跟而不超,在前方路況出現超車機會時,我就可以把握機會超車,沒有機會超車的話,我也可以隨時向右變道跟行,確保不錯過出口,總是讓自己處於主動選擇當中。

在發現輕卡向左打方向減速時,我也跟着減速,輕卡繼續向左打方向,變道進入我前方。

因爲SUV的慢速匯入,我此時也不適宜向右變道,我選擇繼續在中間車道跟行輕卡。很顯然,這輛SUV的慢速匯入,給輕卡和我的正常行駛都帶來了影響,同時,對他自己來講,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應急車道本來是不能隨便停車的,即便是需要停車,那當你重新起步回到主幹道的時候,首先要觀察主幹道後方近距離是否有車輛,要讓過近距離內的車輛後,起步即加速,加速後匯入主幹道盡快駛離,不要讓自己的慢速匯入影響到後車的正常行駛。需要知道的是,有的車輛有條件避讓你,而有時候,有的車輛會因各種原因無法避讓你。那有些人就會倒黴了,而這些倒黴的人當中首先是包括你自己。

輕卡已經完成超車回到右側車道SUV的前方,而我此時,已經不適合再繼續超車了,距離右轉出口大約只有一公里了,

於是我打右轉燈觀察右側後視鏡,確認後方安全後,變道到右側車道跟行在SUV後面,等待右轉出口的出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