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好风光,受邀来到成都参加了上汽大众ID.4X的试驾活动。还记得上个月,大众CEO迪斯曾说,大众最迟2025年要超越特斯拉,成为全球电动汽车的领导者。


其实在这个观点上我是保持谨慎态度的。我带着些许疑问,对上汽大众推出的ID.4 X进行了深度评测。


 

本次在成都试驾的是ID.4 X极智长续航版,官方指导价为23.58万。这是一款后置后驱车型,搭载83.4kWh的三元锂电子动力电池,NEDC续航555公里。动力系统采用的是大众自主研发的永磁同步电机,峰值扭矩310Nm。


 

车头设计有着独特的设计语言,却又隐约可以看到大众传统轮廓的痕迹,没有其他电车张扬的外观。走近ID.4 X时,可以看到Logo灯、格栅灯与日行灯依次分段式缓缓点亮,IQ. Light前大灯由下垂姿态纵向抬起并点亮近光灯,灵动的大灯在闪烁,像在呼应我的召唤极具生命感。


 

当你坐进车内时,一块12英寸的悬浮中控屏与安装在转向柱上的液晶屏便能映入眼帘。然而我并不喜欢悬浮中控屏,因为我觉得在仪表台上显得很突兀,缺乏设计美感,而且ID.4 X的这块中控屏不够精致。


 


而5.3英寸的数字组合仪表,可以显示驾驶辅助信息、时速、续航电量与累计里程、导航等信息。能让驾驶者轻松全面读取行驶数据与车辆信息状态。数字仪表旁的旋钮电子换档设置也极为有趣,不仅简单便捷,还能大大提高用车安全性。


 

这款车还配置了抬头显示系统,虽然谈不上新科技,但是实际安全行驶中还是很有用的。


 

下面我们来说说ID.4 X的人机交互系统,当你说出“你好,大众“,车机响应速度很快。


车内的氛围灯是一大亮点。车内搭载的ID. Light光语交互系统会在导航指示转弯、变道等需要改变行车路线的情况下以不同的蓝色灯光点亮效果做出提醒。让驾驶更具未来感。


 

说了这么多外观内饰方面的体验观感后,我们来聊聊路试的驾乘感受。在从成都太古里前往成都极地海昌海洋公园时,进行了综合路段评测,有市区拥堵路段也有平稳畅行路段。


总的来说ID.4 X刹车和电门踏板的调教非常接近大众油车的触感,踏实、厚重却不乏灵动,给人很好的支撑感。其他的电车与之相比感觉很“”轻飘“”。这点不存在好坏区分只是个人驾驶习惯。



底盘承载性很强,方向指向精准,起步行驶很平稳,非常细腻,没有推头不是感。在行驶到天府大道路段时,打开ID.4 X带遮阳帘的全玻璃天幕车顶,车内瞬间变的很通透,营造了很敞亮的车内光线和视野;夏天也能很好的遮阳隔热。

 

电车用户最关心的是续航问题,我们试驾的这款车型搭载的是83.4kWh容量的三元锂电子动力蓄电池,综合工况续航里程(NEDC)为555km。



ID.4 X在续航显示方面有一点做的体验比较好,就是TA可以根据电池的荷电状态、温度等信息合理预估电池可用电量,甚至包括用户的驾驶习惯与选择的驾驶模式,以及空调等高压用电系统的使用情况,来适时反映用电器对续驶里程的影响。一路测试下来,续航显示还是很靠谱的。

  

此次虽然试驾时间并不是很长,但总体来说,ID.4 X都让我对纯电汽车有了全新的认识与思考方向。



作为电车实现量产进入市场的后来者,上汽大众ID.4 X并不占优,但是我相信不管是油车还是电车,都不可能是“四个轮子加一个沙发“,它们都需要深厚的技术沉淀和积累,再加上现代的新兴科技加持。


所以我希望上汽大众ID.4 X更好的依托德国大众百年造车工艺和技术,创造出极具人性化的产品,实现与特斯拉的抗衡进而实现电车行业的引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