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汽车市场遭遇了近30年来首次真正意义上的下滑,众多主机厂与经销商都开始哀嚎遍野;靠天吃饭的好日子宣告了终结。“预计2020年,整体市场状况与今年相差无几”;这样最新预测的确有些让人沮丧。如何破局前行,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在广州车展期间给出了一个大胆而完美的计划!

全文字数:1836 字丨阅读时间:5 分钟


2019广州车展前夕,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公布成绩单——累计在华汽车交付量超过4,200万辆。此外, 2020年,计划与合作伙伴共同投资超过40亿欧元,彰显对中国市场的承诺;其中,针对电动出行领域的投资将占总投资金额的40%左右。该投资计划的实施,以及2020年两座纯电动汽车工厂的正式投产,将进一步加速和强化集团的电动化战略进程。大众汽车集团(中国)CEO冯思翰博士表示:“如今,几乎每五辆在中国售出的汽车中就有一辆来自大众汽车集团。面对充满挑战的市场环境,我们的各项战略正初见成效。明年在本土生产的电动车规模将大幅提升,这也让我对2020年充满期待。电动出行领域的成功,将成为我们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核心驱动力,助力集团于2050年实现完全碳中和。”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CEO冯思翰博士


这样的序曲其实早在三周之前的广州就已经拉开帷幕,10月31日大众汽车品牌正式揭幕了全新的品牌标识、ID.3国内首次亮相、专为中国市场打造的纯电动车型ID.初见,一系列的动作之下我们可以感受到在新四化时代,大众品牌依然要强势保持领先者的姿态。而从其产品规划来看,2020——2023年,大众汽车品牌将推出10款基于MEB平台的纯电动车型;集团层面,至2025年,大众汽车集团(中国)纯电动车型在整体车型阵容中的占比将提升至35%。与此同时,大众在安亭和佛山的工厂将于2020年正式投产,届时其年产能将达到60万辆,这将为大众新能源规划提供有力的支撑。实现其新能源汽车本土销量达到150万辆的集团目标。



▲大众ID.初见


相信以大众的深厚的积淀,完成这样雄心勃勃的目标并不难;在如何满足中国用户智能互联方面上,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执行副总裁,研发部门负责人 穆拓睿博士 给出了清晰的解答:整合!之前大众汽车品牌和奥迪品牌都有各自的研发部门,有各自的功能,研发部门是彼此分开的,而且有不同的方向和人力资源分配。但是通过整合之后,研发中心有两大目标:第一是形成技术合力,更快地把这些技术进行商业化、投入市场。形成成本效应,促进研发实力更加强大。但是在技术上形成合力的同时,又保持了各个品牌和品牌之间相互区分,无论从品牌的独特性来说,还是从用户体验方面,大众汽车品牌和奥迪品牌仍然保持自己的特点。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执行副总裁,研发部门负责人 穆拓睿博士


第二个目标是,集团要加强研发,进一步增强中国的研发实力。在中国、为中国,并为全世界研发。这一目标的原因有三,首先是中国特定的市场监管政策和法规,政府在汽车网联方面,比如导航,都有专门的规定。其次是中国用户有丰富的需求,中国用户有自己的数字生态,比如微信、QQ音乐,这些是他们所熟知的网络或智能手机上的数字生态,这是中国独有的。所以也要为中国客户进行定制,满足用户所熟知的技术或数字生态方面的使用需求。最后是中国在过去的10到15年中科技发展得非常迅猛,中国比全球其他很多科技中心都先进。所以,如何更好地利用中国科技企业的先进技术和重要发展成果,从而更好地整合到大众的汽车平台上。



除此之外,可持续发展也是推动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战略实施的核心驱动力。在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大众汽车集团都致力于成为一家更具可持续性的汽车制造商,并力争到2050年实现完全碳中和。为助力这一目标的实现,秉持“goTOzero”战略。该战略包括减少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以及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产品占整体产品组合至少35%的目标。此外,该战略还要求集团强化脱碳进程中的成果,降低汽车全生命周期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2020年,大众汽车集团将发布专为中国市场制定的“脱碳指数”评价体系,这一举措将更加清晰地展现集团到2050年实现碳完全中和目标的进程。


通过以上种种迹象,我们不难看出,大众汽车集团正在积极推动体系变革,并为实现电动出行转型而不懈努力,保持领头羊的位置。即使前路冰雪寒冬,但只要充满了信心与坚定的目标,依然可以傲霜斗雪,竞相绽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