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銳竟然漲價了?明銳PRO居然13.89W起,比老款貴4W?再看配置又便宜了3W?這是怎麼回事?“懂大衆的人都買了斯柯達”到底是詐騙還是真的?配置秒殺奧迪A3是噱頭還是陷阱?7檔乾式雙離合變速器會毀了這輛車嗎?

……這些問題一會兒都會細說,先來看看這輛車的外觀:

就這麼簡單一打眼,還真就是把明銳給PRO了一下,它比老款明銳寬了18mm、高了9mm,車身長了78mm、軸距長了44mm,一款A級車,把後排腿部空間做到了B級車的寬度。

再看車身配色,除了大面積黑橘撞色之外,鍍鉻裝飾部分十分出挑:若不仔細看,格柵外框和車頭進氣口裝飾板周圍這一圈的鍍鉻裝飾部分,在晚上幾乎是隱身的,但在白天又會非常明亮,使得整個外觀質感大幅提升。

再看這車的大輪廓小細節,除了歐洲原廠RS套件帶來的腎上腺素味兒之外,到處都是把水晶那麼一切割的感覺,前槓、門邊裝飾條、輪轂、車門把手、尾燈、大燈……所有細節走的都是水晶切割的質感,就明銳pro這套外觀,簡直比施華還洛世奇。

斯柯達這是硬和水晶攀親戚嗎?當然不是。事情是這樣的,斯柯達的老家在捷克,而捷克著名的土特產,除了天然化妝品之外,就是水晶。斯柯達不僅把水晶切割工藝做在了車身上,還在自家贊助的環法自行車賽中,客串了一下水晶獎盃的設計者。

再看內飾:PVC座椅上的碳纖維花紋亮了,“軟質碳纖維”第一眼看起來有些違和,但的確使人印象深刻。

橘色縫線配合帶打孔PVC的運動風格座椅、加上RS方向盤,還有和奧迪A3一樣一樣的電子擋把,給整個座艙營造了一個速度感的氛圍。

它的門邊材質是拉絲搪塑+異常閃耀的鍍鉻條+浮點飾條+撞色PVC,整體質感在這個價位區間裏算是翹楚。但我們拍攝的這款是頂配版,15.99W的價格還是會讓大部分不熟悉斯柯達的人望而卻步。

所以除了用料之外,整車的科技感也必須超越衆人對這個價位區間的期待:必須再來一塊和20W起的大衆ID.4 X一樣一樣的中控屏,上面這塊全觸控,底下這條能點能滑,搭配 MOS 4.0車機系統,功能繁多但操作簡單、易用、順滑,甚至集成了遠程控制智能家電功能。

那麼明銳PRO和ID.4 X是親哥倆嗎?並不是。他倆只是共享一塊屏幕的表哥倆,明銳PRO的親兄弟是奧迪A3和第八代高爾夫,因爲他們用的都是大衆系Z新的數字架構平臺也就是MQB EVO平臺。

明銳PRO從MQB EVO的母胎裏繼承的天賦有大幅提升的總線帶寬+通訊率,以及各種智能科技比如帶起停的自適應ACC、盲點監測、疲勞提醒、車道偏離預警、開門預警提醒、全景影像、自動泊車輔助、HUD、Carplay、無線充電等等……這些30W的車型都未必能選裝的配置在明銳PRO旗艦版上都是標配。

另外,它的15個超聲波+毫米波雷達和5個攝像頭在傳輸速度和精準度上都表現不錯:官方在預售會現場做了個體驗環節,把所有車窗都塗黑,然後讓大家坐進車裏盲開,只靠雷達和全景影像躲避樁桶。體驗之後我的個人感覺是,在低速行駛的狀況下,這套檢測系統的確可以替代甚至超越車窗視角,雖然是廣角鏡頭,但接近車身部分的畸變並不明顯。

說到這兒,大家種草了沒?如果種草了的話我就要一個大反轉,開始給你們拔草了!

肯定早有人按耐不住要說我怎麼不提變速箱了,沒錯,它用的就是那個7檔乾式雙離合變速箱,但這個變速箱朗逸也在用,速騰也在用,同樣的280TSI+7DCT動力組合,官方售價明銳PRO 13.89W起,朗逸14.69W起,速騰L 16.29W起,說是硬傷沒毛病,但一傷一大片。

另外鑑於目前的市場對斯柯達品牌的認知度仍然不高,所以假以時日,明銳PRO肯定會迎來一波優惠,大家不妨再觀望一段時間。

但我不知道你們好奇不好奇,就乾式雙離合這麼大的BUG,大衆爲什麼不給它淘汰了呢?你們要是也好奇就受累點個贊,我要是集齊1W個贊,就去約談一下大衆的工程師,到時再跟大家通報最終答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