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近日,一批全新的“創維汽車”在深圳寶安區新橋市民廣場上正式交付,交付的對象爲深圳北控城市服務集團。

正文:

人人都想到汽車行業來分一杯羹,無非是看重了新能源車未來的市場發展前景。作爲創維集團的創始人黃宏生在彩電行業做得風生水起,從彩電行業跨界到汽車行業,這好像是近年來很多大佬的“常規操作”。

黃宏生不僅要做汽車,而且胃口還挺大,他在當天的交車發佈會上定下了“1-3-3-3”的目標,具體來說就是投入100億元,建立創維汽車商乘兩用的生態,在未來追加投資300億元,將創維汽車打造成全球十強的汽車集團,在資本市場實現3000億市值,奮鬥30年培養出傑出的企業家團隊,見證2049年新中國成立100週年的歷史時刻。

其實大家都想做有前景,有市場發展空間的行業,但當各行各業的企業家們都紛紛往新能源車這個行業湧進時,質疑聲必定是少不了的。有人會質疑,難道造車的門檻這麼低嗎?做手機的,做網站的,蓋房子的,造彩電的都能來造車? 造車本身是一件工藝複雜的行業,所需要的專業知識、審美等要求都非常高。而當大家都往汽車行業湧進時勢必會出現各種亂象,比如互聯網造車,PPT造車等很多先例,包括各種造車新勢力的接二連三暴雷。


雖然你無法判斷到底誰的造車夢會成爲泡沫,但黃宏生的這場造車夢似乎顯得有點孤軍作戰的意思,創維集團的品牌公關孫女士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創維沒有造車,只是轉讓品牌標籤,造車業務與創維的業務是分割的。而查到的信息確實顯示,今年3月底,創維集團將第十二類(運載工具:陸、空、海用運載裝置)上帶有“創維”和/或“Skyworth”商標的11個商標轉讓給開沃新能源汽車集團,授權許可創維汽車使用,使用的費用爲2800萬人民幣。

所以當第一批創維汽車正式交付時,很多人開始質疑黃宏生的“創維汽車”實際上只是由開沃新能源旗下的智能汽車“天美汽車”貼標的掛“創維”牌的車。

企查查上的信息顯示,創維集團的創始人黃宏生是開沃汽車的法人,而創維集團旗下成員企業裏並沒有開沃新能源,所以創維集團並沒有收購開沃集團,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開始黃宏生已經不再擔任創維集團的董事長了,創維集團的現任董事長是賴偉德。所以其實可以說是黃宏生藉着創維的名聲在打造自己的開沃汽車。

也許有人對於開沃汽車並不熟悉,簡單來講,就是2011年黃宏生刑滿釋放重新發展事業,他當時注資5億元把創源天地、廈門金龍和南京東宇汽車集團重組,成立南京金龍,重組後的南京金龍把業務重心轉移到新能源領域,嚐到甜頭後黃宏生進一步擴大版圖至乘用車領域,2016年南京金龍改名開沃新能源,2019年成立天美汽車,天美汽車推出的首款新能源汽車ET5就是現在貼標的“創維汽車”ET5。

續航里程對於新能源車來說非常重要,黃宏生的ET5在這方面並不具備優勢,而黃宏生曾介紹說,ET5最大的賣點是具有APP一鍵預約午休模式,就是可以預約在電動車裏享受午休。這樣顯得有些滑稽的功能都可以拿來當賣點,可想而知,無論是從產品力,品牌影響力還是技術水平上來說,ET5想要在大神雲集的新能源行業佔有一席之地其實很難的,更別說創維汽車成爲全球十強車企了。

不知道黃宏生的造車夢什麼時候才能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