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市留声机:

   颗粒捕捉器DPF是一种安装在发动机排放系统中的陶瓷过滤器,这个配置能够在微粒排放物质进大气之前把它捕捉,颗粒捕捉器能够明显的降低微粒物的排放,它先捕集废气中的微粒物,然后再对捕集的微粒进行氧化,使颗粒捕捉器再生,这里面提到的过滤器的再生是指在DPF长期工作中,捕捉器里的颗粒物逐渐增加会引起发动机背压升高,导致发动机性能下降,所以要定期除去沉积的颗粒物,恢复DPF的过滤性能。

   

4月份的时候,曾总结过当月汽车投诉榜排名,位居前十投诉最多的十款车型主要来自德系日系品牌。2021年4月份一汽-大众旗下有5款车型进入榜单前十,分别是探岳、迈腾、速腾、奥迪A4L和奥迪A6L,探岳、迈腾和速腾位居榜单前三。然而到了5月份大众探岳依旧霸榜位居5月份投诉第一,今天我们不说其它车型,只说说连续3个月登榜并2个月霸榜的大众探岳。

   大众探岳是大众旗下一款高端中型SUV,2018年12月22日上市,在2021年5月17日改款车型再次上市,新车的售价区间为18.69-26.49万元上市以来保持了月销过万的一代神车到了今年4月份5月份由于投诉量过大等各种因素销量急剧下滑,3月份16159辆,4月份销量只有4515辆,环比3月份下滑72%,同比去年4月下滑了33.69%堪比膝斩。为何月销过万的探岳成为了投诉榜单的常客?

  主要原因还是要归结于发动机排气故障、油耗高等问题。多位车主反映探岳颗粒捕捉器堵塞油耗过高,导致车辆出现加速无力,油耗增加,换挡顿挫等情况。其中一位车主表示新车购买一个多月之前一直正常油耗在百公里9.5L,同样的上下班路段,从4月15日开始,突然油耗升高将近一倍百公里17.4L,并且启停失效,经过4s店检查确认是颗粒捕捉器堵塞造成的,4S店给出的处理结果是说要多跑高速,否则以后还将经常堵。

   还有一位车主爆料称:自己所在的2个车友群,共计有700多位车主遇到了探岳同样的问题:颗粒捕捉器堵塞造成油耗过高,自动启停不工作,动力下降等问题,然而咨询厂家给出的解释需要跑高速解决,或者加98#汽油,要知道98号汽油只出现在超豪华汽车的推荐目录中,像几十万的豪华品牌宝马、奔驰等也只是推荐加注95号汽油,大众探岳一辆20万的SUVV哪里来的底气要求加98号汽油?再说了就算是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又能有多少个加油站有98号汽油?

  接下来我们分析一下曾经大众探岳引以为傲的黑科技——颗粒捕捉器为什么会短时间只能把它拉下了神坛?众所周知,国家环保令一出,国五标准升级国六,安装颗粒捕捉器也并非所有的汽车必须安装。简单一点理解安装颗粒捕捉器就相当于我们戴口罩一个道理,汽车加上它以后相当于把尾气净化一下。然而一汽大众在探岳的尾气排放系统中增设了“颗粒捕捉器”,技术层面上分析是为了保证更好的尾气排放净值,不让更多的排放物排泄出去。事实真的这么简单?安装了颗粒捕捉器同样相当于给车的排放增加了负担,一些车企在国六标准出来后,为了数据更好看达标,技术上跟不上却在尾气排放上做猫腻使得车子看上去符合国六标准其实是在汽车本身动力下降以及油耗增高的基础上反其道而行。

   也就是说大众探岳这款车的发动机应该属于技术上无法适应满足国六排放标准而是通过控制尾气排放来达到国六的要求,要知道在尾气排放作弊上大众可算是行业老手:2015年就因为尾气排放作弊在美国被罚了180亿美元、2016年在出口加拿大12.8万辆汽车被检出安装违法软件让其车辆在过检时以高标准过关而被罚了16亿美元、2019年在德国被罚了8.3亿欧元、 截止到目前,大众汽车集团因排放门付出的经济成本已经高达30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341.84亿元)。由此可见大众在中国技术不提升改造的情况下安装的颗粒捕捉器并非官方宣称的神秘黑科技,大众汽车使用它只不过为了尾气达标进而牺牲中国消费者油耗利益以及动力方面的输出。

  

   三元催化的作用是将尾气中的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气体,颗粒捕捉器的作用则是过滤尾气中的微小颗粒。按照工作原理,捕捉到一定数量之后,捕捉器会自动燃烧掉捕捉的颗粒,完成循环自行清洁,但是大众的颗粒捕捉器问题在于,长期短途行驶颗粒捕捉器无法完成自清洁,造成堵塞油耗翻倍引发故障。不仅如此,增加了颗粒捕捉器的车辆保养也需要使用价格昂贵的低灰分机油。因为平常使用的高灰分机油在燃烧后更加容易产生颗粒,造成堵塞。所以为是什么只有20万的大众探岳后期改款车型油箱盖推荐加注98号汽油,看来厂家是知道这个通病,但是作为消费者来说这当于买回来一个“爹”!

总结:

   作为燃油车目前很多车企都安装了颗粒捕捉器,大部分的车都可以做到捕捉到的颗粒自行燃烧,而用户没有感知。但大众则需要定期跑高速,至少30分钟以上,就是他的再生策略有问题,车企的问题却让客户加98号汽油为其买单,就算定期更换颗粒不捕捉器也是需要连通排气管道一起更换,但是也无法根治更何况会将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开支。再一个解决办法定期跑高速,并不是每一个车主每天都有长途驾驶的需求,作为车企无视通病的存在,作为消费者除了以上解决办法最直接的就是离而远之,不买你就不会收到伤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