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市留聲機:

   顆粒捕捉器DPF是一種安裝在發動機排放系統中的陶瓷過濾器,這個配置能夠在微粒排放物質進大氣之前把它捕捉,顆粒捕捉器能夠明顯的降低微粒物的排放,它先捕集廢氣中的微粒物,然後再對捕集的微粒進行氧化,使顆粒捕捉器再生,這裏面提到的過濾器的再生是指在DPF長期工作中,捕捉器裏的顆粒物逐漸增加會引起發動機背壓升高,導致發動機性能下降,所以要定期除去沉積的顆粒物,恢復DPF的過濾性能。

   

4月份的時候,曾總結過當月汽車投訴榜排名,位居前十投訴最多的十款車型主要來自德系日系品牌。2021年4月份一汽-大衆旗下有5款車型進入榜單前十,分別是探嶽、邁騰、速騰、奧迪A4L和奧迪A6L,探嶽、邁騰和速騰位居榜單前三。然而到了5月份大衆探嶽依舊霸榜位居5月份投訴第一,今天我們不說其它車型,只說說連續3個月登榜並2個月霸榜的大衆探嶽。

   大衆探嶽是大衆旗下一款高端中型SUV,2018年12月22日上市,在2021年5月17日改款車型再次上市,新車的售價區間爲18.69-26.49萬元上市以來保持了月銷過萬的一代神車到了今年4月份5月份由於投訴量過大等各種因素銷量急劇下滑,3月份16159輛,4月份銷量只有4515輛,環比3月份下滑72%,同比去年4月下滑了33.69%堪比膝斬。爲何月銷過萬的探嶽成爲了投訴榜單的常客?

  主要原因還是要歸結於發動機排氣故障、油耗高等問題。多位車主反映探嶽顆粒捕捉器堵塞油耗過高,導致車輛出現加速無力,油耗增加,換擋頓挫等情況。其中一位車主表示新車購買一個多月之前一直正常油耗在百公里9.5L,同樣的上下班路段,從4月15日開始,突然油耗升高將近一倍百公里17.4L,並且啓停失效,經過4s店檢查確認是顆粒捕捉器堵塞造成的,4S店給出的處理結果是說要多跑高速,否則以後還將經常堵。

   還有一位車主爆料稱:自己所在的2個車友羣,共計有700多位車主遇到了探嶽同樣的問題:顆粒捕捉器堵塞造成油耗過高,自動啓停不工作,動力下降等問題,然而諮詢廠家給出的解釋需要跑高速解決,或者加98#汽油,要知道98號汽油只出現在超豪華汽車的推薦目錄中,像幾十萬的豪華品牌寶馬、奔馳等也只是推薦加註95號汽油,大衆探嶽一輛20萬的SUVV哪裏來的底氣要求加98號汽油?再說了就算是在北京這樣的大城市又能有多少個加油站有98號汽油?

  接下來我們分析一下曾經大衆探嶽引以爲傲的黑科技——顆粒捕捉器爲什麼會短時間只能把它拉下了神壇?衆所周知,國家環保令一出,國五標準升級國六,安裝顆粒捕捉器也並非所有的汽車必須安裝。簡單一點理解安裝顆粒捕捉器就相當於我們戴口罩一個道理,汽車加上它以後相當於把尾氣淨化一下。然而一汽大衆在探嶽的尾氣排放系統中增設了“顆粒捕捉器”,技術層面上分析是爲了保證更好的尾氣排放淨值,不讓更多的排放物排泄出去。事實真的這麼簡單?安裝了顆粒捕捉器同樣相當於給車的排放增加了負擔,一些車企在國六標準出來後,爲了數據更好看達標,技術上跟不上卻在尾氣排放上做貓膩使得車子看上去符合國六標準其實是在汽車本身動力下降以及油耗增高的基礎上反其道而行。

   也就是說大衆探嶽這款車的發動機應該屬於技術上無法適應滿足國六排放標準而是通過控制尾氣排放來達到國六的要求,要知道在尾氣排放作弊上大衆可算是行業老手:2015年就因爲尾氣排放作弊在美國被罰了180億美元、2016年在出口加拿大12.8萬輛汽車被檢出安裝違法軟件讓其車輛在過檢時以高標準過關而被罰了16億美元、2019年在德國被罰了8.3億歐元、 截止到目前,大衆汽車集團因排放門付出的經濟成本已經高達30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2341.84億元)。由此可見大衆在中國技術不提升改造的情況下安裝的顆粒捕捉器並非官方宣稱的神祕黑科技,大衆汽車使用它只不過爲了尾氣達標進而犧牲中國消費者油耗利益以及動力方面的輸出。

  

   三元催化的作用是將尾氣中的有害氣體轉化爲無害氣體,顆粒捕捉器的作用則是過濾尾氣中的微小顆粒。按照工作原理,捕捉到一定數量之後,捕捉器會自動燃燒掉捕捉的顆粒,完成循環自行清潔,但是大衆的顆粒捕捉器問題在於,長期短途行駛顆粒捕捉器無法完成自清潔,造成堵塞油耗翻倍引發故障。不僅如此,增加了顆粒捕捉器的車輛保養也需要使用價格昂貴的低灰分機油。因爲平常使用的高灰分機油在燃燒後更加容易產生顆粒,造成堵塞。所以爲是什麼只有20萬的大衆探嶽後期改款車型油箱蓋推薦加註98號汽油,看來廠家是知道這個通病,但是作爲消費者來說這當於買回來一個“爹”!

總結:

   作爲燃油車目前很多車企都安裝了顆粒捕捉器,大部分的車都可以做到捕捉到的顆粒自行燃燒,而用戶沒有感知。但大衆則需要定期跑高速,至少30分鐘以上,就是他的再生策略有問題,車企的問題卻讓客戶加98號汽油爲其買單,就算定期更換顆粒不捕捉器也是需要連通排氣管道一起更換,但是也無法根治更何況會將是一筆不小的費用開支。再一個解決辦法定期跑高速,並不是每一個車主每天都有長途駕駛的需求,作爲車企無視通病的存在,作爲消費者除了以上解決辦法最直接的就是離而遠之,不買你就不會收到傷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