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菱從來不缺熱度,因爲人民需要什麼,五菱就造什麼,比如宏光MINI EV,從上市截至去年12月底,累計銷量119255臺,今年一月份銷量達到36762臺,估計很多新能源廠家都沒想到這臺續航不長的競爭車型能賣得這麼好,但事實就是人民買了,買的還不少。

實拍車型(五菱征途 2021款 1.5L 開拓型LAR)

今天的主角是五菱旗下另一臺車,自諜照曝光之後頗受關注,很有可能成爲下一個爆款,它就是五菱首款皮卡:征途。

初見五菱征途,着實感覺它不像一臺傳統的皮卡,最主要的原因是其車身造型所致,尤其從前半部分看,車頭又厚又窄,所配備的輪胎也很“小腳”。

五菱征途的長寬高分別是5105×1640×1810mm,軸距爲3160mm,1米64的寬度應該是目前燃油皮卡里面最窄的,也許走街串巷的時候,這就是它的優點。

征途的貨箱尺寸是2000 x1520 x365mm,箱面離地高度790mm,貨箱側欄板也可以開啓,更加靈活,內部帶有“貨箱寶”,有了這層塗裝,可以有效保護貨箱,其車身尾部採用橫置尾燈,五菱的拼音字母深深地印在尾門上。

五菱征途車重1321kg,底盤和動力方面:採用前麥弗遜後鋼板彈簧非獨立懸掛,全尺寸備胎懸吊在車尾,驅動形式是前置後驅。1.5L自然吸氣發動機的最大功率73kW,最大扭矩140N·m,匹配5前速手動變速箱。

文章一開始小編就表達了自己的觀點:感覺五菱征途跟常見的皮卡不一樣,現在來看,除了小腳的外觀,在動力上,1.5L自吸發動機的確很少在皮卡上見到,此外,這車採用了承載式的車身結構,也有別於大部分皮卡。接下來看一下細節和內飾:

五菱征途方正的前臉上鑲嵌着“板正”的鹵素大燈,引擎蓋上的勒痕不至於讓車頭看起來太“呆板”。

霧燈周圍有類似鋼琴烤漆的設計,鑲嵌在方形的裝飾框內,從線條上看,五菱征途很“耿直”。

征途的輪胎規格是175/75 R14,鐵灰色的輪轂塗裝和車身顏色呼應,黃色的剎車卡鉗出現在一臺皮卡上除了顯眼,更是跟其“青春型多功能皮卡”的定位吻合,似乎有一些夢想的味道。

前翼子板上的裝飾出現在這臺6萬級的皮卡上,只能說明這臺車很講究。

黑色塗裝的車門拉手再一次印證了這臺車是講究細節和設計的,雖然定價不高,但跟那些“粗枝大葉”的皮卡比起來,確實不一樣。

貨箱上有龍門架,黃色帶來鮮活的感覺,粗壯的設計給人可靠的感覺。

車尾和側欄板上設置了鉚點,很實用。

考慮到價格,內飾方面應該以一顆平常心來對待,但拉開車門的一瞬間一眼看到方向盤上五菱Logo的時候,還是按奈不住內心的驚喜:神車。

機械式的儀表盤被設計出了最樸素的樣子,在實現夢想的路上,或許樸素一點不是什麼壞事。

儀表盤四周的材質充滿了硬塑料該有的顆粒感,與它的樣子一樣,就是這麼樸素,樸素一點,可以降低成本,節省開支,讓夢想的成本低一點,大家怎麼看?至少設計師是這麼想的。

實拍車型有一個觸控式的屏幕,下方是空調的旋鈕,整個中控區域比較簡單。

副駕駛的面板被既愛面子又會省錢的設計師打造出碳纖維和“AIR BAG”的感覺,其實是塑料材質與五菱Logo的經濟組合,在安全配置上,實拍車型僅有主駕氣囊、ABS防抱死、制動力分配和胎壓報警。

手套箱的深度不錯,但容積沒有拉開它之前想象的大。

變速桿前方設計有點菸器和USB接口,還有一個開放式儲物空間。

五菱征途中控地臺上有昂首挺胸的機械式手剎和兩個杯座,手剎右側還有一個長條狀儲物格。

前後門板設計的頗具厚重感,如果價位到了,那麼厚重感成真。儲物格採用網兜設計,目測空間很開闊。

車內中控鎖按鍵跟鍍鉻的車門拉手集成在一起,鑲嵌在仿碳纖維的飾板上,四門都是電動車窗,主駕支持一鍵升降。


前排座椅看起來有點單薄,椅背上的側向支撐設計比較顯眼,主副駕駛均支持前後和靠背調節,調節方式是更能凸顯樸素特質的手動調節。

拉開第二排的車門,低端皮卡車型上常見的問題在五菱征途這裏依然存在:後排的乘坐舒適性堪憂,90° 的靠背特別筆挺,腿部空間也很緊張。

結語:

五菱征途的靜態實拍就告一段落,從外觀、動力方面來看,它跟微卡很像;從另外的角度來看,它比微卡和同價位皮卡更具設計感,車身上下不乏充滿活力的點綴,倒是比較契合“青春型多功能皮卡”的定位。不知道大家認爲實車跟定位匹配嗎?有沒有市場,會不會火?歡迎各位在評論區留言,謝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