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我接手過最貴的車,但卻是最具個性的那一臺。

採用前中置後驅結構、後置變速箱佈局,即使在產品線密集的奔馳車系內,AMG GT S也絕對算得上是一個異類——畢竟這是一臺完全由AMG主導的作品,在卸下所有凡塵蕪雜後,“純粹”成爲了它唯一追求的目標。



動態駕駛

既是純粹,便一定要有所表示。

儘管AMG家族一向以動力磅礴著稱,但AMG GT S並不止步於莽夫之勇。狹長的發動機艙絕非故作張揚,以吹毛求疵之名,工程師將其發動機整體平移至了前軸之後,以此獲得了更均衡的47:53前後重量配比;擁有384 kW/6250 rpm的最大功率與670 N·m/1800-5000 rpm的峯值扭矩,代號M178的4.0 L V8雙渦輪增壓發動機令人印象深刻,但僅論紙面數據,AMG GT S顯然不及AMG E 63 S 4MATIC+那般粗暴有力。


更多的氣力則被AMG GT S化鴟爲鳳,以更靈巧的方式展現了出來。藉由貫穿車身中軸的碳纖維傳動軸,AMG GT S得以將動力連接至後橋的變速箱,並最終通過295/30 R20的寬碩後輪傾泄至路面——顯然這份執着在四驅當道的今天顯得尤爲珍貴,這不僅賦予了AMG GT S彎中舞蹈的天賦,也與那些筋肉壯漢徹底劃清了界限:

若只是轟轟油門就能獲得幸福感,那也未免太膚淺了。

雨季的山道霧氣瀰漫,路面溼滑,對今天的主題顯然不太適宜;而若想要真正駕馭AMG GT S,我們只能回到原點,小心翼翼地去觸探它的極限。

當然,一個溫柔的開始總是好的——即使對AMG GT S來說,鑲嵌在中網碩大的三叉星徽標依然有其難以撼動的現實意義。手感粘滯的液壓助力轉向在跑車中算不上什麼新鮮事物,在賦予AMG GT S細膩指向性的同時,也對駕駛者的臂力提出了不小的要求;伴隨着引擎的啓動,轟鳴的聲浪令你心潮澎湃,但令人意外的是,試探性的挑釁油門卻未能獲得AMG GT S激烈的咆哮,取而代之的則是略顯倦怠的回應。

沒錯,這依舊是一臺奔馳。

在Comfort模式下,AMG GT S能夠給予駕駛者置身超級跑車中最舒適的體驗,漫步在山道中,你會驚奇於它的平靜與溫馴,甚至連車輪下傳遞至身體的絲絲震感都被懸架過濾得細膩妥當,彷彿一切都只是發生在一臺更“家用”的奔馳之中;但將駕駛調至Sport模式後,伴隨着尾喉聲浪的炸裂,原本你所熟悉的一切又會立刻變得截然不同起來:深踩油門,變速箱立即給出了降檔指令,而發動機也早已在頃刻間將萬鈞之力彙集在了輪心,只待將全部動力傾斜至路面,前265/35 R19與後295/30 R20的米其林PS4S高性能輪胎看似穩操信心,但依舊難以消化AMG GT S過剩的精力,尤其是在本已不甚理想的雨天中,來自油門踏板或轉向稍微應激的動作很容易讓它的車尾搖擺起來,即使有車身穩定系統介入也是如此。

考慮到遠在深山中,這迫使我放棄了嘗試進一步探索AMG GT S的打算。


靜態乘坐

即使定位矛盾,AMG GT S依舊試圖在座艙內營造奔馳式氛圍。

僅憑整個儀表臺的上半部分,很難會有人將AMG GT S的內飾與跑車聯繫起來。與C級運動版造型幾乎一致的多功能方向盤,輔之以同樣波瀾不驚的儀表盤與空調出風口,若不將視線鎖定在AMG蝕刻字體上,你幾乎會忘卻你所駕馭的究竟是一頭怎樣的猛獸;對比之下,寬大水平的中控臺縱向操作區纔是真正彰顯AMG GT S性格的地方,駕駛模式、車身穩定系統、懸架軟硬調節、排氣聲浪按鍵有序排列,靜候着駕駛者的指令;袖珍的換擋桿則被排擠到了極其靠後的位置,顯然AMG GT S並不打算讓駕駛者通過它來直接換擋,如果你願意,選擇方向盤後那對清脆的換擋撥杆會更有儀式感。

除了忍受近乎貼地的乘坐姿勢與狹小的尾廂空間,AMG GT S還會對駕駛者提出什麼苛刻的要求?顯然駕駛者的雙腿不能太過放鬆,因爲兩張座椅向後位置調節範圍非常有限;對於副駕駛的乘客來講,乘坐AMG GT S也不適宜穿過多的衣物,因爲“一上跑車就脫衣服”的梗是客觀存在的,處在整個動力總成的正中央,AMG GT S的座艙無時無刻都處在發動機、變速箱的高溫炙烤中,或許這纔是一臺跑車應有的隱性精髓?


寫在最後

事實上,這臺AMG GT S是在去年夏天完成試駕的,雖然它是我所駕駛過的最具運動性能的車,但真正能與其深入交流的機會卻被這一場雨徹底打斷了,令我一直遺憾不已——或許有一天我會遇到比AMG GT S更強悍的性能車型,但到那時,我還能否對它維持同樣的激情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