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錢小巖 高雅 馬晨晨

濱海小鎮博鰲再次開啓“博鰲時間”,以“不確定的世界:團結合作迎挑戰,開放包容促發展”爲主題的博鰲亞洲論壇2023年年會在這裏召開。

國務院總理李強3月30日上午出席年會開幕式並發表主旨演講。李強表示,從當下看,中國經濟增長的動能和態勢是強勁的。我們有信心有能力推動中國經濟巨輪乘風破浪、行穩致遠,爲世界經濟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張宇燕對第一財經表示,中國經濟發展不僅是亞洲的穩定器,還是世界經濟增長的穩定器。他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此前上調世界經濟增長預期,其主要原因就是看好亞洲地區特別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前景。

各方人士和與會代表紛紛表示,面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亞洲各國應充分利用區域合作機制,謀求合作共贏,爲世界經濟穩定增長作出貢獻。

不確定中的確定性

李強在演講中表示,當今世界,不穩定、不確定、難預料成爲常態。李強指出,要高舉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旗幟,攜手構建亞洲命運共同體,打造世界的和平穩定錨、增長動力源、合作新高地,爲世界和平與發展注入更多確定性。

李強強調,在不確定的世界中,中國的確定性是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的中流砥柱。從未來看,中國發展的目標和前景是確定的。一個長期穩定、一心發展的中國,一個腳踏實地、勇毅前行的中國,一個自信開放、樂於共享的中國,一定是世界繁榮穩定的巨大力量。

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宋海良對第一財經表示:“通過合作共贏,面對充滿不確定性的國際環境,中國致力於與各國共享發展機遇、共克風險挑戰,以中國力量爲全球發展注入更多確定性。”

波士頓諮詢(BCG)中國區執行合夥人吳淳表示,疫後復甦背景下變局叢生,不確定性已成爲全球面臨的共同挑戰。面對逆境,過去幾年中國彰顯的強大韌性爲世界經濟復甦打下了一針強心劑,相信中國經濟仍是全球經濟的主要增長動力。

隨着中國疫情防控調整,經濟社會恢復常態化運行,復甦已按下“快進鍵”。近期包括消費、投資和製造業PMI等多項數據都顯示,經濟正在加快回暖。IMF在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將對今年中國經濟的增長預期由4.4%調高至5.2%,並同步提升亞太區域經濟增長預期至5.3%。

“就供應鏈以及規模來說,中國已經成爲一個非常有吸引力的市場。”羅蘭貝格全球管理委員會聯席總裁戴璞(Denis Depoux)告訴記者,中國的創新能力對外國企業來說也具有吸引力,因爲創新是整個工業生產的趨勢推動力。

開幕式上,沙特基礎工業公司(SABIC)首席執行官阿爾-法季作爲工商業界代表發表了主題演講,他強調在過去幾年間,SABIC在中國迎來了一系列發展機遇。

“要在全球範圍內推進經濟可持續發展,密切的國際合作至關重要——這不僅限於企業間合作,也需要全球價值鏈上密切相連的各個國家通力協作。作爲全球最大的化工產品市場,中國在促進全球經濟可持續增長上有關鍵作用。”

團結合作迎挑戰

今年是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博鰲亞洲論壇年會首次完全恢復線下會議。博鰲亞洲論壇理事會祕書長李保東在新聞發佈會上透露,今年有來自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約2000名代表參會,包括92位各國部長級高官和前官員、11位國際和地區組織負責人以及衆多商界領袖和著名學者參與討論。

在開幕式上,博鰲亞洲論壇理事長潘基文在致辭時列舉了當前全球面臨的最嚴重的幾大“警鐘”問題——氣候變化、貧困、不平等,他呼籲放棄對立與對抗、通過團結與合作應對全球不確定性帶來的挑戰。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致辭時也表示,亞洲的穩定、包容和開放正面臨衝擊,他建議,亞洲國家從三個維度加強合作以應對當前挑戰。

首先是繼續促進中國與亞洲國家之間的經濟合作和友好關係。他說,中國是亞洲絕大多數國家的最大貿易伙伴國,也是本地區諸多區域和全球性倡議的發起國。亞洲各國樂意跟隨中國推動本地區經濟一體化發展,尤其是在後疫情時代更期待能夠抓住中國經濟蓬勃發展的新機遇,推動投資、貿易、旅遊業的復甦。新加坡正致力於中新關係更上一層樓。當雙邊和區域性問題難免發生時,確保經貿關係的正常化至關重要。

同時他還建議,亞洲各國深化彼此間的合作,建立緊密、相互交織的關係網,加強彼此依存度、增強區域韌性。此外亞洲應該一直保持開放,在促進亞洲各國合作的同時也應與歐洲和世界各國加強聯繫。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外交政策所周邊外交室主任周士新表示,李顯龍的發言從亞太形勢的全局出發,對於地區的關係網做了比較全面的分析。

周士新進一步分析道,這一關係網是由不同的規劃、倡議和貿易安排等元素構建起來的,雖然各國有着不同的利益和訴求,但大家並不相互排斥,認識到需要通過這一關係網相互依存,李顯龍的發言再次提醒亞洲國家,有必要加強亞太關係網絡的建設。

“一帶一路”、RCEP促發展

在開放包容促發展上,“一帶一路”倡議、《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等則是重要標杆。

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週年,“一帶一路”成爲博鰲亞洲論壇2023年年會嘉賓熱議的高頻詞。從2015年年會期間,中國發布“一帶一路”願景與行動的藍圖,到2021年年會將“一帶一路”寫入年會主題,博鰲亞洲論壇向世界傳遞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清晰信號,爲區域經濟一體化和經濟全球化注入動力。

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在致辭時就特別提到了“一帶一路”倡議。他說“一帶一路”倡議的發展正是團結合作精神最生動的體現,隨着疫情逐漸結束,應進一步鞏固“一帶一路”合作的勢頭。他呼籲,攜手努力,團結協作,加強對接,分享經驗,共同打造更強、更有韌性的亞洲。

對於“一帶一路”倡議,蒙古國副總理兼經濟發展部長呼日勒巴特爾(Chimed Khürelbaatar)表示,在基礎設施方面,過去10年蒙古國建設了大約500公里的鐵路里程,把各省的省會城市連接起來,同時還擴建了公路。在經貿領域,10年前蒙古國的對外貿易還沒到100億美元,如今已經翻了一倍,大約在220億美元的水平。得益於“一帶一路”倡議,蒙古國現在和100多個國家都有貿易往來,經濟在不斷發展,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也有了大幅提高。

他告訴記者:“如果今年中國經濟能夠增長5%,那麼我們預計蒙古國經濟能增長7%。”他解釋道,中國是蒙古國最大的貿易伙伴,中國經濟能夠快速發展對蒙古國是一大利好,能夠促進蒙古國的出口,出口對蒙古國經濟至關重要,具有放大效應。

巴基斯坦規劃、發展與特別項目部長阿赫桑·伊克巴爾也稱:“在2013年以前,我們每天都要面臨長時間的電力短缺。巴基斯坦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但因爲缺乏資金和技術而難以利用,‘一帶一路’合作爲巴基斯坦解了燃眉之急。”

“一帶一路”倡議爲亞洲和世界經濟增加了寶貴的確定性。多數與會代表認爲,2023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有所上調但仍相對疲弱,但亞洲經濟體作爲世界經濟重要引擎,整體復甦步伐加快。

博鰲亞洲論壇副理事長、中國人民銀行原行長周小川表示,RCEP等區域自由貿易協定穩步落實,將帶來更大的制度開放紅利,助力疫後復甦,綠色發展和數字經濟將爲亞洲增長提供強有力的新動能。

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也表示對亞洲經濟的未來有信心。她說,亞洲依然是增長動力源,中國和印度將會對全球經濟增長貢獻一半。但不確定性依舊存在,在這個不確定的時代,合作、團結猶如燈塔,指引着全球經濟破浪前行、克服挑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