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坛初代大魔王,世界冠军邓亚萍的比赛,球迷们都看过了吧,但邓亚萍所写的名著《心力》你们看过了吗?

在赛场上,邓亚萍并不是靠自己的巨大的身体优势来赢得比赛,恰恰相反,可能从身体这方面来看,邓亚萍从来就没有优势,这反而是她的劣势。

就是她拥有强大的心胜能力,也就是她说有一颗大心脏。在她职业生涯里,荣获四枚奥运金牌,十八次世界冠军

球友们知道吗?其实在中国乒乓球队挑选队员参加国际比赛的时候,有一个基本的公式,就是实力:技力×心力。

技力就是一般理解的技战术水平,包括力量,速度,反应等,心力就是我们常说的心理素质,具体来说包括抗压能力,发挥的稳定性,自信心等。

有比赛经验的球友都知道,其实在技力和心力两者中,心力是经常被严重低估的竞技能力。

有请林高远发表一下意见可否?继续往下看

《心力》就是一本能系统地指导球友们在实际乒乓竞技比赛中如何调整自己的"实战型"读物

1996年的奥运决赛是邓亚萍记忆最深刻的一场比赛,那是一场大逆转,可以说是奠定了邓亚萍乒坛第一人地位的一场重要赛事。

这场女单决赛,邓亚萍的对手是状态正佳的中华台北队的运动员陈静,此前他在半决赛中干净利落的3:0获胜,可以说是气势如虹。

而邓亚萍早在1992年已经拿到了奥运冠军,这次志在卫冕,外界期望很高,所以压力也非常大。

这场比赛是五局三胜制,开场两局,邓亚萍状态很好,接连拿下,眼看离冠军就差一步,此时转折点来了,结果第三局最终打成了20:22,邓亚萍输掉了关键分之后,第四局连续再输,原本2:0领先的大好局面被追成了2:2平手。

这场比赛也是邓亚萍离"心态崩了"最接近的一次,但最终的结果是邓亚萍在决胜局中彻底反弹。

在最后一局,邓亚萍用21:5的大比分干脆利落地终结了这场比赛。值得球友们注意的是,在逆势翻盘前的短短几分钟,邓亚萍究竟是如何做到及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呢?注意往下看(干货)

在《心力》里邓亚萍谈到:"当时自己只做了很简单的一件事,就是一个"摁球台"小动作。

其实在当时邓亚萍濒临崩溃之时,第五局几乎每一个发球的回合前,邓亚萍她都会用手摁三下球台。

就是这个小动作的过程中,邓亚萍迅速从上一个球的得失中走出来,不去听观众的呐喊,也不去想和陈静有几分差距。

随着这个小动作,给自己一点时间缓冲,去想下一个球的策略,去仔细而敏锐的观察对手。

最后这一局,邓亚萍就是一次又一次的重复这个小动作,每次都在清空之前的失误和成功,让自己重新专注到新的一球上。

当回到比赛本身的专注,不去反复想刚才发生的失误,不去想如何卫冕奥运冠军,就是这样邓亚萍以21:5大比分碾压陈静,最终赢得了胜利。

这个小动作其实就是一种思维阻断的行为。

思维阻断,这是在于通过转移焦点来让自己在很短时间内全神灌注地,做一件完全不相干的事,清空你的脑袋,也就是说主动的走神,然后才能重新恢复自己的注意力。

邓亚萍在关键时刻及时调整过来,往往不是他的专注力,而是她的走神能力

很多球友经常在业余比赛时候往往不是输在不够专注,而是输在"想太多",所以我们要学会要在正确的时候,及时放空自己的大脑。

看了邓亚萍名著《心力》后,分享几种具体调整自己的方法:

第一,重点不在于你对自己说什么,而在于你对自己做什么,一定要落实,做出一个具体的动作。

第二,这个动作要提前准备,是刻意设计好的,便于在关键时刻能轻松做到

第三,这种思维阻断的动作,最好是你提前已经演练过,已经成了你的习惯。

最后总结一下关于调整心态的两个关键技巧:第一,其实面对失误最忌讳的就是反复提醒自己冷静,同时注意力却深陷其中。

第二,真正的赢家,会及时用思维阻断的方法,找到一件可以短暂分心并且全新投入的事情,主动给自己创造一个走神的时刻。

最后我还是推荐广大球友们去阅读,邓亚萍名著《心力》,因为实力不等于简单的能力积累,心力不足就难有匹配实力的表现。

其实球友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处处有压力,意志力时刻都要经受考验。怎么破?《心力》或许会给到你们意想不到的认知和答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