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这个繁杂的时代,每天各种信息冲击人的眼球,每个人都想具备直击本质的思考力,

看透事物的本质。成为《教父》中所说的,一秒钟看透本质的人

当然起来容易,想要做到谈何容易。但在具备一秒钟看透问题本质的能力之前,起码要经过三个阶段的练习和融会贯通:

1. 我们需要知道“本质”的含义是什么?“本质思考”到底是指什么?这样我们思考就有可衡量的标准。

2. 学习和模仿“看透事物本质”的事例,找到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具体方法。

3. 大量实践方法,把看本质的能力练成像吃饭、睡觉等似本能的生命活动。

这三个阶段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每个阶段都自成一套系统。今天我先说说第一阶段,后面两个阶段以后再单独说。

01 思考本质三件事

故事一:春秋战国时期,有个叫九方皋为秦穆公相马,他说:“我相马是超越马的躯壳,直接认识质的高妙境界。”

故事二:曹操袁绍征战,两军实力悬殊,袁绍之所以会失败,本质上太轻视对手。

故事三:经济学家吴敬琏说:“中国企业家有一个突出缺点,对千变万化的形势跟的比较紧,对背后的基本问题研究得不够深入。

这种对于本质性的问题缺乏深入研究,那么解决问题的办法往往是就事论事。”

这三段话中都有“本质”一词,深入理解就会发现,它们代表的是不同的立场,第一段话的“本质”是指事物根本属性。

第二段话“本质”说的是,这个问题的本质是什么?根本原因是什么?第三段话的“本质”指的是现象或问题背后的底层逻辑。

这三段话正好对应思考本质三个阶段:

1. 你得理解“本质”、“思考力的本质”是什么?这是基础,就刚上学老师教我们认字的道理一样,字会读就能看句子,理解其含义。

2. 知道“本质”的概念意思还不行,还要进一步知道它该怎么用?把它用在处理问题上,比如,这件事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 由线到面,这一类现象和问题背后的底层逻辑是什么?它是怎样运行的?

但仔细分析机会发现,它们之间也有共通之处:这三者都是对事物根本性进行探索和深挖,是对事物为什么是这样,它之所以为它的深度思考。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本质到底是什么?

其实就是搞明白三件事我把它总结为:事物的本质属性、导致事物的根本原因、现象及事物背后的底层逻辑。

那么,本质思考就可以定义为,清晰分析和理解事物的本质属性、事物发生的根本原因、以及现象和事物背后底层逻辑的过程。

02 第一层:事物的根本属性

我们在上学的时候学过很多概念,对吧!但只知道概念还不行,还不能说明你知道了概念。

比如,工作中我经常听别人说“战略”这个词,相信你们也听过是吧!但是到底什么是“战略”你能轻松说出来吗?

好,我换种方式问,你知道“战略”这个词的根本属性是什么吗?

战略是目标?计划?使命?愿景?.....好像都不准确。

我认为“战略”就是方向,个人发展方向就是个人战略,公司发展方向就是公司战略。

根据这个概念可以延伸出长期战略、短期战略、好战略、坏战略......

如果你不知道“战略”的本质属性,那么以“战略”这个词而来的拓展词,好战略、战略计划、战略目标等,你理解时可能出现偏差。

因为事物的本质属性,可以帮我解决“是什么”的问题,知道“是什么”,才能更好回答“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

进而就能更好的解决问题,看清整个事物的底层逻辑,对症下药抓住趋势。

所以,到底什么是事物的根本属性?归结起来就是:类似于人类的身份证,你之所以为你特性和个性,也就是事物之所以是这样的根本原因

那我们到底该怎么把握事物的根本属性呢?

你能做到下面两件事中的任何一件,就说明找到了:

1. 清晰的定义

什么是清晰的定义?

比如,幸福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说话:

美国作家梭罗说:“生命并不长,别再赶时间了,就是幸福”;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说:“人如果不能时刻倾听自己的心声,就无法明智选择人生的道路,也就无法幸福”;

苹果之父乔布斯说:“你的时间有限,勇敢的去追随自己的内心和直觉,它们从来都知道你真正会成为什么人,你才会幸福”。

我说:“幸福就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这就是清晰的定义,当你能够给出清晰的定义时,说明你理解它的根本属性,这样可以用来判断看书是否看懂。

2. 打精确的比方

什么是精确的比方?

意思是说,你能把抽象的事物,用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形象化表达出它的含义。

润米咨询董事长刘润在谈到“小米生态链”:在商业环境巨变的今天,小米就是“互联网+”的“达尔文雀”。

它通过充分利用互联网,跟着整个互联网的环境而改变,而进化。

“达尔文雀”来形容小米的互联网模式。“达尔文雀”由来:1935年,达尔文周游到加拉帕戈斯群岛,

发现十三个小岛同一种雀的喙部有直有弯,这激发他的思考:

物种随着环境的变化而进化。达尔文因此提出了著名的“进化论”,这种雀也被称为“达尔文雀”。

可能不是专业的人觉得“小米生态”很复杂,但把它与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是不是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你立马知道“小米生态”是在现有“互联网+”的模式上,进化出来的新模式。

03 第二层:事物发生的根本原因

宋国有过卖酒的人,他自己酿造的酒质量很好,价格也公道,他对顾客也很热情很用心,

但是很奇怪,别的卖家顾客总是络绎不绝,而他的店却是门可罗雀,时间一长,卖不出去的酒都酸掉了。

他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自己的店物美价廉却总是不如人家生意好呢?很多人都说了一些原因,但好像都不能切中要害。

有个很有智慧的好朋友来看了之后说:“不是酒的原因,不是价格的原因,也不是你的原因,是你养的狗太凶恶啦。”

这个说:“狗凶恶,跟酒卖不出去有什么关系呢?”

朋友说:“人们怕狗啊,尤其是许多人派孩子来打酒,就更加怕上你家的店了,这就造成顾客稀少,酒卖不出去变酸啊。”这个人恍然大悟。

如果说事物的本质属性属于“是什么”的问题,那么找到事物的根本原因就是“为什么”的问题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问题的根源是多方面,相互联系交织在一起的,不能只关注一种原因

有时候问题的根源,可能是不起眼或不相干的事。

所以,对问题根源进行深度思考时,不仅要看表面的原因,还要看透深层原因,抓住深层原因才能药到病除。

04 第三层:事物背后的底层逻辑

什么是事物的底层逻辑?

现在很多人都在讲底层逻辑,但不能给“底层逻辑”下清晰的定义。这必然导致很多人用这个词,做出错误的运用和解释。

而且,底层逻辑也分层,每个领域有各自的底层逻辑,比如,做人的底层逻辑、看书的底层逻辑、运动的底层逻辑

当然还有包括这些底层逻辑的底层逻辑。比如,事物规律的底层逻辑,物理定律,化学定律,生物学,这些是涵盖人类运行的基本规律。

所以,底层逻辑是一个包罗万象的概念,很多人在解释时,没给出特定范围,这样处理不严谨,容易误导人。

比如,商业的底层逻辑是顾客获益。不管是推广你的课程,还是卖实体产品,最终要让顾客受益,才能长久持续下去。

卖衣服,重点是产品能让顾客穿的舒服、保暖,装饰外表,不能穿一两次就破了。否则,这样的产品迟早会被淘汰。

360创始人周鸿祎对这一点有清晰的认识。在国内商家还在做付费杀毒软件的时候,他提出做免费杀毒软件

他认为互联网的底层逻辑是“用户至上”,要始终把“用户体验”放在第一位,因此,做360免费杀毒软件。

他曾经说:“今天做公司要考虑,怎么让你的产品到用户手里,能超出他的预期。

在不能做到面面俱到的时候,在一个点上让用户感觉到绝对棒,才能真正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原则》的作者瑞·达利欧说:“所有一切的运转,都有赖于深藏其中的原则,也就是一串又一串的因果关系决定了这个世界的走向。

如果你探索出了其中的因果关系--虽然不可能是全部,但最好是绝大部分--那么你无疑就掌握了打开这个世界藏宝箱的钥匙。

不管是周鸿祎说的免费模式、还是达利欧说“深藏其中的原则”,“以及一串又一串的因果关系”,正是我所说的底层逻辑。

可以说,我们看到的,听到的世界虽然纷繁发杂、变化万千,但在其背后常常有如同“看不见的手”一般的思维、逻辑、

规律和原则在控制和主导这一切,这些“看不见的手”就是“底层逻辑”。

也就是说,底层逻辑就是大千世界里的“术”背后那个“道”,也是万千现象背后的那个本质

总结起来:底层逻辑就是不同现象、事物背后原因和方法论的共通之处,是变化背后不变的部分,

那些方法都是建立在它的基础之上,如果底层逻辑错误,一切方法都将失效

同理,掌握一个底层逻辑,就可以幻化出无数方法,只要不违背它,方法可以随意变化,没有限制。

当然,我前面也说过,底层逻辑也是有等级的,从领域内、到跨领域、再到人类社会以及整个宇宙,

底层逻辑越深,运用的范围就越广,迁移能力就越强。

05 写在最后

以上,就是洞察思考本质的三个方面,如果你能将这三个方面学会并融汇贯通,就相当于找到打开这个世界的金钥匙。

那时,你就完全具备思考本质的能力。

好了!写到这里就接近尾声了~觉得内容对自己有帮助的,记得顺手点个赞哦!你的认可永远是我持续写作的动力,感恩

作者介绍:

大家好呀!我是小龚有道,90后自由撰稿人,专注自媒体写作+运营干货,每天为你分享运营知识,写作技能,阅读方法,个人成长心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