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下這個繁雜的時代,每天各種信息衝擊人的眼球,每個人都想具備直擊本質的思考力,

看透事物的本質。成爲《教父》中所說的,一秒鐘看透本質的人

當然起來容易,想要做到談何容易。但在具備一秒鐘看透問題本質的能力之前,起碼要經過三個階段的練習和融會貫通:

1. 我們需要知道“本質”的含義是什麼?“本質思考”到底是指什麼?這樣我們思考就有可衡量的標準。

2. 學習和模仿“看透事物本質”的事例,找到透過現象看本質的具體方法。

3. 大量實踐方法,把看本質的能力練成像喫飯、睡覺等似本能的生命活動。

這三個階段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每個階段都自成一套系統。今天我先說說第一階段,後面兩個階段以後再單獨說。

01 思考本質三件事

故事一:春秋戰國時期,有個叫九方皋爲秦穆公相馬,他說:“我相馬是超越馬的軀殼,直接認識質的高妙境界。”

故事二:曹操袁紹征戰,兩軍實力懸殊,袁紹之所以會失敗,本質上太輕視對手。

故事三:經濟學家吳敬璉說:“中國企業家有一個突出缺點,對千變萬化的形勢跟的比較緊,對背後的基本問題研究得不夠深入。

這種對於本質性的問題缺乏深入研究,那麼解決問題的辦法往往是就事論事。”

這三段話中都有“本質”一詞,深入理解就會發現,它們代表的是不同的立場,第一段話的“本質”是指事物根本屬性。

第二段話“本質”說的是,這個問題的本質是什麼?根本原因是什麼?第三段話的“本質”指的是現象或問題背後的底層邏輯。

這三段話正好對應思考本質三個階段:

1. 你得理解“本質”、“思考力的本質”是什麼?這是基礎,就剛上學老師教我們認字的道理一樣,字會讀就能看句子,理解其含義。

2. 知道“本質”的概念意思還不行,還要進一步知道它該怎麼用?把它用在處理問題上,比如,這件事發生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3. 由線到面,這一類現象和問題背後的底層邏輯是什麼?它是怎樣運行的?

但仔細分析機會發現,它們之間也有共通之處:這三者都是對事物根本性進行探索和深挖,是對事物爲什麼是這樣,它之所以爲它的深度思考。

從上面我們可以看出,本質到底是什麼?

其實就是搞明白三件事我把它總結爲:事物的本質屬性、導致事物的根本原因、現象及事物背後的底層邏輯。

那麼,本質思考就可以定義爲,清晰分析和理解事物的本質屬性、事物發生的根本原因、以及現象和事物背後底層邏輯的過程。

02 第一層:事物的根本屬性

我們在上學的時候學過很多概念,對吧!但只知道概念還不行,還不能說明你知道了概念。

比如,工作中我經常聽別人說“戰略”這個詞,相信你們也聽過是吧!但是到底什麼是“戰略”你能輕鬆說出來嗎?

好,我換種方式問,你知道“戰略”這個詞的根本屬性是什麼嗎?

戰略是目標?計劃?使命?願景?.....好像都不準確。

我認爲“戰略”就是方向,個人發展方向就是個人戰略,公司發展方向就是公司戰略。

根據這個概念可以延伸出長期戰略、短期戰略、好戰略、壞戰略......

如果你不知道“戰略”的本質屬性,那麼以“戰略”這個詞而來的拓展詞,好戰略、戰略計劃、戰略目標等,你理解時可能出現偏差。

因爲事物的本質屬性,可以幫我解決“是什麼”的問題,知道“是什麼”,才能更好回答“爲什麼”、“怎麼辦”的問題。

進而就能更好的解決問題,看清整個事物的底層邏輯,對症下藥抓住趨勢。

所以,到底什麼是事物的根本屬性?歸結起來就是:類似於人類的身份證,你之所以爲你特性和個性,也就是事物之所以是這樣的根本原因

那我們到底該怎麼把握事物的根本屬性呢?

你能做到下面兩件事中的任何一件,就說明找到了:

1. 清晰的定義

什麼是清晰的定義?

比如,幸福是什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說話:

美國作家梭羅說:“生命並不長,別再趕時間了,就是幸福”;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說:“人如果不能時刻傾聽自己的心聲,就無法明智選擇人生的道路,也就無法幸福”;

蘋果之父喬布斯說:“你的時間有限,勇敢的去追隨自己的內心和直覺,它們從來都知道你真正會成爲什麼人,你纔會幸福”。

我說:“幸福就是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

這就是清晰的定義,當你能夠給出清晰的定義時,說明你理解它的根本屬性,這樣可以用來判斷看書是否看懂。

2. 打精確的比方

什麼是精確的比方?

意思是說,你能把抽象的事物,用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事物形象化表達出它的含義。

潤米諮詢董事長劉潤在談到“小米生態鏈”:在商業環境鉅變的今天,小米就是“互聯網+”的“達爾文雀”。

它通過充分利用互聯網,跟着整個互聯網的環境而改變,而進化。

“達爾文雀”來形容小米的互聯網模式。“達爾文雀”由來:1935年,達爾文周遊到加拉帕戈斯羣島,

發現十三個小島同一種雀的喙部有直有彎,這激發他的思考:

物種隨着環境的變化而進化。達爾文因此提出了著名的“進化論”,這種雀也被稱爲“達爾文雀”。

可能不是專業的人覺得“小米生態”很複雜,但把它與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聯繫起來,是不是有豁然開朗的感覺。

你立馬知道“小米生態”是在現有“互聯網+”的模式上,進化出來的新模式。

03 第二層:事物發生的根本原因

宋國有過賣酒的人,他自己釀造的酒質量很好,價格也公道,他對顧客也很熱情很用心,

但是很奇怪,別的賣家顧客總是絡繹不絕,而他的店卻是門可羅雀,時間一長,賣不出去的酒都酸掉了。

他百思不得其解,爲什麼自己的店物美價廉卻總是不如人家生意好呢?很多人都說了一些原因,但好像都不能切中要害。

有個很有智慧的好朋友來看了之後說:“不是酒的原因,不是價格的原因,也不是你的原因,是你養的狗太兇惡啦。”

這個說:“狗兇惡,跟酒賣不出去有什麼關係呢?”

朋友說:“人們怕狗啊,尤其是許多人派孩子來打酒,就更加怕上你家的店了,這就造成顧客稀少,酒賣不出去變酸啊。”這個人恍然大悟。

如果說事物的本質屬性屬於“是什麼”的問題,那麼找到事物的根本原因就是“爲什麼”的問題

從這個故事可以看出,問題的根源是多方面,相互聯繫交織在一起的,不能只關注一種原因

有時候問題的根源,可能是不起眼或不相干的事。

所以,對問題根源進行深度思考時,不僅要看表面的原因,還要看透深層原因,抓住深層原因才能藥到病除。

04 第三層:事物背後的底層邏輯

什麼是事物的底層邏輯?

現在很多人都在講底層邏輯,但不能給“底層邏輯”下清晰的定義。這必然導致很多人用這個詞,做出錯誤的運用和解釋。

而且,底層邏輯也分層,每個領域有各自的底層邏輯,比如,做人的底層邏輯、看書的底層邏輯、運動的底層邏輯

當然還有包括這些底層邏輯的底層邏輯。比如,事物規律的底層邏輯,物理定律,化學定律,生物學,這些是涵蓋人類運行的基本規律。

所以,底層邏輯是一個包羅萬象的概念,很多人在解釋時,沒給出特定範圍,這樣處理不嚴謹,容易誤導人。

比如,商業的底層邏輯是顧客獲益。不管是推廣你的課程,還是賣實體產品,最終要讓顧客受益,才能長久持續下去。

賣衣服,重點是產品能讓顧客穿的舒服、保暖,裝飾外表,不能穿一兩次就破了。否則,這樣的產品遲早會被淘汰。

360創始人周鴻禕對這一點有清晰的認識。在國內商家還在做付費殺毒軟件的時候,他提出做免費殺毒軟件

他認爲互聯網的底層邏輯是“用戶至上”,要始終把“用戶體驗”放在第一位,因此,做360免費殺毒軟件。

他曾經說:“今天做公司要考慮,怎麼讓你的產品到用戶手裏,能超出他的預期。

在不能做到面面俱到的時候,在一個點上讓用戶感覺到絕對棒,才能真正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

《原則》的作者瑞·達利歐說:“所有一切的運轉,都有賴於深藏其中的原則,也就是一串又一串的因果關係決定了這個世界的走向。

如果你探索出了其中的因果關係--雖然不可能是全部,但最好是絕大部分--那麼你無疑就掌握了打開這個世界藏寶箱的鑰匙。

不管是周鴻禕說的免費模式、還是達利歐說“深藏其中的原則”,“以及一串又一串的因果關係”,正是我所說的底層邏輯。

可以說,我們看到的,聽到的世界雖然紛繁發雜、變化萬千,但在其背後常常有如同“看不見的手”一般的思維、邏輯、

規律和原則在控制和主導這一切,這些“看不見的手”就是“底層邏輯”。

也就是說,底層邏輯就是大千世界裏的“術”背後那個“道”,也是萬千現象背後的那個本質

總結起來:底層邏輯就是不同現象、事物背後原因和方法論的共通之處,是變化背後不變的部分,

那些方法都是建立在它的基礎之上,如果底層邏輯錯誤,一切方法都將失效

同理,掌握一個底層邏輯,就可以幻化出無數方法,只要不違背它,方法可以隨意變化,沒有限制。

當然,我前面也說過,底層邏輯也是有等級的,從領域內、到跨領域、再到人類社會以及整個宇宙,

底層邏輯越深,運用的範圍就越廣,遷移能力就越強。

05 寫在最後

以上,就是洞察思考本質的三個方面,如果你能將這三個方面學會並融匯貫通,就相當於找到打開這個世界的金鑰匙。

那時,你就完全具備思考本質的能力。

好了!寫到這裏就接近尾聲了~覺得內容對自己有幫助的,記得順手點個贊哦!你的認可永遠是我持續寫作的動力,感恩

作者介紹:

大家好呀!我是小龔有道,90後自由撰稿人,專注自媒體寫作+運營幹貨,每天爲你分享運營知識,寫作技能,閱讀方法,個人成長心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