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型竞合发展,酒业百花齐放。

众香型共生共强的本质,是中国白酒品质与文化的完美融合。

4月8日上午,“缤纷酒业 香辅香成——首届中国酒业香型大会”在成都世外桃源酒店举行。

中国白酒泰斗高景炎,中国酒类流通协会秘书长秦书尧江苏省酒类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建英、河南省酒业协会会长熊玉亮、浙江省酒类流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许东海、遵义市白酒行业商会秘书长刘丹、青海省酒类行业协会会长陈文博、湖南省酒业协会秘书长郑应平、北京正一堂战略咨询机构董事长杨光、国台销售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汤旭、宝丰酒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首席品牌官许英杰、广东远航酒业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关正生、云酒传媒常务副总裁周晓,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酒企、经销商和媒体代表共同参与了本次大会。

这是行业首次如此高规格的酒业香型盛会,大咖云集:一方面,现场汇聚了国家级和省、市级行业协会领导、行业资深专家、酒企代表和媒体代表等各维度的行业人士,凝聚行业智慧;另一方面,与会的企业代表都是董事长、总经理级别,这也充分彰显出他们对本次大会的高度重视和价值认可。

大会上,国家级和省、市级行业协会领导,行业专家,生产企业与流通企业代表们,以行业首创之姿,聚焦香型竞合发展,探寻酒企香型突围之机。

高景炎

适当淡化白酒香型,以品质为本守正创兴

香型的确立,对中国白酒的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从1979年第三届全国评酒会确立浓、清、酱、米、其他五大基础香型,演化至今天众香型百花齐放,中国白酒泰斗高景炎是亲历者、参与者,也是见证者。

“1979年第三届全国评酒会上,评选专家认为中国各地白酒的香气、口感不尽相同,为了让评选更显公平起见,于是提出划分香型,进行分组评比。最终,首次提出中国白酒的五个香型——清香型、浓香型、酱香型、米香型,以及‘其他香型’。”在大会上,高景炎回顾了白酒香型诞生的历史背景和40多年来香型创新和丰富的历程。

在他看来,香型的提出与创立,到如今十二大主流香型的发展历史,积极引导了中国白酒的发展。

“有人认为,白酒划分香型标准以后,很多酒为了追求香,而失去了原有的特色。”高景炎表示,应该适当淡化白酒香型,无论是新香型还是老香型,都应该以品质为本,扎扎实实地在提升产品质量上做文章,在已有香型的基础上总结经验,继续守正创新,为消费者打造美酒。

秦书尧

共存共美,共生共强

中国酒类流通协会秘书长秦书尧认为,众香型共生共强,是酒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国白酒香型出现仅短短44年时间,这是一个很年轻的、新生性的事物。”他表示,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这是极短的一个瞬间。所以,在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东风压倒西风”交替领先的现象。

白酒香型的未来格局与趋势,究竟是什么?秦书尧从国际烈酒品类及中国茶叶品类列举了两个例子。

从国际视野来看,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烈性酒品牌和品类,其实不是太多,比如说苏格兰威士忌,伏特加、法国的白兰地、墨西哥的龙舌兰,但它们的国际知名度、渗透度、多样性、普及率、丰富性,甚至它们潜在的商业价值是值得我们中国白酒学习的。

国际上,没有“香型”这个概念,葡萄酒、威士忌们主要强调的是产区之分,另外还有“单酿/混酿”“单一麦芽/混合麦芽”的工艺区别,相互之间长期竞争。

中国人喝茶叶,有数千年历史,今天国内市场的品类情况是:绿茶销售额占比约60%,红茶约15%,黑茶和乌龙茶各10%左右。但我们很少听到关于绿茶、红茶的品类之争,同样是各有各的消费群体,各有各的消费场景。

因此,他从趋势上推断,白酒香型也应当是“共存、共美”,逐渐形成多样性、开放性的消费格局与方式,以充分满足人们多元化、多层次的消费需求。

中国白酒与诸多以粮食为基的洋酒最大之不同,在于中国白酒对曲的运用,而生产工艺更对白酒的风格、风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也是香型之所以存在的基础。而白酒香气的差异,还有一个重要成因——风土。

“过往的白酒叙事方式往往用各种历史与传说为今天的白酒品牌背书,甚至喜欢用神秘主义的内容阐述白酒功能,无法适应白酒产业化发展的需求。”秦书尧认为,在多种香型共生共强的新趋势下,我们需要构建中国白酒的新叙事。

他提出,中国白酒应该更多从现代科学的标准,多讲白酒的现状和创新,让社会了解白酒生产已有很大改变,尤其是白酒生产技术和工艺的进步、质量控制、生产过程管理等。向公众传播白酒的知识和故事,用日常人和日常事诠释各个香型白酒的优势在哪儿,培育更多潜在消费者。

杨光

行业增长“四替”新机会

第二轮香型创新已经开启

杨光在会上表示,2023年虽然开门红效果没有完全达到预期,但也没出现“开门黑”,这正是行业信心重建期,也是企业布局的好机会。当前行业发展还处在上行期,企业要适应慢增长态势,从“坐电梯”转换到“爬楼梯”,以免速度过快,反应不良。

“做乘法是新名酒企业产品战略必选项。要加大超级单品的重量级增长,而不是多品种类的增长战略。行业要善于‘做乘法’而不是简单‘做加法’。”

他重点提出:行业增长“四替”新机会。

“头替”在目前白酒行业发展状态下,头部企业上升趋势加速,头部产品替代会变成行业的战略关键。

“本替”即本土替代,区域龙头酒企价格带是第二竞争场地。

“平替”的核心竞争力是性价比之争,同时也是中小型企业持续深耕的主战场。

“圈替”指在某一圈层具有强大的竞争力,通过私域或圈层经营进行产品替代。

“四替”将是未来白酒行业重点把握的增长新机会,酒企要结合自身情况,瞄准发展方向,挖掘更多可能性。

杨光提出,第二轮香型创新已经开启。

“香型创新本质是吐故纳新,可以保持行业活力,制造更多行业机遇。在香型创新的窗口期,应乘风破浪抓住白酒发展的时代红利。当前,第二轮香型创新已经开启,行业正在重新焕发竞争力。”

从各个香型来看,杨光表示,浓香创新需要二次革命,从不同到更好的发展。可以在味觉、体验、工艺、储存、度数等方向展开创新;酱香的创新也从浑水摸鱼走向精准捕鱼,进入创新的最佳窗口期,可以从度数、口感、工艺、产区等方向展开创新。清香、米香,包括其他香型都需要进入第二轮创新期,香型创新永远是行业发展的“大江大河”,概念性创新已死,实质性创新永生,“风浪越大、鱼越贵”。

汤旭

无论哪种香型的酒都要重视体感

汤旭认为,中国白酒走向全球市场时,还没形成一个好的故事,中国白酒的众多香型如何各美其美,如何在走出去的同时,又能发出代表中国白酒的香型声音,让全世界的消费者对中国白酒的香型形成更加全面的认知,“缤纷酒业 香辅香成”这是一个大的题目。

大会现场,汤旭分享了三个观点。

一个是香型无好坏之分,但是品质有高低之分。就像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存在哪一种香型是好香型,哪一种香型是坏香型,但是每一个香型品类里都有品质高的酒和品质低的酒。国台一直倡导文明饮酒、文化饮酒、理性饮酒、饮健康酒,这也是当下的消费趋势。实际上,无论哪个香型的白酒,其追求的、去努力做到的,都是从品质上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不断跟上消费者追求品质生活的步伐,这样才能走得长远。

二是体感是无论哪种香型的酒都要注重的方向。当下,消费者对口感越来越重视,无论什么香型闻着要舒适和愉悦,更重要的是入口的圆润。如果一个香型的酒喝完,体感是让人难受、反感,可能就是这个香型需要改进的方向。

三是把香型既有传承又有创新地做好。国台的智能酿造现在已经到了6.0时代,在传统工艺不变的基础上,从粮食的种植,到制曲,到发酵,到整个的蒸馏、接酒、勾调等等,国台全部做了智能化的提升,用最好工匠的经验对每个程序的把控,然后用数字化不断把它集成下来,去对整个酿造过程进行更加精准的把控,以达到对酒体品质更好的把控,把酒酿得更好。

许英杰

无论什么香型白酒

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才更为关键

许英杰首先介绍了百年清香,名酒宝丰的发展历史。他还基于消费趋势变化,分享了当下对于清香型白酒发展的思考和判断。

许英杰认为,当前白酒行业正面临价值回归、品类回归、名酒回归三大趋势,这三大趋势分别对应消费者物理利益、体验利益和精神利益的三大需求。“如何能够满足更大的消费需求,以及消费者最为核心的,本质的需求,是当下企业做好白酒产品的关键。”

“清香、酱香、浓香……无论什么香型白酒,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才更为关键。”许英杰如此表示。

许英杰还表示,正是基于对行业的思考,宝丰酒业提出了“一清双品”战略。其中“一清”是宝丰酒业坚持做好大曲清香白酒品类;“双品”是在品质和品牌上形成双轮驱动。

“当下,在消费者对于产品提出更高要求的新时代,宝丰坚守清香型白酒核心定位,同时在品质和品牌的双轮驱动上进行创新,努力满足消费者对清香型白酒的需求。希望与清香白酒企业伙伴共同努力,让白酒行业行稳致远。”许英杰谈道。

关正生

助力米香型品类价值回归

推动中国白酒格局更完整丰满

关正生作为米香型企业代表作了主题分享,他认为,在整个白酒全方位、多维度迭代升级的今天,酒类消费趋势正呈现出新的变化。

关正生从三个方面解读了白酒行业的发展趋势:

第一,消费升级成为新常态。白酒企业在减少,总产量在下降,但整个营收却在增长,利润也在提升。这表明白酒行业消费结构正在提升。

第二,健康饮酒成为新风尚。随着理性消费意识的觉醒,健康饮酒现在已经在消费人群中形成共识,特别是新一代消费群体更加关注饮后舒适度。

第三,个性化消费成为新潮流。高端白酒从品质消费迈向品味消费,年轻一代的消费群体遵从的是格调、潮流。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整个白酒发展的历程不难看出,前浓中酱南米北清的消费分布,酒业四大基础香型构成了中国白酒香型发展演变的基础轮廓。

关正生认为,在这样的趋势和背景下,广东远航酒业坚定不移履行作为粤酒龙头的责任,践行三大战略。

一是助力米香品类价值回归。在浓香、酱香、清香不断发展的今天,米香白酒的发展也将进一步推动中国白酒格局的完整与丰满。

二是践行振兴粤酒的战略。龙头企业责无旁贷,“我们需要打开一款真正的高端白酒代表,使粤酒抱团屹立于中国白酒之林,体现米香型白酒的核心品类价值。”

三是助力民族品牌复兴。远航酒业正在从规模到结构,构建一个强大的双蒸品牌,为客户提供更高价值的产品,强大双蒸战略。

白酒香型的发展已经从竞争市场走向个性化、差异化的竞合市场。正如本次大会的主题所示,“缤纷酒业 香辅香成”,白酒香型的多元化发展构成了品类丰富、结构繁荣的白酒产业;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香型品类也成就了以香型为主导的白酒企业。

在本次大会上,国台酒业、宝丰酒业、广东远航酒业分别被授予“中国酱香白酒代表企业”“中国清香白酒代表企业”和“中国米香白酒代表企业”证书。

你怎么看白酒香型的差异化竞合?文末留言等你分享!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