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上海證券報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範子萌)此前,市場一度充斥着“順差去哪了”的疑問,針對這一關切,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王春英4月21日在2023年一季度外匯收支數據發佈會上表示,從國際收支角度來看,近些年的經常賬戶順差以及各類外來投資等資金來源,主要由境內市場主體對外投資來平衡,形成了涉外資金來源與運用的自主匹配。

王春英表示,初步統計,今年1月至2月,經常賬戶順差、來華直接投資仍然是主要涉外資金來源渠道。對外資金運用主要表現爲市場主體的對外直接投資和對外證券投資。“這也解釋了市場上關於我們的‘順差去哪兒了’的一些討論,近年來央行退出了常態化干預,資金來源和運用主要體現在市場主體之間。”王春英說。

這也意味着,外匯市場供求自主平衡的特徵進一步鞏固。王春英從銀行結售匯的角度分析稱,今年一季度,銀行減持頭寸或境外主體在銀行間市場外匯買賣等因素,平衡了客戶結售匯的小幅逆差,外匯市場實現了自主出清。

而對於年初以來我國外匯市場表現,王春英表示,今年一季度,人民幣匯率更加穩健、市場預期保持穩定、外匯市場的供求自主平衡。“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小幅升值,在全球表現相對穩健,沒有大起、也沒有大落。”

數據顯示,截至4月20日,境內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比上年末升值1%。根據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的貨幣籃子測算,人民幣多邊匯率指數上漲1.3%,同期新興市場貨幣指數上升1.1%。

王春英表示,從變化趨勢看,近期人民幣匯率走勢更加平穩——3月中旬以來,國內主要經濟指標穩定向好,主要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緊縮幅度也在縮小,節奏在放緩,人民幣匯率總體穩中有升。

王春英說,總的來看,今年以來國內經濟企穩回升,爲外匯市場平穩開局奠定了堅實基礎。同時匯率調節國際收支自動“穩定器”作用更加明顯,市場主體更加成熟和理性,能夠更好地適應外部環境調整變化,這些都有助於外匯市場保持總體平穩的格局。

來源:中國證券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