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裴健如    

“中國汽車市場智能化、電動化的發展非常迅速,今後豐田在中國業務開展的工作方式不是說中國和日本商量着來,因爲有中國現地的需求、中國現地的聲音,只有當機立斷在中國現地做決策,才能開發出令中國消費者滿意的商品。”2023上海國際車展期間,豐田汽車公司CTO(首席技術官)、副社長、執行役員中嶋裕樹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

在本屆上海車展期間,豐田以“繼承與進化”爲主題參展,bZ純電動專屬系列的兩款新車——bZ Sport Crossover Concept智享跨界和bZ FlexSpace Concept悅動空間完成了全球首秀。按照計劃,兩款車型將於明年正式導入中國市場。

就在今年4月1日,豐田正式開啓了新體制,佐藤恆治“接棒”豐田章男,成爲豐田汽車新任社長,而新體制的主題正是“繼承與進化”,即繼承“以商品和地域爲中心的經營”理念,向着以研發純電動車爲中心的移動出行公司進化。圍繞“電動化”“智能化”“多樣化”三個主題,變革成爲移動出行公司。

按照最新披露的目標,2026年,豐田預計將投入10款全新BEV(即純電動車)車型,年銷量達到150萬輛。同時,公司將設立BEV專項組織,全權委派一位領導者,在其組織下,建立一個集研發、生產、事業於一身的一體化團隊,力爭在2035年前使全球所有工廠實現碳中和。

聚焦中國市場,豐田將基於中國消費者的需求,在中國進行獨立研發,並將在中國企劃研發的產品普及到全球。

全方位電動化戰略不變,在中國加大BEV投入

“豐田的電動化發展途徑是全方位的,包括HEV(智能電混雙擎)、PHEV(智能插電雙擎)、BEV(純電動車)以及FCEV(智能氫電),這個目標和理念是不會變的。但我們也看到,中國消費者對BEV的喜好,相對世界其他地區更強,所以今後在中國,豐田發展純電動車的力度,也會比其他地區更強、更足。”豐田汽車公司執行役員、中國本部長、豐田中國董事長兼總經理上田達郎表示。

正因如此,本屆上海車展期間,除了兩款純電動車的首秀,豐田混合動力技術也啓用了全新中文命名“智能電混雙擎”,率先搭載第五代智能電混雙擎的卡羅拉和雷凌也正式亮相。此外,搭載氫燃料發動機的COROLLA CROSS H2 CONCEPT也首次在國內亮相。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中國新能源車市場機遇與挑戰並存。一方面,業內人士預計,今年國內新能源車有望超過900萬輛,同比增速達到35%;另一方面,新能源車“國補”的退出提前透支了部分消費,疊加年初以來的新能源車降價以及3月初以來的車市促銷潮,使得不少車企都面臨一定壓力。

在這樣的背景下,儘管豐田正在加大在中國的電動化轉型力度,但同樣也要面臨現實問題。“這幾年工作、生活在中國,走過很多城市,見證了中國日異月新的發展和變化,也注意到中國市場對豐田的挑戰,以及存在的巨大機遇。所以我的使命是,要實現有中國特色的繼承與進化,以及製造有中國特色的更好的汽車。在BEV、智能座艙以及自動駕駛技術方面,讓中國市場成爲引領豐田全球發展的驅動力。”上田達郎告訴記者。

他認爲,豐田在中國的電動化發展要做好兩件事,首先就是要和中國現地的合作伙伴共同推進在中國現地的純電動車研發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bZ Sport Crossover Concept智享跨界就是由豐田與比亞迪豐田電動車科技有限公司、一汽豐田、豐田汽車研發中心(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豐田中國研發中心)共同開發,計劃由一汽豐田生產銷售;而bZ FlexSpace Concept 悅動空間則由豐田與廣汽集團、廣汽豐田、豐田中國研發中心共同打造,計劃由廣汽豐田生產銷售。

“和現地合作伙伴的共同研發並不是全盤接收,而是要最大化發揮豐田在設計、品控以及豐田對造車的執着和理念方面的優勢。”上田達郎解釋稱。

其二,則是在智能化方面,豐田並不單單是在BEV和PHEV上下工夫,在HEV上也會投入很大的力量和精力,去完成像BEV一樣的智能化研發。“基於這個想法和路線,我們相信,通過全方位的發展,能夠滿足中國消費者的不同需求。”上田達郎說。

據悉,本次上海車展展出的Toyota Space智能座艙正是由中國工程師團隊,爲中國消費者企劃和研發。此外,豐田已在自動駕駛領域與小馬智行開展了合作,豐田提供雷克薩斯RX、豐田賽那等車輛,由小馬智行搭載自動駕駛系統後,在多地開展商業化示範運營。今後,豐田將進一步深化與小馬智行的合作,正在計劃提供bZ4X的自動駕駛出租車,支持小馬智行自動駕駛出租車的商業化落地。

據上田達郎介紹,除了技術研發層面的現地化,豐田也在推進現地人才的培養。“在中國實現現地研發,並不是說由日本總部派日方的技術人員在中國做研發,而是通過不斷的研發培養中國現地的技術人員,用他們的雙手來創造更好、更先進的技術。”上田達郎表示。

在華戰略將在中國進行現地化決斷

一直以來,中國都是豐田最重要的市場之一。在新體制之下,豐田將繼續秉承“中國最重要”的理念。數據顯示,豐田2022年在中國市場的新車銷量約爲194.06萬輛,在全球整體銷量中的佔比接近20%。

“對豐田而言,繼承與進化非常重要,但繼承與進化並不代表什麼都繼承,而是豐田認爲強的部分一定要繼承。比如包括一汽豐田、廣汽豐田在內,豐田在中國擁有一千萬規模的用戶,和這些用戶之間的紐帶是不能缺失的。”上田達郎表示,豐田要重視在中國的研發,專門設計符合中國消費者需求的產品,開發能讓中國消費者主動願意買單的車型。爲了滿足這樣的需求,豐田今後的在華戰略都將在中國現地化進行決斷,通過中國的研發中心去大力執行、推進。

上田達郎強調,當下中國的汽車產業鏈非常完善,除了技術水平非常高以外,品質也是越來越高。今後,包括一級供應商、二級供應商、三級供應商在內,豐田的現地化率會繼續提升。

而在上述的150萬輛電動車銷售目標中,也有相當一部分需要中國市場來完成。“中國市場電動化的全球地位是毋庸置疑的,截至2026年的BEV規劃中,在中國導入的新車型肯定是佔多數的。所以中國市場的重要程度,在我們心中是不會變化的,今後豐田在中國市場將堅定不移地推進電動化產品的發展。”中嶋裕樹表示。

據中嶋裕樹透露,2026年前,豐田將投入下一代BEV車型。“下一代BEV車型,除了提升其本身性能以外,我們在工廠生產環節也會下功夫,比如說生產線的長度減半,這就能很直接地反映到車輛的售價當中,可以簡單理解爲成本會下降一半。另外,我們會更加有效地使用電池,直到極限,將車輛續航里程提高至原來的2倍。”中嶋裕樹說。

此外,FCEV也是豐田在中國的另外一大重點,豐田正不斷擴大朋友圈,以商用車爲量產核心推進FCEV的發展。明年春天,豐田首家在日本以外地區建造的氫燃料電池系統專用工廠將在北京投產。

“氫燃料電池車和純電動車面臨一個同樣的局面,必須有政府的助力,加上企業的努力,才能把這個市場打開。對於豐田來講,氫燃料電池會首先在商用車上,更大量的是在中長途貨車上,實現大範圍的推廣。當前,豐田正在通過擴大朋友圈來推廣氫燃料電池車,而且都是豐田以前做乘用車時沒有的朋友圈。”豐田中國高級執行副總經理董長征表示。

作爲豐田旗下高端品牌,雷克薩斯在本屆上海車展中也全球首發了旗艦級豪華MPV——全新一代LM。新車採用雷克薩斯最新電氣化美學語言,推出兩款混合動力選擇,其中全新推出的LM 500h採用高性能混動技術,並搭載DIRECT 4電子動態四驅系統。

在本屆上海車展期間,雷克薩斯中國執行副總經理李暉也對造車新勢力欲趕超雷克薩斯在華銷量的言論進行了回應。“某些品牌把我們作爲一個最大的競爭對手,我感到非常榮幸,我們能夠成爲別人學習和追趕的目標,這一方面給我們更多的壓力和鞭策,促使我們要真正成爲當之無愧的別人學習和追趕的榜樣;另一方面,雷克薩斯從成立到現在,一直都堅持着自己的品牌調性,以後也是一樣,那就是要爲客戶提供我們的產品和服務,贏得他們發自內心的微笑。這是我們矢志不渝的方向和目標。”李暉認爲,“(銷)量是一方面,但不是絕對的。我們還是要有我們的追求,即提供好的產品和服務。在這個基礎上,贏得我們應有的市場地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