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一凡 校對 盧茜

眼看五一越來越近,身邊人陸續開始收拾行李,籌備一場久違的旅行。

但今年的出行方式和以往略有不同,很多年輕人不再拘泥於以往跟團或自由行的二選一。

“特種兵式旅遊”和“混進老年旅行團”,悄悄在社交媒體上火了起來。

比上班還累的“特種兵式旅行”

前兩年還在流行“說走就走的浪漫”,今年大家突然變得務實起來。

一種把時間和精力都壓縮到極致的旅行方式突然流行開來——特種兵式旅行。

特種兵旅行顧名思義,指像特種兵拉練一樣的高強度旅行。

整個旅程都圍繞“時間緊、任務重”六個大字,時間規劃詳細到分鐘,容不得半點差錯。

根據旅行強度不同略有區別,入門的是“特種兵旅行新兵”

所謂“新兵”,一般是用週末時間或者調休加上拼湊的小長假出行,時間壓縮得很滿,通常是下班後直奔火車站機場,然後在工作日前夜返程。

社交平臺上,一天玩兩個城市,兩天逛幾千公里都算是基本操作,總有人能不斷刷新出新的紀錄。

鹿鹿算是最早一批嘗試特種兵旅行的人,2020年她在自己的社交平臺分享自己用工作日週末去了趟珠峯大本營。

這篇內容在網上被稱作是“特種兵旅行的天花板”,而她也被冠上“特種兵旅行老兵”的稱號。

鹿鹿向我們介紹:“我們做了詳細周密的行程表,週六一早出發,週一一早返回,總計耗時兩天半,週一早晨還在日喀則喫包子,下午就已經返回辦公室開始打工了。。。。。。”

“從海拔200米的重慶到5500米的珠峯大本營只花了兩天時間,但要特別提醒的是我們一行四人都有豐富的旅行經驗,並且上過高原,沒去過的朋友千萬不要學我們直飛。”

如果說特種兵式旅行是在追求“極致的效率”,另一種混入老年旅行團主打就是儘可能舒適的前提下保住性價比。

混進老年旅行團,太好玩了!

戶外運動愛好者多多今年迷上了爬山和溯溪,在社交媒體裏溯溪被包裝成一種“逃離都市生活”的新興生活方式,但她一直苦於沒有在當地找到合適的組織,直到無意發現了老年團。

“加入老年徒步團有種找到了寶藏的感覺,真的很適合我,唯一的問題是有些老年人體力太好,我跟不上。”

“團費價格相比於對準年輕人市場的組織要便宜三分之一,平均年齡至少得在50歲,偶爾也會有小朋友和65歲以上的老人蔘加。”

“團裏的強度設置適中,大都在10公里以內,參加活動的幾乎只有我一個年輕人。”

多多向我們補充說:“老年人追求性價比,費用低,體驗更好,相當於你去市場買菜,不知道買什麼的時候跟在叔叔阿姨後,他們買什麼就跟着拿一點,基本就都不會出差錯。”

“我是個不善交際的人,之前也參加過同齡人的團體,感覺像公司的團建,工作日上班已經夠累了,我只想純粹地旅行,享受大自然,享受運動。”

“另一個隱藏驚喜在於老年團對社恐友好,不想交流可以不交流,老年團叔叔阿姨們的親近很自然真誠,更願意主動分享,有的阿姨把我當自己孫女一樣照顧。”

“在老年團中即使遇到矛盾不會針鋒相對,都會選擇退一步,氣氛融洽沒有精神負擔。”

但並非所有的“老年旅行團”都像她參加的那樣和睦。

湖南00後女孩餅餅在網上看到了老年團的帖子,和爸爸一起報名了當地的“老年旅行團”。

“出發的時候,我才發現自己是團裏唯一的年輕人,團裏的人平均的年齡58歲,除了我之外,第二年輕的是32歲的導遊。”

“老年團裏叔叔阿姨們都很熱情,年輕人很容易成爲團寵,我幫他們拍照剪短視頻,他們就把隨身的零食水果塞給我喫。”

旅行團裏一路歡聲笑語,直到旅途快要結束的時候氣氛突然一轉。

“導遊帶我們進入了一個類似大廳的地方‘聽課’推銷產品,團裏有人花5000元買了個類似微波爐的廚房家電,團裏的退休老人的購買力很強,我爸都差點跟着買,被我及時制止住了。”

“總體體驗還是很好的,但購物環節在合同裏並沒有提前寫出來,如果是我爸一個人去,感覺會容易亂花錢。”

年輕人需要怎樣的旅行?

從前幾年紅極一時的“窮遊”,到後來在旅行論壇和APP上“找搭子”,再到現在混入老年團,每一種新的出遊方式流行背後都有原因。

作爲旅行復蘇後的第一個長假,兩三年沒出過遠門的年輕人本身就有旺盛的出行需求,“太久沒旅遊想攢個大的“成了很多人的共同想法。

其實對於旅行,最重要的三要素是:時間、金錢和健康。 

隨着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年輕人不得不在這三點中做出取捨和權衡。

一方面,假期時間很短,想出去玩只能用週末,就不得不把時間壓縮到極致,是一種年輕人沒錢沒時間下的無奈之舉。

另一面,他們比上代人更擅長收集信息和利用網絡 ,主張自己做選擇並且實踐。

現在的年輕人消費觀念越來越成熟,更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這些旅行方式興起也顯露出一個問題,年輕人的個性化需求變多,但市場上似乎仍舊缺少適配個性化需求的旅遊產品。

儘管近些年旅行市場也細分出了自由行、半自由行、單團定製、獨立成團、散客拼團等越來越多的模式。

但新鮮需求衍生的速度同樣驚人,“全社恐旅行團”、“全女性旅行團”這樣相對小衆的需求也在出現。

傳統的旅行產品似乎已經不再能滿足新一代消費者的需求,在喫、住、行之上,越來越多人開始追求是個性化、體驗化、情感化、休閒化以及美化的旅程。

最後,我們爲大家總結了一些參團的注意事項:

首先,明確這次旅行的需求目的,選擇合適的方式。

其次,不要盲目相信團費過於低的團,報名前一定要看清楚基礎合同外的附加合同內容,跟組團社確認是否有購物等情況。

世界上沒有一種旅行方式能做到完全的天衣無縫,選擇適合自己的比盲目跟風更重要。

時至今日,人們對於旅遊的追求早已不只侷限在物質享受,還附加了情感和精神需求。

其實,無論是“特種兵式旅遊”每個項目打卡完成後的正向反饋,還是“老年旅行團”裏重新做回孩子的角色轉換,這樣的旅程都爲我們製造了新的體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