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一檔”市場競爭異常激烈,共有18部新片入市。由劉曉世執導,王一博、胡軍、周冬雨等主演的《長空之王》表現搶眼,目前以4天3.65億元(截至5月1日19時)的高票房穩居“五一檔”的首位。

“我們家期待這部電影很久了。”在萬達影城CBD店,記者遇到了陳君一家三口,“我上初一的兒子是航空模型愛好者,他最喜歡的飛機是殲-20,我妻子是王一博的粉絲,而我自己也對軍事知識非常感興趣,《長空之王》簡直就是爲我們家量身定做的。”

該片講述了雷宇(王一博 飾)等飛行員經過嚴苛選拔正式成爲了我國新一代試飛員,他們在大隊長張挺(胡軍 飾)的帶領下,參與到尖端新式戰鬥機的試飛工作中,並在不斷挑戰戰機和完成自我極限考驗的過程中成長的故事。

這是劉曉世執導的第一部電影長片。他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後入職中航工業,專職拍攝科研片。從2008年至今,他拍攝了一系列最新型號戰機試驗、列裝的過程,對於殲-10C、殲-15、殲-20等戰機更是瞭如指掌。

拍攝靈感來自劉曉世認識多年的一個殲擊機試飛員好友,2012年他們相處了將近一個月,每天傍晚在航空母艦甲板上暢聊航空國防夢。劉曉世被他的理想主義精神深深感動了,於是他決定拍攝《長空之王》,“不單單爲了實現自己的導演夢,更是致敬所有隱姓埋名的試飛員英雄們。”劉曉世說。

“片中的一句話感動了我,那是大隊長張挺對年輕的試飛員們說:‘你們要像保護自己的身體那樣保護飛機,也要像保護自己的老婆孩子父母那樣保護你們飛出來的數據。’”觀衆周麗華說。

劉曉世告訴記者,試飛員們生活簡單,任務重,保密性高,而且風險很大,是刀尖上的舞者。“渴望世俗成功的人不適合幹這個工作,他們勇敢、無畏,將生死置之度外,《長空之王》不是有意拔高他們,而是他們的精神本就應該被人們記住。”

“看到張挺犧牲的那一刻,我的眼淚一下子掉下來了。”觀衆周紅娟激動地告訴記者,“影片展現了幾代試飛員之間的精神傳承和生命接力,張挺擔心失控的攜帶導彈飛機墜落在城市中,毅然決定將飛機開到無人區,最後壯烈犧牲,這個情節非常有感染力。”

“《長空之王》中既有沉浸式的戰機試飛體驗、緊張刺激的空中險情處理,也有感人的文戲部分。影片不是口號式的英雄主義渲染,試飛員護我山河的忠勇和執着非常打動人。”一位網友這樣寫道。

“《長空之王》比過去的《殲十出擊》《飛天》之類的傳統主旋律影片有了肉眼可見的進步。”影評人沙丹認爲,該片的笑點和淚點設計很合理,但最動人卻是影片的最後,“當雷宇冒着生命危險挽救了戰友鄧放的生命時,我的眼眶突然溼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