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肥尾效應”,即指“極少數極端事件的影響

超過了絕大多數平常事件”——

肥尾效應無處不在

有時候,人們會引用所謂的“經驗”數據來說明我們不該擔心埃博拉病毒。

把觀察不到的東西當成不存在,這是近年來開始流行的一種疾病。

我們常看到許多專業人士犯下類似的錯誤。經濟學家、律師、公衆人物……他們常常基於錯誤的前提和一廂情願,對生活如何運作提出宏大、籠統的主張,卻缺乏清晰的頭腦以及對肥尾的真正理解。

塔勒布在自己的新書《肥尾效應》中也對類似情況有所論述,比如有的專家會引用所謂的“經驗”數據來說明我們不該擔心埃博拉病毒,因爲2016年只有兩個美國人死於埃博拉病毒。他們認爲,從死亡數字看,我們更應該擔心自己死於糖尿病。但是,假設有一天報紙報道突然死了20億人,他們更可能死於埃博拉病毒還是死於吸菸或是糖尿病呢——這就是肥尾分佈會考慮的問題。

塔勒布出生於黎巴嫩,從小經歷戰亂。塔勒布稱自己當時每週的閱讀時間長達60個小時,這讓他成長爲一個嚴肅的自學成才者。

塔勒布的職業生涯始於華爾街的衍生品交易員,他的基金被稱爲尾部基金(Tail Fund),大家也喜歡稱之爲黑天鵝基金(Black Swan Fund)。塔勒布的交易策略大致是平時每天小虧一點點,一遇到黑天鵝就大賺。

與其說塔勒布是一位對自己的交易策略有高度信仰的投資家,倒不如說他是一名數學家型的交易員。他基於自己強大的數學能力和對小概率事件研究異於常人的堅持,在美國9·11事件之前,通過押注期權一戰成名。

在塔勒布眼中,我們生活的世界是由罕見事件主宰的,即“極少數極端事件的影響超過絕大多數平常事件”。不難發現,塔勒布的投資哲學與他的交易風格完全一致。

一直以來,塔勒布的主要目標是理解統計學家所說的“肥尾”的應用——在統計分佈的邊緣發生的罕見事件往往帶來最嚴重的後果,但這些罕見事件往往也是最不可預測的。

在塔勒布的眼中,我們生活的世界是由“肥尾”事件主宰的,只是人們對此知之甚少。

簡單地說,肥尾效應就是極少數決定絕大多數,比如“一句頂一萬句”。應用在金融市場,就是極端事件引起市場大震盪的情況,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2008年美國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破產引發的次貸危機(次貸危機繼而席捲全球,成爲海嘯般的金融危機)。

在我們身處的這個時代,肥尾效應也無處不在。

肥尾分佈與簡單的經驗分佈大不相同,在統計學中的簡單解釋就是:從歷史經驗數據中簡單估計未來的極值偏差會很大。再簡單一點,經驗分佈往往會超出所謂的“經驗”。

這也側面解釋了爲什麼人們對世界的瞭解越是粗淺,做決策越是輕易。

雖然我們所在的世界是如此不確定和不透明,信息和我們的理解也極不完整,卻沒有人研究在這種不確定性的基礎上我們應該做些什麼——塔勒布在《肥尾效應》中提出了這一問題,並通過講述極端事件的分佈類型及肥尾分佈帶來的效應,告訴人們該如何從肥尾的角度制定決策。如果你也被“黑天鵝”愚弄過,很可能只是因爲你還不夠了解肥尾效應。

通過對肥尾分佈及其效應的推導,塔勒布探討了運氣、不確定性、可能性、人爲錯誤及其相關的風險與決策,對我們每天處理的生活中的細枝末節都有寶貴的借鑑意義。

2020年,新冠疫情暴發,肥尾事件對全球經濟再次造成了巨大影響,塔勒布又一次以“預言家”的身份登上舞臺。同年3月,美國金融市場出現多次熔斷的歷史性場面,很多大型機構衍生品部門在巨大風險事件面前展現出了脆弱性。而塔勒布擔任顧問的一家尾部基金在恐慌中一枝獨秀,爲股票多頭實現了有效保護,再一次證明了尾部風險管理的意義。即使跳過所有的公式,只讀懂了《肥尾效應》的10%,也會受益匪淺。

(作者爲中信出版社編輯。《肥尾效應》,中信出版集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