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現金消費的習慣的獨居老人遭賊盯!不法分子冒充燃氣公司工作人員爲老人們上門“檢修天然氣”,實則伺機盜竊,有的老人被“順”走上萬元現金。5月14日記者從北京石景山法院獲悉,入戶盜竊老年人財物的兩名被告人最終獲刑。

事發於去年4月1日11時許,被告人柳某、操某在北京市石景山區一小區內,以冒充燃氣公司工作人員檢修天然氣爲由,入戶撬開被害人卓某家中的書桌抽屜,但因被害人發覺而未能竊得財物。

後於去年7月20日10時許,被告人柳某、操某又在石景山區一小區內冒充燃氣公司工作人員,仍然以檢修天然氣爲由入戶,伺機竊取被害人杜某放在黑色包內的現金人民幣1萬元。而被害人亦支付所謂的“維修費”人民幣400元。第二天,被告人柳某、操某被民警查獲。

石景山法院認爲,被告人柳某、操某以非法佔有爲目的,入戶祕密竊取他人財物,數額較大,二被告人的行爲均已構成盜竊罪。被告人柳某曾因故意犯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刑罰執行完畢後5年內再犯應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之罪,繫累犯,應當依法從重處罰。二人盜竊老年人的財物,該院在量刑時酌予從重處罰。最終,石景山法院以盜竊罪判處柳某有期徒刑1年8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2萬元;判處操某有期徒刑1年,並處罰金人民幣1萬元。

由於獨居老人辨別能力較弱,並且通常有現金消費的習慣,一直是犯罪分子下手的首要目標。此案中兩男子僞裝成天然氣檢修人員,專門挑選老年人作案,自稱上門檢修排除安全隱患,實則是一人打掩護,一人偷盜財物。

在此法官提示:老年人要增強防範意識,通過瀏覽新聞等途徑熟悉不法分子常見的犯罪手段。如果家中確實有燃氣或電力設備需要檢修,一定要聯繫正規維修機構。遇主動上門檢修人員,可通過與燃氣公司覈實來識別身份並全程保持警惕,避免遭受財產損失。獨居老人家中不宜存放大量現金,子女也要多與老人溝通,關注老人的精神狀態,發現父母遭遇不法侵害時,及時陪同報案,避免老人遭受二次傷害。對於老舊小區要做好外來人員登記,要覈對檢修人員身份後放行,守好安全第一道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