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名不見經傳的小城因房價成爲“網紅”。

一座“鶴字頭”城市又因爲房價火了,這次不是鶴崗,而是河南小城鶴壁。

近日,有人用“十萬元買八套房”,讓鶴壁衝上熱搜。相關報道顯示,一名網店經營者最初爲尋找倉庫,先後在多個城市購入低價房產。在鶴壁,他曾買下八套房產,總計花費十萬元,最便宜的一套才一千塊。對此,不少網友驚呼鶴壁房價之低,也有本地人現身稱,這在當地並不普遍。

真實的鶴壁到底是怎樣的?記者在房產信息平臺上看到,鶴壁當地確實有總價四萬、五萬的房子,但多是山城區面積較小的老舊房源。從均價看,鶴壁的房子並沒那麼便宜,5月鶴壁新房均價5343元/平方米,二手房市場各平臺房源不同,但掛牌均價都超過了6000元/平方米。

“買房如買菜”,在鶴壁並非普遍的現實,但作爲一個由老工業城轉型而來的城市,鶴壁也有自己的進步與煩惱。去年,鶴壁商品房銷售額105.18億元,下降14.9%;今年一季度,鶴壁地區生產總值259.26億元,同比僅增1.4%。摘掉“一煤獨大”的帽子後,鶴壁還有很長的發展路要走。

買房真的如買菜

鶴壁是一座美麗的城市,有適合露營的野地小溪,也有炊煙裊裊的傳統村落。不過,最近鶴壁受到廣泛關注,則是因爲當地低廉的二手房價。

相關報道顯示,一名網店經營者2020年開始,在河南鶴壁陸陸續續買了12套房子,最開始買的那8套一共花費十萬元,最便宜的一套1000元,加上中介費才2000元。這些房源中,有的是有70年產權的老舊房,沒有物業費,每個月只需支付少量衛生費,有的則還沒有房產證。

衝上熱搜後,關於鶴壁是否“鶴崗化”的討論掀起,此前名不見經傳的小城成爲低房價“網紅”。

公開信息顯示,鶴壁位於河南省北部,因相傳“仙鶴棲於南山峭壁”而得名,1957年建市,現轄浚縣、淇縣、淇濱區、山城區、鶴山區5個行政區和鶴壁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寶山經濟技術開發區3個功能區,是中原城市羣核心發展區14個城市之一。

這裏生態環境良好,是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城鎮化率60.1%、居全省第三。雲夢山、朝歌古城、淇河沙灘、戰國古長城......社交媒體上,有不少關於鶴壁旅遊的帖子。

在這種城市,買房真的像買菜一樣便宜嗎?實際情況並非如此極端。記者查閱全國房價行情網發現,鶴壁2023年4月掛牌均價爲6099元/平方米,平均總價爲73萬元;而被拿來對比的鶴崗,4月掛牌均價爲2187元/平方米,平均總價爲19萬元,鶴壁的房子均價遠高於鶴崗。

新房均價更低一些,不過大多也超過5000元/平方米。安居客平臺顯示,鶴壁5月新房均價5343元/平方米,環比上月持平,而鶴崗的新房均價在3100元/平方米左右;貝殼平臺也顯示,鶴壁淇濱區三個主流樓盤價格分別爲8000元/平方米、6500元/平方米、6800元/平方米。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房價並未如蔥,鶴壁樓市發展依然面臨一定挑戰。

鶴壁2022年統計公報顯示,全年全市房地產開發投資70.31億元,比上年下降23.3%,其中,住宅投資64.28億元,下降19.4%。商品房銷售面積178.45萬平方米,下降14.0%,其中,住宅175.33萬平方米,下降10.5%。商品房銷售額105.18億元,下降14.9%。

鶴壁市新型城鎮化規劃(2021—2035年)的通知也顯示,2020年鶴壁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分別達到60.98%、41.1%,高於全省平均水平5.5個、5個百分點。雖然城鎮化建設加快推進,取得顯著成績,但同時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面臨新的挑戰。

首先,城鎮化率增長趨勢放緩。受周邊大城市虹吸效應影響,鶴壁人口存在流失現象,加上近幾年生育率下降,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較2010年減少3100人。2017~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分別提高1.46個、1.2個、1.14個、1.1個百分點,增幅逐年下降。

其次,城鄉融合發展仍有差距。市主城區綜合競爭力不強,中心地位、輻射帶動能力、承載能力有待提升。兩縣經濟總量雖然佔全市的半數以上,但綜合實力不強,主導產業、龍頭企業和特色優勢不突出,高質量發展水平有待提升。部分鄉鎮區域中心作用不明顯,基礎設施不完善,治理水平有待提升。

再者,縣區之間發展不夠平衡。截至2020年底,淇濱區、山城區、鶴山區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均已達到83%以上,處於較高水平;淇縣達到58.1%,位居其中;而浚縣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僅爲37.05%,低於全市平均水平23.9個百分點,與最高的山城區相差49.2個百分點......

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鶴壁和鶴崗有一定相似性,總體屬於人口淨流入或城市知名度偏弱的城市,二手房的盤活效率較低,同時低價二手房供應相對比較多。但兩者也有差異之處,鶴崗的問題和人口外流有關,鶴壁雖然也有人口外流,但和當地區縣較少也有關係,區縣少的地級市,往往樓市表現偏疲軟。

轉型後的鶴壁仍存挑戰

不溫不火的樓市,是鶴壁生存發展的縮影,曾經的煤炭之城,正處於轉型後急需動能的新時期。

雖然現在被稱爲“花園城市”,但鶴壁最初是靠煤炭“起家”的。公開信息顯示,鶴壁煤炭工業史非常悠久,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宋代,鶴壁就已經開始井下采煤。1957年,鶴壁以煤立市,大力開採煤炭資源,幾個月內創造出十幾項全國煤炭系統記錄,可謂名副其實的因煤而建、因煤而興。

不過,產業結構偏重、煤炭資源減少、環境污染等傳統工業固有問題,也成爲鶴壁需要擺脫的擔子。爲推動產業升級轉型,鶴壁着手改造傳統產業,推動電子電器、化工新材料、食品加工、鎂基新材料4個傳統優勢產業實現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改造,提升其“含新量”“含金量”“含綠量”。

鶴壁市人民政府官網一篇文章表示,鶴壁市“四優”產業的發展歷程,證明了優勢產業不是落後產業,傳統產能也不是落後產能,關鍵在於提檔升級、拉長鏈條、形成生態。

該文還稱,鶴壁市新興產業已經“小苗成大樹”,2022年當地數字經濟交易額達到147億元、比上年增長124%,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佔規上工業比重提高到14.1%,煤炭產業佔生產總值比重下降到5%以下,實現了從“一煤獨大”到“多業並舉”的轉變。

華西證券表示,鶴壁的電子工業爲中國載人航天計劃提供了通信設備技術支持,世界上最大的射電望遠鏡FAST核心部件由鶴壁製造。作爲全球最大的金屬鎂基地,鶴壁的金屬鎂新材料還應用於磁浮列車、智能手機、航空航天及導彈領域,是中國中部地區重要的現代化工基地、鎂加工基地和食品產業集羣。

值得注意的是,從地區生產總值及增速看,轉型後的鶴壁提升空間仍然不小。

克而瑞河南區域表示,河南各地級市經濟基本面相差懸殊,經濟基礎堅實、增長動力強勁的城市系省會鄭州,頭部地市洛陽、南陽尾隨其後,中游地市爲許昌、周口、新鄉,經濟總量有限的尾部城市則是鶴壁、濟源,頭部與尾部的城市GDP規模差距在15 倍以上。

鶴壁2022年統計公報顯示,全年全市生產總值1107.04億元,比上年增長4.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86.44億元,增長6.6%;第二產業增加值625.75億元,增長4.9%;第三產業增加值394.84億元,增長2.9%。放到河南全省,鶴壁1107.04億元的生產總值位於第17位,僅比濟源多301億元,三門峽、漯河、濮陽、焦作等城市,GDP總量都在鶴壁前列。

2023年一季度,鶴壁地區生產總值初步覈算爲259.26億元,比上年同期僅增長1.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3.38億元,增長2.4%;第二產業增加值142.16億元,下降2.4%;第三產業增加值103.72億元,增長6.9%。同期,河南7個城市GDP增速超5%,GDP總值最小的濟源增速也有3.85%。跨上千億門檻的鶴壁,急需找到增長新動能。

鶴壁市新型城鎮化規劃(2021—2035年)顯示,到2025年,全市常住人口城鎮化率要達到65%以上,年均增速提高1個百分點左右,5年累計新增城鎮常住人口10萬人左右。到2035年,城鎮化進入成熟期,全市常住人口城鎮化率保持高於全國、全省平均水平,基本實現新型城鎮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