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時代在線

隨着一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陸續披露,險企“開門紅”業績逐漸浮出水面。復星聯合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復星聯合健康”)由於關聯方預備增資事宜備受行業關注。

根據償付能力報告,2023年一季度,復星聯合健康實現保險業務收入10.47億元,一季度同比扭虧爲盈,實現淨利潤1472萬元。但最近四個季度,復星聯合健康的償付能力充足率不斷下滑,到了今年一季度末,核心和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已經分別下滑至54.57%、109.14%,並且其預測二季度還會下降。

面對瀕臨監管紅線的償付能力,復星聯合健康補充資本金已經“迫在眉睫”。5月6日,復星醫藥公告稱,公司擬與順德科創管理集團共計出資人民幣4.98億元參與認購復星聯合健康1.94億股新增發發行股份。復星聯合健康的大股東是復星產投,復星產投與復星醫藥的控股股東均爲復星高科技,本次增資構成關聯交易。

事實上,在去年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中,復星聯合健康曾稱,公司前期已啓動增資事宜,預計一季度會完成部分增資,增資後一季度綜合和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能夠滿足監管要求。該部分增資進展如何?記者聯繫復星聯合健康,截至發稿未獲置評。

復星聯合健康多次增資未落地,順德科創擬2.49億入股

根據公告,復星醫藥和順德科創管理集團擬分別出資2.49億元認購復星聯合健康9722萬股,增資完成後復星醫藥和順德科創管理集團將分別持有復星聯合健康14%股份,並列復星聯合健康第三大股東。本次增資完成後,作爲單獨持有復星聯合健康有表決權股份總數10%以上的股東,復星醫藥和順德科創管理集團有權提名1名董事候選人。

公告稱,上述增資尚需經復星聯合健康股東大會以及銀保監會或屆時其他有權監管機構批准。

公開資料顯示,順德科創管理集團成立於2011年,實際控制人爲佛山市順德區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局,經營範圍包括對科技園區開發及各類行業進行投資,爲創業企業提供創業管理、培訓服務,科技信息交流、技術諮詢、技術孵化、技術轉讓,會議及會展服務等。此次投資復星聯合健康,是順德區國資向保險金融領域的邁進。

復星醫藥稱,本次增資所得款項擬用於復星聯合健康補充資本金,以提高償付能力和承保能力, 並進一步擴大業務規模。本次增資將有利於推動本集團醫藥、醫療健康服務等業務與商業保險的合作融通,進一步探索模式創新、加深業務協同。

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復星聯合健康便與復星醫藥關聯交易密切。根據近期公告,因業務發展需要,復星聯合健康擬與上海星晨兒童醫院、上海卓瑞綜合門診部、徐州星晨婦兒醫院瑞建立開展客戶醫療費用直付合作。該三家醫院均爲復星醫藥旗下子公司。

2022年初,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監管開始執行“償二代二期”規則,雖然復星聯合健康已經成功申請了過渡期政策,但償付能力充足率也已逼近監管紅線,對新產品報備、機構開設、風險綜合評級等產生重大影響。銀保監會人身保險監管部在《關於復星聯合健康2021年度監管情況的通報》中,專門對復星聯合健康提出“儘快依法合規完成增資,確保償付能力充足”的要求。

根據公告,復星聯合健康此前曾作出三次增資計劃。2018年9月,計劃增資3.85億元,公司註冊資本由5億元增加至8.85億元,但此次增資計劃過後便杳無音訊。2019年6月,計劃增資1.6億元,但經股東協商一致後該方案被撤回,第二次增資失敗。2021年,復星聯合健康又一次計劃增資1.145億元,但今年最新的工商信息並未顯示股東結構和註冊資本的變化,本次增資仍未落地。

根據年報,2022年末,復星聯合健康資本公積賬面餘額爲6.5億元,該筆資本公積爲股東贈予。由於增資計劃落地遲緩,2019年12月和2020年12月,復星聯合健康分別與股東復星產投和上海豐實資產簽訂《贈與協議》,復星產投和上海豐實資產以現金形式分別向復星聯合健康捐贈3.5億元、3億元,該兩筆捐贈作爲資本公積,支持復星聯合健康穩定經營、健康發展。

去年投資收益逆勢增長,四季度消費投訴較多

官網資料顯示,復星聯合健康是一家以健康發展、特色經營、創新驅動、體驗至上爲宗旨,專業提供健康保障及健康管理服務的專業健康險公司,由復星產投、廣東宜華房地產、寧波西子資管、重慶東銀控股、上海豐實資產、迪安診斷六家股東共同發起設立。目前,復星聯合健康並無實際控制人,大股東復星產投持有其20%股份。

復星聯合健康的法定代表人和總裁爲曾明光。履歷資料顯示,曾明光1966年出生,畢業於第三軍醫大學獲學士學位,並於2007年獲上海財經大學EMBA學位。曾任復星集團健康險事業部執行總裁、中國大地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監事和人身險部總經理、中國再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壽險處處長等職。現任復星聯合健康黨委書記、董事、總裁。

今年一季度,復星聯合健康的部分高管出現了變動,3月,監管覈准批覆了張瑞章任復星聯合健康總經理助理和總精算師的任職資格。根據公開資料,張瑞章畢業於上海財經大學,獲經濟學碩士學位,曾任利安人壽精算部副總經理等職。

業績方面,自2017年成立以來,復星聯合健康保費規模增長迅速,成立五年便實現盈利。年報數據顯示,2019年-2022年,復星聯合健康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5.84億元、21.91億元、32.42億元、35.35億元;分別實現淨利潤-0.39億元、-0.74億元、0.2億元、0.63億元。

2022年,復星聯合健康投資收益穩健提高,利潤水平提升,是其自成立以來盈利最多的年份。在權益市場波動的經濟背景下,2022年復星聯合健康實現投資收益3.14億元,同比上升59.55%。其中,綜合投資收益2.41億元,收益率4.42%,居於行業上游水平。

業績向好的背後,復星聯合健康的保險消費投訴情況卻不容樂觀。日前,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發佈了關於2022年第四季度保險消費投訴情況的通報,復星聯合健康位居人身保險公司投訴量第六名,投訴量764件,佔比5.27%;億元保費投訴量中,復星聯合健康位居榜首,投訴量高達95.98件/億元;萬張保單投訴量和萬人次投訴量中,復星聯合健康均排名第二,投訴量分別爲2.67件/萬張、1.73件/萬人次。

面對消費者權益保護風險管理,復星聯合健康在2022年報中提出多項風險應對策略,包括將進一步強化消費者權益保護條線建設,提升消費者權益保護統籌層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