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二陽”病例是否增多?如何對症治療?權威專家解答!高福:感染次數越多,後遺症風險越高

近日,由國家感染性疾病臨牀醫學研究中心、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主辦的國家感染性疾病臨牀醫學研究中心2023年學術年會在北京召開。

記者在現場注意到,中科院院士高福等專家學者就長新冠、疫苗和藥物研發等話題展開交流。

後新冠時期既不能

“恐冠”也不能“輕冠”

針對新冠病毒,高福表示,在後新冠時期,大家開始討論人類已經走出了新冠病毒的陰影,但我們不能只看新冠病毒帶來的挑戰,也要看到它給我們提供的機遇,以及讓人類如何重新思考。後新冠時期既不能“恐冠”也不能“輕冠”。

高福認爲,回顧新冠疫情防控,求真務實是非常重要的。“怎麼求真?要靠科學。怎麼務實?靠的是公衆理解、參與依從。”

他介紹,進入21世紀後,人類共經歷了7次全球範圍的“全球關注的公共衛生(傳染病)事件”,時間跨度從2009年到2022年,“大概兩三年就有一次,其實新發突發傳染病到處都是。”

針對新發突發傳染病的防治體系建設,高福表示:“未來我們無論是做公共衛生研究,還是臨牀研究,要講究以事實爲依據,也就是循證醫學。”同時他強調,應對未來可能到來的新發突發感染病,大家要團結起來,用技術、醫學保護好全人類。

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常務副院長李家斌則重點分享了新冠三年以來,廣大基層醫生應掌握的治療方法和經驗。“基層面對的可能是早期患者。”李家斌表示:“應早期干預治療,避免向高危病人的重症化發展,早期抗病毒治療和後期抗病毒治療差距非常大。”

長新冠是一個基本事實

面對以新冠爲代表的新發突發傳染病,人類能做些什麼?對此,高福認爲,人類只能幹兩件事,一是做好監測,第二是做好基礎研究。“各臨牀專家都在討論,面對以新冠病毒爲代表的疾病,我們要開發藥物做抗病毒治療。除了疫苗以外,很重要就是抗病毒治療能力,這是全世界大家都在努力的方向。”

他進一步指出,但我們不能總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還是應該把錢放到基礎研究上,開發一些新的抗病毒藥物。以阿茲夫定爲例,第十版診療方案就把阿茲夫定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這款藥是我們國家自有知識產權的。”

高福認爲,要號召臨牀專家在臨牀發現問題後,和製藥公司以及做基礎研究的科學家開展合作。大家合作,早有佈局,中國也會走在世界前列。

一直以來,關於“長新冠”是否存在都有較多爭議。高福認爲,長新冠是一個基本事實,不要回避,不要因爲長新冠可能對人類有影響就不敢講,這不是科學的態度。感染次數越多,後遺症風險越高,這是有臨牀數據的,所以病人該診斷要診斷,該用藥要用藥。”

在疫苗方面,高福表示,目前中國獲批附條件上市或者緊急使用的新冠疫苗有13種,大家都投資、都去研究生產,從這個方向來講,已經走在世界的前列。

談及未來應對新發突發傳染病的疫苗和藥物研究,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院長盧洪洲表示,還是要靠疫苗,如何能夠研發出真正有效的預防性疫苗是今後要努力的方向。他同時表示,未來的科技抗疫還應朝着不僅能夠治療,還能夠預防家人感染的藥物研發方向。

對於今年是否會存在大的感染潮,盧洪洲認爲,疫情還會持續,但是他一直不認爲今年會再出現一個高峯,“因爲我們人羣在去年廣泛感染以後都有羣體免疫,少部分病人依然還會再感染。但是目前我們發現XBB毒株的免疫逃逸能力非常強,以往的疫苗對它效果不好,我們要儘快研發針對XBB毒株的疫苗,對老年人、腫瘤病人儘快接種,這纔是當務之急。”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責任編輯:張恆星 SF14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