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業績重回增長軌道。

5月17日,騰訊控股(00700.HK)發佈2023年一季度財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499.86億元,同比增長11%,環比增長3%;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淨利潤(Non-IFRS)325.38億元,同比增長27%。

“公司總收入實現堅實增長,反映了收入結構的改善和經營效率的提升。”在財報中,騰訊CEO馬化騰表示,公司正大力投入建設人工智能的能力和雲基礎設施,以擁抱基礎模型帶來的機會,相信人工智能將會成爲公司業務發展的倍增器。

談雲服務“價格戰”:影響不顯著

騰訊本季度的業績增長主要歸因於金融科技、遊戲、廣告三大業務的收入增長。財報顯示,今年一季度騰訊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主要包含雲服務等)收入同比增長14%至487億元,連續8個季度收入佔比超過30%。騰訊表示,這主要是由於中國消費反彈帶來的商業支付活動恢復。

“總體而言,雲服務及同行降價的影響,對騰訊整體的影響並不顯著。”談到近期雲服務行業降價一事,在財報後的電話會議中,騰訊高管表示,騰訊雲服務營收僅佔公司總營收的中個位數百分比,近幾周業內在行業中廣泛宣佈的降價,主要適配那些長期的預付合同,而這些合同往往是由中小型企業簽訂的,而不是大型企業。

騰訊高管表示,目前來看,本輪價格調整對騰訊收入總體影響不大,“對騰訊來說,更重要的是持續提升公司在雲服務中的競爭優勢,繼續爲用戶提供最佳服務,價格只是其中的一方面,而不是唯一的方面。”

這也體現了騰訊雲整體的戰略調整。去年11月,騰訊集團高級執行副總裁、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羣CEO湯道生在接受澎湃新聞等媒體採訪時曾表示,騰訊希望從過去項目總包模式,轉爲基於騰訊自研產品爲主導、健康可持續的業務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在電話會議中,騰訊總裁劉熾平也提到了生成式AI的監管問題,“我們認爲監管是必要的。這不僅僅是在中國,而是全球面臨的問題。比如在美國,關於監管問題仍存在很多討論,甚至Open AI創始人蔘與聽證會要求對該行業進行監管,而在適當的監管框架下,行業將有健康的增長空間。”

劉熾平表示,騰訊關於基礎模型混元的訓練,正取得良好進展,在訓練方面,正在擴大訓練組織和整個產品線的訓練。相關基礎設施是核心優勢。

遊戲業務穩步復甦:出海拉動增長

在覈心業務增值服務(主要爲遊戲)方面,第一季度,騰訊遊戲業務收入483億元,同比增長10.8%。其中,國際市場遊戲收入同比增長25%至132億元,本土市場遊戲收入同比增長6%至351億元。

數據顯示,目前海外遊戲收入已經達到本土遊戲收入的38%,成爲騰訊遊戲的“第二增長曲線”。在本土遊戲業務中,未成年人在遊戲時長、流水中佔比僅0.4%和0.7%,較3年前同期下降96%和90%。

在財報後的電話會議中,談到遊戲業務,騰訊高管表示,強勁表現要歸功於旗下幾款大型遊戲受到歡迎,未成年玩家市場的削弱並不會影響老玩家的消費能力。隨着高質量內容的增加,玩家更願意也更有能力提高消費。

“目前國內的遊戲產業仍處於常態化監管的狀態。大家可以看到,目前國內遊戲版號定期獲批,這也是我們能看到中國整個遊戲行業有了不錯發展趨勢的原因之一。”在電話會議中,劉熾平表示。

視頻號依然是“全場希望”

財報顯示,被馬化騰成爲“全場希望”的騰訊視頻號的使用量持續增長,用戶使用時長及播放量均迅速上升;視頻號創作者生態變得日益活躍:日活躍創作者數及日均視頻上傳量是去年同期的兩倍多,擁有超過一萬粉絲的創作者數是去年同期的三倍多。

一季度騰訊網絡廣告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7%至210億元,騰訊表示,主要得益於視頻號的新增收入來源、小程序中廣告的增加以及移動廣告聯盟的復甦。

電話會議中,騰訊高管尤爲提到了視頻號對廣告的貢獻,稱其表現則超越了小程序與公衆號,原因在於視頻號廣告儲備量較大,而且每千次曝光收入高。

“微信視頻號、廣告變現、直播帶貨變現、小程序等等都已逐漸成爲騰訊的新興增長動力。這其中的每一項都蘊藏着巨大機遇,未來隨着時間的推移都有着巨大的增長空間。”該高管表示。

財報數據顯示,在小程序內,2022年全年整體交易規模同比增長超40%,已達到萬億元級別,單用戶年交易金額同比增長也達到34%。目前,視頻號技術服務費收入已經計入企業服務板塊,爲進一步降低商家經營成本,6·18大促期間,視頻號內所有商家的技術服務費率將減至1%。

此外,騰訊一季度研發開支達到151.81億元。從2018年至今,騰訊近五年累計研發支出已超過2200億元。據財報披露,公司已在芯片、操作系統、數據庫等核心領域進行了大規模自研實踐,自研算力底座初具規模,服務實體經濟。

財報顯示,截至今年3月31日,集團共有106221名僱員,去年一季度末僱員總數爲116213名,2022年年報顯示,去年年末僱員總數爲108436名。以此計算,騰訊一季度僱員減少超2200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