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盒馬宣佈啓動全球供應鏈戰略,在全球設立8大采購中心,讓全球商品更好地“走進來”。

年初,自有品牌、預製菜、大進口,被盒馬列爲今年的三個一級部門,此後也一直在進口方向上持續發力。據瞭解,今年以來與盒馬達成合作的海外零售商已達33家。

“對於進口戰略來說,從第一天起,盒馬的定義就是國際化公司,因爲阿里巴巴是一個國際化公司。”盒馬CEO侯毅在現場表示,2016年到2023年盒馬完成了第一階段的工作,即從一個新興的商業模式走向了一個持續盈利、穩定盈利的商業模式。

對於盒馬的全球化夢想,侯毅闡釋道,第一步首先要實現“從全球來”,站在全球供應鏈的角度看中國市場,把全球最好、最有競爭力的商品全面引進,因爲全球進口商品能實現全球最佳產地、最低成本、最新技術、最佳品牌、最優鏈路。當前從越南進口的腰果已經成爲盒馬最大的一個爆品。

第二步,“要到全球去”。侯毅希望未來盒馬的業態能開到歐美等發達國家。“我們有無數的好商品可以進入全球市場,今天能做成線上70%銷售的全球零售業幾乎是沒有的。目前歐美國家一般線上銷售大概佔比10%左右,所以我們認爲存在着巨大的市場空間,盒馬願意走向世界。”

今年是盒馬全球化的元年,界面新聞了解到,當前盒馬有50%的客戶購買過進口商品,其中20%是重度用戶。用戶高滲透品類包含水果、母嬰、零食、美妝、酒水、雜貨、清潔、保健、寵物等。

過去,中國的進口商品通常通過代理商推向零售渠道,由於成本、損耗以及時間的疊加,進口商品在中國的零售價通常是進價的2-3倍,而盒馬的目標是低毛利銷售,讓進口商品價格降低一半。

爲實現這一目標,盒馬大進口事業部總經理黃玲在現場透露,盒馬將在全球設立8大采購中心,通過本地化的運作,走到全球商品的最佳源頭去,構建出最佳的成本鏈路。

還以上述腰果爲例,事實上,腰果全球最優的產區在柬埔寨,但當地人工費用與越南相比相對較高,且加工技術不夠成熟,盒馬就將加工產區定在越南,因這裏有最優的勞動力,同時越南出口到中國能實現零關稅。盒馬稱未來要做“一站從源頭到餐桌”的全球供應鏈體系,今天已經具備了“海、空、運、火車”各種鏈路、各種溫層的供應鏈能力。

侯毅表示,盒馬自有品牌也會通過擴大進口尋求新機會點。另外,國慶期間盒馬還將推出黑標店,這是一個以國外商品爲主,包括大量西式、日式商品的迭代版門店,以進一步吸引對進口商品有需求的用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