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鈦媒體

作爲吉利集團商用車板塊唯一一家上市公司,漢馬科技(600375.SH)2022年仍然在面臨虧損難題。其2022年淨利潤虧損達14億,三年虧損更是達到32.5億。針對其2022年年報,上交所發送問詢函要求其結合公司盈利能力較弱、淨資產較小等情形,說明持續經營能力是否存在重大不確定性。

但在回覆首輪問詢函的當日,漢馬科技還一併發佈了《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並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的預案》,公司擬收購控股股東旗下的資產,同時通過定增的方式募資。在該公告發出不到1小時,上交所再次緊跟問詢。

鈦媒體APP瞭解到,這場交易普遍被外界認爲是吉利集團對漢馬科技的搶救性注資。但面對種種質疑和風險,依靠吉利的救助,漢馬科技似乎沒那麼容易走出泥潭。

標的公司去年淨利潤虧損407萬元

根據漢馬科技發佈的《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並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預案》顯示,公司擬通過發行股份的方式向“吉利四川”購買其持有的“南充發展”100%股權,本次交易完成後,南充發展將成爲漢馬科技全資子公司;同時,公司並向不超過35名符合中國證監會規定條件的特定對象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

據瞭解,吉利四川是吉利商用車集團的全資孫公司,而吉利商用車集團還持有漢馬科技28.01%的股份,爲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因此,本次收購構成關聯交易。

公開資料顯示,標的“南充發展”的主營業務爲新能源大中型客車整車及核心零部件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但事實上,就在本次交易前,吉利四川纔剛剛將其6米以上大中型新能源客車資產注入南充發展。
雖然交易標的評估等尚未完成,但從預案披露的未經審計財務數據來看,南充發展短時間內實現“脫胎換骨”,但公司的經營現金流仍然爲負,而如果從之前的財務數據看,南充發展似乎並不能算一個優質標的,其2022年度淨利潤虧損407萬元,2021年則虧損805萬元。

因此,自身存在業績危機的漢馬科技去收購一個並不算優質的標的,外界普遍認爲這只是紓解其財務困境的一種手段,重點並非在於收購,而在於募資。

對於此次交易的背景,漢馬科技也坦言,是基於近年來財務狀況面臨一定的困境。由於宏觀環境及行業形勢的雙重影響,公司近年來主營業務面臨收入增長乏力、業績下滑、資產負債率高企的經營困境。面對危機,公司主動謀求新發展,轉型清潔能源汽車作爲未來業務專注發展方向。此次擬通過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形式,收購控股股東吉利商用車集團旗下的新能源大中型客車業務標的資產南充發展100%的股權,是實現上市公司發展戰略的重要舉措。

通過本次重組,上市公司將有效加強在新能源大中型客車業務領域的佈局,提高科技創新發展潛力,增強公司的資產質量和持續經營能力。據瞭解,本次交易價格目前尚未最終確定,預案顯示,經交易各方友好協商,本次發行價格爲5.86元/股,不低於定價基準日前20個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價的80%。

“虧損大王”能否“止虧”?

不過,此番緊急資產重組引起了交易所的關注,在發佈預案的當晚,上交所火速下發二次問詢函,要求公司對其持續經營能力、應收賬款、資產減值等事項的具體情況進一步明確。並詢問要求其說明收購資產交易是否專爲應對第一次問詢而籌劃;若本次交易未能完成,公司持續經營能力是否存在重大不確定性。

目前,漢馬科技主營業務涉及重卡、專用車及汽車零部件的研發、生產與銷售。主要產品涵蓋重卡底盤、重卡整車、混凝土攪拌車、散裝水泥車、混凝土泵車、半掛牽引車、工程自卸車、發動機、變速箱、車橋等系列產品。

鈦媒體APP注意到,漢馬科技自從上市以來,財務表現一直較差。2004年上市至2009年,其營收整體保持增長,但盈利一直不多。2011年完成對華菱汽車的重組,當年淨利潤大增至5.05億元。但是,正是這次併購帶來短暫的業績爆發,最終卻導致上市公司一直在爲此還債。2014年,業績承諾期剛過,華菱汽車隨即爆雷,由盈轉虧,2015年繼續大幅虧損並創下9.5億元的虧損記錄,隨後幾年勉強度日。

漢馬科技近20年營收情況

漢馬科技近20年淨利潤表現

2020年9月,漢馬科技迎來吉利集團入股。但吉利收購漢馬科技以來,其業績不增反降,虧損逐年加大。2020年至2022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爲64.28億元、53.20億元和34.29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爲-4.91億元、-13.36億元和-14.66億元,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均呈逐年下滑的態勢。

據漢馬科技2023年一季度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14億元,同比減少33.3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593.88萬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2.07億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2.28億元,淨資產僅剩1.26億元,資產負債率高達97.82%。

若漢馬科技2023年繼續大額虧損,公司可能出現2023年末淨資產爲負的情形。而根據上交所股票上市相關規則,一旦淨資產轉負將觸及退市風險條款。

因此,對於漢馬科技來說,當前確實需要大筆資金和資產的注入,但面對上交所種種的財務數據質疑以及並不算優質的標的,此番交易能否紓解漢馬科技的虧損“頑疾”,仍然是未知。(本文首發鈦媒體APP,作者|於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或立場,不代表新浪財經頭條的觀點或立場。如因作品內容、版權或其他問題需要與新浪財經頭條聯繫的,請於上述內容發佈後的30天內進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