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中國證券報

據新華社5月21日消息,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推進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意見》。《意見》提出,到2025年,基本養老服務制度體系基本健全,基本養老服務清單不斷完善,服務對象、服務內容、服務標準等清晰明確,服務供給、服務保障、服務監管等機制不斷健全,基本養老服務體系覆蓋全體老年人。

《意見》表示,基本養老服務在實現老有所養中發揮重要基礎性作用,推進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是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重要任務。

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和照料需要

《意見》提出了主要任務。基本養老服務是指由國家直接提供或者通過一定方式支持相關主體向老年人提供的,旨在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依必需的基礎性、普惠性、兜底性服務,包括物質幫助、照護服務、關愛服務等內容。基本養老服務的對象、內容、標準等根據經濟社會發展動態調整,“十四五”時期重點聚焦老年人面臨家庭和個人難以應對的失能、殘疾、無人照顧等困難時的基本養老服務需求。

《意見》從基礎性、普惠性、共擔性和系統性提出四個工作原則。具體而言,基礎性原則。立足我國基本國情,統籌考慮必要性和可能性,着眼保基本、廣覆蓋、可持續,盡力而爲、量力而行,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和照料需要。 

普惠性原則。在提高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的過程中,逐步拓展基本養老服務的對象和內容,使所有符合條件的老年人能夠方便可及、大致均等地獲得基本養老服務。

共擔性原則。在贍養人、扶養人切實履行贍養、扶養義務基礎上,通過提供基本養老服務、發揮市場作用、引導社會互助共濟等方式,幫助困難家庭分擔供養、照料方面的負擔。

系統性原則。推動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慈善事業、老年優待等制度資源優化整合,強化各相關領域體制改革配套銜接,支持基本養老服務體系發展。

到2025年基本養老服務制度體系基本健全

《意見》提出的重點工作包括:制定落實基本養老服務清單、建立精準服務主動響應機制、完善基本養老服務保障機制、提高基本養老服務供給能力、提升基本養老服務便利化可及化水平等。

在制定落實基本養老服務清單方面,《意見》明確,到2025年,基本養老服務制度體系基本健全,基本養老服務清單不斷完善,服務對象、服務內容、服務標準等清晰明確,服務供給、服務保障、服務監管等機制不斷健全,基本養老服務體系覆蓋全體老年人。

在完善基本養老服務保障機制方面,《意見》提出,推動建立相關保險、福利、救助相銜接的長期照護保障制度。合理確定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護理補貼覆蓋範圍和補貼標準。地方各級政府應當建立基本養老服務經費保障機制,中央財政統籌現有資金渠道給予支持。落實發展養老服務優惠扶持政策,鼓勵社會力量參與提供基本養老服務,支持物業服務企業因地制宜提供居家社區養老服務。

此外,在提高基本養老服務供給能力方面,《意見》明確,設區的市級以上地方政府應當將養老服務設施(含光榮院)建設納入相關規劃,結合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老年人口狀況和發展趨勢、環境條件等因素,分級編制推動養老服務設施發展的整體方案,合理確定設施種類、數量、規模以及佈局,形成結構科學、功能完備、佈局合理的養老服務設施網絡。

各地新建城區、新建居住區要按標準和要求配套建設養老服務設施;老城區和已建成居住區要結合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居住區建設補短板行動等,通過補建等方式完善養老服務設施。政府投入資源或者出資建設的養老服務設施要優先用於基本養老服務。發揮公辦養老機構提供基本養老服務的基礎作用,研究制定推進公辦養老機構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措施。

編輯:王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