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碼職場法則

作者:毒哥&連理枝

來源:毒哥(ID:JokerDJT)

01

試卷不同,所以不具參考性

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我國的法定結婚年齡應該是男性22歲,女性20歲吧。

那麼如果按照這個時間推算的話,最小一批結婚的人應該是01年的男孩子和03年的女孩子,他們應該是達到了法定結婚年齡了的。

但是我爲什麼會在他們的結婚視頻底下看到各種陰陽怪氣的言論呢,諸如“我00年,男孩子的手都還沒牽過”、“02年的我五點之前還必須到家”、“99年的爺爺都還沒着急呢,小夥子下手這麼快的嗎?”……

雖然在那些發言者看來這些只是玩笑話,但是我卻覺得一點都不好笑。

在21世紀,自詡開放包容的新時代下成長起來的新青年,仍然過着談性色變的生活。

而且最重要的一點是,他們已經符合爲人父母的條件,國家賦予他們走進婚姻殿堂的權利,沒有任何一條法律能夠指摘他們的不合理。

而網上那些發表言論的人,他們彷彿把自己當作權威一樣,覺得自己過着一種怎樣的生活,就理所應當的覺得其他人的生活都應該按照自己的頻率來一樣。

時代和個人都更加傾向於晚婚晚育,但這個前提是基於雙方沒有穩定的工作、雙方感情不夠牢固、房貸車貸等的生活壓力大。

那麼如果是小康家庭呢、如果是兩人校園戀愛長跑呢、倘若兩人具備一切結婚和生育小孩的底氣呢?

我身邊的一個朋友,他上大學就和女朋友結婚了,因爲他當了兩年兵,年齡自然大一些。

大二結婚,大三有小孩,大四帶着老婆孩子一起畢業。

雖然周圍的人都是調侃說笑的,但是也有很多人是發自心底地羨慕,愛情事業家庭大豐收的男人。

旁人不能指出他的錯處,如果唯一有錯那就是那個人爲什麼不能是他們自己。

02

如果那是你的故事,你一定哭得更難過

我們自己的一輩子或許只有一種活法,我們在多少歲找到工作,多少歲建立家庭,甚至過着無依無靠獨自終老的日子。

我們在自己的人生裏做着單選題,但是我們卻忘了,每個人一個選擇,這個世界上就有了很多條路,我們和別人的答案都不同,所以人生這道選擇題,在無形之中也就變成了多選題。

有的人能夠在人生的答卷裏拿到九十分、有的人勉強及格、而還有一部分不幸的人,他們活着,終其一生不過是爲了苟延殘喘的留在世上看看太陽。

這就像我們小時候考試一樣,當我們考了八十分時,總希望同桌比自己的分數低,這樣就可以藉機炫耀一番。

但是如果是遇到比自己分數高的同學,我們則閉口不談,默默藏好自己的試卷,只得灰溜溜的說出一句“考得不好,沒你高”。

我們似乎從小就知道,被對比的感覺並不好,卻又一次次的想要通過對比去炫耀自己的成就,這是人的本性,但並不值得被提倡。

在早婚早孕的女孩子視頻底下評論自己二十幾歲只能在學校讀書、在生病的人面前說還好自己過去這幾年沒生過什麼大病、在辛苦減肥的視頻底下分享自己狂喫不胖的體質。

我該怎麼告訴你呢:

早婚可能是原生家庭的不幸,可能是經濟情況不足以讓這些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

生病並不是可控的,而且生病的人無論身體還是心理都是極其痛苦的;

肥胖也不一定全部是源於飲食無度,生病和遺傳都會導致人的肥胖。

親愛的陌生人,我並不是說你做錯了什麼,我只是覺得,我們應該多思考,多看,而不是用脣槍舌戰去摧毀一個個鮮活的生命。

我們應當珍惜自己的幸運,而不是窺視他人的不幸,不要在別人失意的時候得意,是人生的一種格局。

03

炫耀源自於缺失的貧瘠

你見過一個很有錢的人經常把金錢掛在嘴邊嗎,你見過容貌出挑的人糾結於自己的長相嗎,他們好像並不用費力的去解釋這些東西,因爲他們自帶光芒,本身就已經是最好的名片。

而很有意思的是,那些重男輕女的家庭總是強調自己對於女兒的付出、沒什麼錢的人逛飾品店總不敢空手走出店門怕別人覺得自己沒錢、有人單純的喜歡喝四塊錢的檸檬水也有人爲了面子點四十一杯的咖啡。

就像趙本山老師在小品《不差錢》裏邊反覆的強調“不差錢”三個字,人們有一個難以改變的習慣,那就是自己越差什麼就越會在這個方面刻意強調。

具體表現爲經常提及、拔高音量、沉迷炫耀等

當我們自身以爲毫無破綻表現得天衣無縫的時候,殊不知在對方眼裏漏洞百出,或許在我們看來,我們是想要把缺失的那一份東西補足起來,再秀一把優越感。

但是有沒有一種可能,我們所缺失的心心念唸的,往往是別人已經擁有或者並不感興趣的。

所以無論是面對比自己幸運的人還是不幸的人,分享是一種人生態度,但是惡意的分享就變成了炫耀。

我們都不喜歡被別人當作踏腳石一樣做陪襯,那麼就應該知道大家也是如此,希望大家能夠明白:炫耀本身就已經是一根刺,會刺痛身邊的人。

作者:毒哥&連理枝

來源:毒哥(ID:JokerDJT)

毒雞湯的分號。在這裏,毒哥和你聊聊職場那些事,一起成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