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隊奪冠了。

吳忠華又達成一個心願。

就在前不久,遼寧隊剛剛幫他實現了一個願望:“看一場遼寧隊的比賽,和偶像郭艾倫合影。”

CBA比賽結束後,吳忠華被攙扶着走到籃球場中央。

他受到了遼寧隊的貴賓級待遇。

郭艾倫送給他簽名的籃球服,攬着他的肩,笑着和他合影。

圖源:網絡

教練楊鳴和其他隊員紛紛前來和他握手擁抱。

圖源:吳忠華,下同

主持人舉起他的手,大聲吶喊着:“吳忠華加油!”

看到這幅場景,很多觀衆都溼了眼眶。

吳忠華是誰?

他的臉,足以概括他的人生:

“左邊臉是我的曾經,右邊臉是我的現在。”

一場疾病將他的人生割裂成兩部分。

曾經,他的人生堪比自帶光環的小說男主。

要顏值有顏值——

188身高,劍眉星目,身材健碩,打得一手好籃球。

要成績有成績——

北體高材生,成績優異,大一就獲得了國家一級運動員、國家級籃球裁判員等認證。

一時間,他成爲學校的風雲人物,身後跟着一羣迷妹。

生病之後,他的整個人生髮生倒轉,光環隨之黯淡。

右臉偏癱代替了帥氣的外表。

右側肢體的不協調讓他無法運動,連行走都成了問題,體重激增,保持多年的好身材也消失不見。

就在一瞬間,一個高大帥氣的男神變成了輪椅上的偏癱患者。

但,或許現在的吳忠華纔是真正的男神。

圖源:《謝謝你來了》

寒門少年飛出大山

如果命運是一場遊戲。

那麼吳忠華的人生就是地獄模式。

他的人生一開局就寫滿了酸澀。

在東北的某處大山中,小小的吳忠華是一名留守兒童。

父母在外打工,他和姥姥、姥爺一起生活。

平時,兩位老人以拾荒爲生,凌晨兩三點就出門,生怕起晚了,垃圾讓別人撿走了。

那時,他最快樂的事就是在垃圾堆裏“尋寶藏”。

在吳忠華的記憶裏,童年的冬天是最難熬的。

貧困的家境,再加上父母不在身旁,這讓瘦小的吳忠華成了被同學欺負的對象。

姥姥給他縫製了一身棉衣,裏面絮滿了棉花,厚厚的棉衣抵禦了寒冷,卻抵不住同齡人的惡意。

有人推倒他,把他埋進冰涼的雪堆裏。

有人將點燃的鞭炮塞到他的棉衣兜裏,鞭炮穿過厚厚的棉花,炸得他皮膚生疼。

圖源:《謝謝你來了》

大山困住了他的童年,還遮蔽了他望向未來的視線。

很長一段時間裏,吳忠華以爲長大就是重複父母的老路,外出打工。

直到某一天,他發現了人生的另一條路。

父親帶他去工地幹活,還讓他挑糞,目的是拿自己的人生作爲反例,教導他:

“如果你不好好學習,就是我們這個下場。”

猛然間,這句話點醒了吳忠華,他暗暗下決心,走出大山,改寫命運。

那時,他迷上了運動,想用體育改變命運。

然而,這並不是一條容易的路。

因爲他太過瘦小,剛學體育時,身邊人都不看好他,等着看他的笑話。

可他們沒想到的是,吳忠華不僅沒放棄,還通過自己的努力考上了殿堂級的體育名校——北京體育大學,校友是張怡寧、吳京、趙文卓......

整個小村莊因他轟動了,那天村民們紛紛來道喜。

他的父親欣慰地笑了,兒子給老吳家光耀門楣了。

後來,不管遭遇多大的絕境,每當談及此,吳忠華的語調都會提高,父母的臉上總是會浮現笑容。

這是一家人生活中爲數不多的快樂的瞬間。

圖源:《謝謝你來了》

終於,大山深處的少年羽毛漸豐,張開翅膀,飛越了大山。

來到北京,見識到更大的世界,吳忠華依舊沒鬆懈自己。

課餘時間考取各種證書,國家一級運動員,國家戶外指導員,國家高級健身教練......

憑自己所學勤工儉學,他再也沒向家裏要過錢。

如果按照這樣的路徑發展下去,吳忠華的人生就是妥妥的寒門貴子逆襲勵志大戲。

誰都沒想到,一場突如其來的疾病,給他原本光明的人生判了死刑。


三過鬼門關

大二的某一天,他突然開始嘔吐,喫什麼吐什麼,僅僅一個月,188的身高瘦到只有120斤。

經過檢查才發現,他患了腦瘤。

平常身體特別好的孩子怎麼突然得病了?吳忠華的父母頓時懵了。

還沒等他們緩過神,更大的現實問題擺在了他們面前:

怎麼才能籌到20萬的手術費?

夫婦倆在外打工,一個月才掙三千塊,20萬對他們來說不亞於天文數字。

不愛說話的父親硬着頭皮,一家一家敲着門借錢,給人賠着笑臉,勉強湊夠了20萬。

醫生問他們在縣裏手術還是去瀋陽,吳忠華擔心錢不夠,懂事地說在縣裏。

還有一個原因,吳忠華沒敢說出口。

醫生說手術風險很高,最壞的情況,“有可能下不來手術檯”。

他想着,相比死在外面,他寧願死在家裏。

手術那天,吳忠華剛被推進手術室,門沒關嚴,就聽到“哇”的一聲,外面傳來了父親嚎啕大哭的聲音。

圖源:《謝謝你來了》

幸運的是,手術順利。

在醫院修養了3個月後,他就回學校了。

吳忠華明顯感覺到身體不如從前了。

從前打籃球,起跳後,摸高達到3米45,隨便怎麼扣籃都可以,手術後,他感覺自己跳不起來了;因爲患側肌肉萎縮,投籃使不上力氣,投也投不準了。

但還好能看到希望,爲了能迴歸到正常生活,他一直在努力康復。

不料,還不到兩年,遠去的噩夢捲土重來。

一次常規復查,疾病復發了。

“乾脆死了一了百了”,放棄生命的想法佔據了他的心思。

幸好,身邊的同學和老師拉着他走出了陰霾。

老師每天開車三、四個小時送他去醫院看病;同學們凌晨三、四點幫他掛號排隊,困到坐在地上睡着了;做手術需要獻血,同學們二話不說就去獻血了。

30萬的手術費,學校給他報銷了一部分,再加上老師同學的捐助,他得以渡過難關。

術後很長一段時間裏,吳忠華只能坐在輪椅上。

每天的日常是父親推着輪椅,母親陪他鍛鍊。

老家的姥姥和姥爺,本來在他上大學後不再撿垃圾了,現在又佝僂着腰蹣跚在凌晨的夜裏。

老師、同學、家人給予他的溫暖驅散了疾病的陰影,給了吳忠華重新站起來的力量。

手術過後,他的身體更虛了,像是一個癟了氣的氣球。

他的右小腦被切沒了,隨之而來的是更嚴重的後遺症,右眼失明,右耳失聰,右側的肢體不協調。

籃球是打不了了,他找到了新的出路——健身

由於疾病的後遺症,他要付出幾倍於常人的努力才能完成一個動作,靠着強大的毅力,他成功考下了健身教練證。

之後,吳忠華順利找到一份位於北京金融街的工作,工資一萬五,每月他只給自己保留喫住的錢,其餘全寄給了家裏。

偶爾,他還會兼職模特。

快畢業時,他備戰考研,右手不能寫字,他便學着用左手寫字。

命運駛向絕望的列車,被他一點點拽回正常的軌道。

然而,上天打個響指,命運的列車就能在頃刻間失控。

三年後,一次常規復查,疾病竟然再次復發。

腦瘤不僅沒消失,還長大了。

吳忠華的第一反應是憤怒,但憤怒過後,他心累了。

他不明白,爲什麼上天要這樣對他?

“我在每一次重大疾病上,之後我努力地康復,做到最好,但我還是生病了。”

圖源:《謝謝你來了》

這次,父母也承受不住了。

上次欠債的大窟窿還沒補好,又來了一個。

他們再去借錢,別人家一見到他們,就躲得遠遠的。

圖源:《謝謝你來了》

相比前兩次,第三次手術更嚴重了。

他的腦袋開了三個口子,後面兩個14公分的口子,腦門下個引流管。

後遺症也變得更嚴重了,連站起來都成了問題,住院45天,他才能勉強站起來。

父親扶着他,就像是小時候扶着他蹣跚學步一樣。

爲了還債,在工地幹活的父親,拼命加班,別人不幹的活,他都頂上,一天連續工作十幾個小時。

母親在附近的工廠做保潔,省喫儉用,平時一件衣服也不買,只要喫飽就行。

他們說:只要兒子好好活着,比什麼都強。

圖源:《謝謝你來了》

看着父母爲了他用力活着的樣子,吳忠華淚目了,就算是爲了父母,他也要重新站起來。

但仔細想想,他還剩下什麼。

夢想的籃球無法實現了,當初費盡力氣考下的健身教練證也作廢了。

吳忠華的人生,歸零了。


給生活一個笑臉

處在低谷時,無論哪個方向都是向上。

他決定開通自媒體賬號,記錄自己的生活。

一方面是想留住過往,另一方面是,他想爲那些身處絕望的人做些什麼。

起因是,他身邊有人自殺了。

他很不解:“我這樣的都在好好生活,你們好人憑什麼不呢?”

“我這樣的”是什麼樣的?

走路,左搖右擺,彷彿回到了嬰兒時期。

喫飯,要歪着頭喫,才能喫進肚子裏。

就連微笑,都是手動的。

這樣殘缺的身體,好像也能爲大家做點什麼?吳忠華這樣想着,開始分享自己“不普通”的生活:

有網友向他抱怨減肥很難,他決定減肥,給大家做個表率。

減肥對現在的他來說有些困難,但他想讓大家見識到堅持的力量。

搖晃着走路,目標從每天走六千步增加到八千步,再到一萬步。

顫抖着下蹲、做俯臥撐。

就這樣堅持了21天,吳忠華減掉20斤。

有位網友生病後,因爲在意別人異樣的眼光,天天把自己關起來,不敢出門,想着自己爲什麼不幸,覺得活下去沒有意義。

他鼓勵這位網友,爲了自己愛的人好好活下去,因爲“這不是你的錯,這是你自己的人生,他不屬於任何人”。

吳忠華也曾絕望過,最讓他難受的不是手術的疼痛、康復訓練的疲累,而是“一次的跌倒,一次的爬起,傷病一次一次把你值得驕傲的東西奪走”。

命運無常,很多事情都無法掌控,吳忠華覺得與其在絕望中沉淪,不如坦然接受一切,樂觀面對:

“不是我不思進取,不是我不求上進,更不是我不夠努力,事已至此,我希望我將來平凡的人生能夠過得稍微有意義一點。”

看過吳忠華的曾經,很多人都爲他感到惋惜,但他卻感到更多的是幸運。

相比失去了什麼,他更願意看看自己還擁有什麼。

至少他的心臟還在熱烈地跳動着。

至少他還有半邊臉是正常的。

至少有人爲他的活着而感到幸福。

至少,還有人因爲他的存在而獲得勇氣。

闖過三次鬼門關,他依舊無法得知命運還會對他降臨什麼審判。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用手指提起另一邊下墜的嘴角,給生活一個笑臉。

這樣的吳忠華,誰又說他不是男神呢?

圖源:抖音

祝吳忠華早日康復,祝他對抗命運的力量永不泯滅。

同時,也想對屏幕前的你說:“請你務必,一而再,再而三,三而不竭,千次萬次地救自己於人間水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