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海東日報

本報訊(記者 趙娜)自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啓動以來,海東市司法行政部門結合工作職責,推動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不斷增強農村地區廣大羣衆的法治獲得感、幸福感,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提供強有力的法治保障。

市司法行政部門將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與司法行政工作同安排、同推進、同落實。重點圍繞“五個新海東”建設和海東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認真實施“八五”普法,積極開展“法律進鄉村”,圍繞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周密謀劃普法宣傳活動,以現場宣講、贈送資料、文藝演出等多種宣傳方式,突出宣傳《民法典》《鄉村振興促進條例》和維護安全穩定、促進民族團結的相關法律法規和黨的民族宗教政策。截至5月,全市司法行政機關組織開展法治宣傳80餘場次,贈送普法資料1萬餘份,文藝演出10場次,累計受教育10萬餘人。

市司法行政部門統籌規劃、合理佈局,打造培育了一批具有海東地域特色的法治文化陣地、民主法治示範村等,不斷滿足人民羣衆日益增長的法治文化需求。結合“智慧普法”行動,推動市縣區新媒體宣傳平臺提檔升級,加大新媒體農村普法內容原創力度,整合傳播力量,統籌推進民族文化習俗濃厚的法治文化建設。同時,深入開展“法律明白人”培養工程,以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保障爲目標,主動順應新時代鄉村羣衆多層次、多領域、個性化的公共法律服務需求,逐步實現羣衆尋求法律服務“少跑路”的目標。開展鄉村企業“法治體檢”專項活動,聚焦農業農村重點民營企業、鄉村特色旅遊、農村電商經營,選派專業素養過硬、服務經驗豐富的律師做好鄉村企業法律諮詢、普法宣傳、權益維護等工作,幫助企業防範化解風險,走出生產困境,指導企業依法合規經營。積極開展根治欠薪專項行動,開通綠色通道,簡化程序、壓縮審覈時間,實現應援盡援,爲農民工挽回經濟損失。

爲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社區),大事不出鄉鎮,矛盾不上交,市司法行政部門充分發揮人民調解在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中的“第一道防線”作用,積極打造6個集受理接待、協同指揮、分流轉辦、調處化解、跟蹤督辦、評估反饋爲一體的縣級“一站式”矛盾糾紛調解中心,形成黨委領導、政府主導、司法行政機關牽頭指導、各單位協調聯動、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矛盾糾紛調處機制。持續開展“楓橋式”司法所創建活動,聚焦勞動爭議、土地糾紛、養殖種植、環境污染、徵地拆遷等新型矛盾糾紛特點,不斷完善矛盾糾紛事前預防機制,全面落實矛盾糾紛常規排查和專項排查、定期排查和不定期排查制度,及時掌握本地區糾紛隱患、涉黑涉惡涉亂線索。探索網絡調解、品牌調解等新型調解方法,突出打造品牌調解室和明星調解員,發揮示範引領作用,有效化解鄉村矛盾糾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