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則定期發佈的產銷快報,卻讓沉寂多時的廣汽三菱衝上熱搜。

5月5日,廣汽集團發佈了2023年4月產銷快報,廣汽三菱的產銷數據未見蹤影,這個處於邊緣的品牌再次引發關注。

2012年5月,廣汽三菱汽車有限公司成立,隨後迅速迎來銷量高峯,2018年全年銷量達到14.4萬輛。然而,隨着電氣化時代來臨,廣汽三菱光速隕落,2020年~2022年,廣汽三菱的銷量分別爲7.5萬輛、6.6萬輛和3.36萬輛。

隨着銷量節節下滑,廣汽三菱在湖南長沙的工廠也從今年3月初開始停產新車,至暗時刻已然來臨。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燃油車時代無比輝煌的廣汽三菱,面對自主品牌的強勢崛起只能束手就擒。實際上,在華遭受冷遇的合資品牌又何止廣汽三菱一家,劣幣驅逐良幣的時代已經過去,下一個廣汽三菱或許很快就會出現。

銷量慘淡,廣汽三菱屢陷退市傳聞

廣汽三菱上次被傳退市,還是在上次。

2012年5月,廣汽三菱汽車有限公司成立,三菱這個在賽車場上風光無限的品牌,開始迎來與中國市場之間的蜜月期。

廣汽集團公佈的銷量數據顯示,2017年至2019年三年間,廣汽三菱迎來銷量高峯,年銷量分別爲11.73萬輛、14.4萬輛和13.3萬輛。彼時,消費者要購買合資品牌SUV,廣汽三菱是一個難以繞開的選項。

然而,廣汽三菱亮眼的銷量成績,在2020年戛然而止。2020年~2022年,廣汽三菱的銷量分別爲7.5萬輛、6.6萬輛和3.36萬輛,分別同比下滑43.62%、11.99%和49.13%。

到了2023年,廣汽三菱的處境更加艱難。今年前1月至3月,廣汽三菱累計銷量僅爲3969輛,其中2月單月銷量僅爲330輛。到了4月份,廣汽集團的產銷快報上已經不見廣汽三菱的蹤影。

銷量不振之下,廣汽三菱也開始“打骨折”降價。汽車之家數據顯示,與官方指導價相比,歐藍德、勁炫和奕歌的經銷商參考價有1萬元至4萬元不等的優惠幅度,不過銷量仍然慘淡。

銷量急劇下滑,三菱在華的財務狀況也難以令人滿意。早前,三菱汽車宣佈,由於中國業務銷售放緩,在2022財年(截至2023年3月)的合併財報中,計入了121億日元的營業外費用和105億日元的特別損失。

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廣汽三菱的資產總額期末餘額爲59.61億元,較年初減少了35億元,負債總額期末餘額則由年初的74.59億元減少至59.54億元。

此外,據日媒報道,從今年3月8日到5月的3個月內,廣汽三菱在湖南長沙工廠停產新車。公開資料顯示,長沙工廠是廣汽三菱唯一的產能基地,設計年產能爲20萬輛,不過2022年廣汽三菱產銷分別只有3.5萬輛和3.3萬輛,產能利用率僅爲3%左右。

成也歐藍德,敗也歐藍德

成立11年以來,歐藍德是廣汽三菱浮沉的最佳見證者。

2016年,歐藍德實現國產,隨後迅速成爲銷量支柱。2018年,歐藍德全年銷量首次突破10萬輛,佔當年廣汽三菱總銷量的72.9%。

然而,留給歐藍德的市場紅利迅速消亡。隨着電氣化時代的來臨,歐藍德更新換代慢、電氣化轉型緩慢的問題逐漸突出,在多個自主品牌紛紛推出爆款緊湊型SUV、合資品牌車型價格走低之時,歐藍德的競爭力隨之下降。

2022年11月,在實現國產化6年後,歐藍德終於迎來了換代。然而,此時的汽車市場已經不可同日而語,電氣化發展迅速,汽車產品更加多樣,歐藍德的生存空間被不斷擠壓。官方數據顯示,2022年12月歐藍德的銷量爲2456輛,2023年1~2月的總銷量僅爲1926輛,未能承擔拯救廣汽三菱的重任。

實際上,歐藍德車型也屢被消費者投訴存在質量問題。車質網數據顯示,歐藍德車型被多位網友投訴車輛存在發動機抖動、發動機異響、天窗異響等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廣汽三菱並非只有歐藍德一款車型在售。廣汽三菱官方網站的信息顯示,目前廣汽三菱在售的乘用車有4款,其中有歐藍德、勁炫和奕歌3款燃油車,以及阿圖柯1款純電車型。

然而,上述4款車型均是緊湊型SUV,雖然價格有別,不過只定位於單一的細分市場,轎車、小型SUV、中型SUV等車型均未出現在廣汽三菱的產品名錄上,所售產品總體同質化問題明顯。

此外,同樣是緊湊型SUV,與各路競品對比之下,廣汽三菱旗下的3款車型在價格、油耗、舒適性上並未擁有較多優勢,自然會被消費者所拋棄。

電動化全靠“換殼”

電動化,始終是廣汽三菱的一塊心病。

廣汽集團旗下的幾個品牌中,廣汽三菱的電動化轉型最爲遲緩。面對“兄弟單位”廣汽埃安銷量的一路高漲,廣汽三菱這個曾經的“大哥”卻顯得格外尷尬。

阿圖柯是廣汽三菱目前唯一在售的純電車型,官方指導價爲19.98~22.98萬元,最大續航里程爲520km。然而,就是這樣一輛爲數不多的新能源車型,卻是“換殼”而來。

實際上,作爲廣汽三菱的首款純電SUV,打造阿圖柯的整車平臺並非來自三菱汽車,而是基於廣汽埃安。因此,阿圖柯與AION V在外觀、軸距、前後輪距、動力等方面的配置幾無二致,然而起步價卻高出1.22萬元。被視爲AION V“換殼車”的阿圖柯自去年3月上市以來,月均銷量只有兩位數。

電氣化帶來的不僅是汽車動力形式的變化,還改變了中國消費者的購車觀念。從以前的“加法式”購車,希望一輛汽車同時擁有大、寬、豪華、面子等屬性,轉變成追求個性化和自定義產品的“減法式”需求,這就要求汽車產品的功能配置要貨真價實,而不是流於形式的“品牌信仰”。

目前,銷量下挫的合資品牌遠不止廣汽三菱一家。乘聯會公佈的2023年前四個月銷量數據顯示,前十位的廠商中,多個合資車企的銷量均同比下滑,而比亞迪、長安和吉利則呈現增長態勢。

因此,不僅是廣汽三菱,所有合資品牌都要面對汽車電動化和智能化浪潮的考驗。是否真金不怕火煉,需要拿出更加優質的產品和貼心的服務來應對。性價比低、減配生產、質量不佳、“油改電”、“僞豪華”,這些與品牌形象和產品售價不匹配的行爲,終將反噬看似不可一世的合資品牌們。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