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财经思享汇

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石家庄峰会:创新不止,战胜未知

5月26-27日,以“创新 协同 发展——新格局下京津冀协同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23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举行。

大会期间,商界领袖齐聚一堂——陈东升、丁立国、张文中、何启强、任泉……分享了这些年对成长、转型创新、企业家精神等众多方面感受和认知,作为未来中国企业冲破束缚、逆势而上的参照和经验。

《财经思享汇》整理、汇总其中具有代表性的9位企业家的观点,用他们真切、坦诚、睿智,又温暖的声音,还原企业家们对个人、企业和社会的思考。

9位企业家代表(排名不分先后):

陈东升  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

丁立国  德龙集团董事长,新天钢集团董事长

启强  广东长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文中  物美集团创始人、多点Dmall创始人

任泉     StarVC创始人

赵笠钧  博天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伏安  欧美同学会金融委员会会长

叶健     360集团首席运营官

杨哲     太和华美(北京)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壹 | 关于困境:

在迷茫中寻找光

何启强:1985年,我和其他三个合伙人凑齐27000元,创建了小榄气具阀门厂。通过生产压铸器件并组装成阀门,最终销售给客户,能够实现10倍增值。

当时,我们投入资金生产,联系银行贷款,寻找目标客户,眼看正式投产时,赶上地方经济调控,导致资金链紧张,一拖三个月发不了工资,情况十分困难。不过后来银行贷款到位,企业重回健康发展的状态。

回想这段过往,有三个因素十分关键:第一是方向必须正确,第二是必须做好人员、资金、设备各方面准备工作,第三是要有一定的运气。

任泉:我在投资一家公司前,一定与创业者深度沟通。我会提问:如果对赌,你是否愿意赌上自己的一切?很多人的资本不多,价值不高,但他们必须建立一个坚定的信念。

很多人在犹豫,认为无论如何要有一套房子作为“后路”,可我认为这不是一套房子的问题。面对不确定的未来,创业者拥有的一切都会消失,甚至举债前行,没有动力和梦想支撑,很难取得成功。

三年前,我组建了新的团队,重新开始创业。由于不确定性因素众多,很难确定能够成功,我告诉自己,这次仍然要赌上自己的全部。

如今我们每天都在面对各种问题。我对自己说我就是一个普通人,只有梦想能支撑我前行。对我而言,赚钱不能带来动力,能够伴随一个新事物共同成长进步,和相关领域的团队设法改变人们的生活,为行业带来新面貌,这给我带来的快乐、激情、动力才是无价之宝。

因此我一直在呼吁,要支持年轻创业者,他们已经超越很多难以逾越的险峰,要给他们更多的鼓励。

丁立国:过去我们尝试走出去,在泰国、马来西亚等地开展项目,最终有不少失败的案例。进行经验分享时,我们认为整个过程中还是要隐忍。

无论外部环境如何,企业必须潜心开展业务。一旦遇到新的机遇,或者突破转型后形成新的竞争力,就很有可能迎来成功,这成为我们的行动指导。

当前,我们每个月都走出去,到美国、俄罗斯、朝鲜去考察。六七月份我们要去南美,八月份还要去中东,要继续坚定走下去。

李伏安:清末民国时期,有一位实业家从欧洲留学回国,在江南创办一家纺织厂。设备、工人、棉花都到位了,可是突然燃起一把大火,将工厂付之一炬。

事业刚起步,仍处于负债经营阶段,最终一无所有,实业家很有责任感,他决定向债权人交代一切;同时因为内疚,他决定事后找个机会跳江自杀。

其中几位债权人觉察到他的情绪,当时的中国通商银行行长与他当面沟通,对他说“我知道你想做什么,但我想提醒你,从欧洲回来的时候你也是一个人,同样一无所有。当你提出想法,我们提供了有限的资金,虽然程序出现问题,工厂被烧掉,但是可以看出你是一个有想法的人,能够将企业办成。因此我可以用个人财产、家族信誉为你担保,给你再来一次的机会。”

行长挽救了这名实业家,后来这座纺织厂在江南地区十分有名。

在我看来,金融应该与企业形成这样共生共赢的关系。这些年,由于流动性的压力,企业家面临很多极端的情况,甚至出现极端的想法,和这位清末民国的实业家境遇类似。

因此企业和金融机构合作,至少要与一家机构建立起绝对信任的关系。机构管理层了解企业的情况,能够且愿意在最关键的时候伸出援手。

当然,这份宽容并不针对所有企业,市场优胜劣汰是常态。不过企业遇到困难被更多人发现,甚至伸出援手,核心在于具备更高的价值,拥有更强的生命力,借此赢得各方尊重。

赵笠钧:2017年2月,博天环境A股挂牌上市后,我们通过股权质押方式收购开能健康,马上安排职业管理团队经营公司;随后一段时间参与了一系列PPP项目,投入大量资金和精力。最终因多重因素,环保行业众多头部企业被其中困难绊倒,也包括博天环境。

其中有外部因素的牵制,也有企业风险管理意识淡薄的内部因素。多数民营企业没有长周期发展经验,都是在经济上行期高歌猛进,进入调整阶段普遍消沉,我们也是其中之一。但我们没有放弃,全力补救。通过债转股等方式,2022年我们化解了超过100亿元的债务危机,负债率大幅下降。

回想这段故事,高歌猛进的时候,很多人忽略了风险,所以必然经历苦难;不过苦难未必是坏事,企业从中学到很多,这对行稳致远有很大帮助。

自创业以来,我已在环保行业成长28年时间,整个过程中生生死死不止一次。只是我始终认同一句话:一切到了最后都是最好的。如果不是,说明还没到最后,因此我们始终保持乐观。

杨哲:从事生物医药相关工作,是一件特别熬人的事情,因为发展初期需要面对大量不确定性因素。我是从2015年开始创新药研发工作,至今已有8年时间。人们常说,要“摸着石头过河”,我们知道“河”在哪,却不知“石头”在哪,只能往前走。整个过程中,遇到最大的困惑,就是经常问自己要不要继续坚持下去。

创新药研发行业属性就是这样。类似于独行,没有参考和收入,却一直要开展可持续性研发。我们会经常犯错,甚至会遇到方向性问题,我们必须不断调整,必须坚持继续投入。

好在我们还是挺了过来,2022年通过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注册技术审评机构(CED)审批,展开了I期临床。

贰 | 关于成长土壤:

爱拼才会赢

何启强:企业家生存的土壤,需要“被迫”——创业之初为了改善生活,成功以后要维护尊严,更不要被同行打垮(都是被迫面对);还需要“压力”——必须不断向前走,绝对不能躺平。

叶健:企业家精神应当有两个特征:一是有创新的精神,坚持人生信念,解决自己或客户的痛点;二是敢于承担风险,担负自己的责任。因此适合创业的土壤,需要对创新和创业者有更高的宽容度。

李伏安:当今中国产业发展环境与产业链完善程度,已经为培养企业家,尤其是高精尖技术创业者,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企业家们应该将这些条件和资源衔接起来,生产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

任泉:很多年轻的创业者处境很困难,实现创新和创造的难度更高,我们需要一直陪伴年轻创业者,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我坚信,哪个地方能够拥抱年轻人,为他们提供健康发展的土壤,那个地方就能拥有未来。

赵笠钧:创新需要容错。没有容错的环境,企业很难发展。只有经历过失败,经验才能成为智慧。因此整个社会应该更为包容,而非无限放大责任。

当前,这样的容错空间有限,甚至出现“幸灾乐祸”的情绪,这样的土壤不够理想。我们应该建立更好的发展生态,既能帮助摔倒的人重新站起来,又能让全社会赞赏和尊重企业家精神。

叁 | 关于职责:

角色决定权责

陈东升:企业家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力量。环顾世界发达经济体,普遍是一批接一批的企业家出现,通过创新引领国家和民族的复兴,因此企业家要有历史责任感。

何启强:经营者与企业家不一样。前者遵守和维持秩序,企业家需要开拓与创造。企业家必须敢于冒险,不能守旧,带领企业成功步入蓝海。即使进入红海,也能长期存活。

李伏安:企业家要明确自己的职责,他的主要工作是“解决问题”。以汽车行业为例,很多人想创业,规划制造属于自己的汽车,其实他不一定适合成为董事长,而是应该成为一名技术工人。在该领域创业,企业家面对的很多问题,和实际造车没有直接关系,甚至要面对前所未见的问题。

需要董事长解决的问题,都是高层、中层、基层员工不想或不能解决的问题,把这些问题解决好了才能成功,创业者一定要建立这样的预期。

张文中:企业谋求高质量发展,必须拥抱数字化,还要有接地气的创新,以数字化为基础,推进实体经济快速转型升级。当年,我和一批年轻人共同开发多点平台,正是在全面发展基础上,推动传统零售业拥抱数字化。要得到数字化的能力,而非成为数字化的购物者。

叶健:之前,我在拜访一家国企时遇到一位专家。他对我说,虽然待遇条件并不理想,但他还是愿意来到这家国企。因为这里在生产国产CPU,这是他所追求的理想。

他对我说,他并不在乎外企的高薪,那限制了他的成长;反而在现在的位置,可以做很多更有价值和意义的工作,这也是企业家精神的表现。

很多人认为企业家精神需要创新,不过只有创新还不够。我认为,守正出奇才重要。出现创新时,我们做“守正”的人就要分析成长逻辑、波峰低谷、资源互补、投资回报率等一系列问题。就好像史蒂夫·乔布斯再强大,也需要一个蒂姆·库克帮助他。企业家可以做很多事情,而职业经理人也能帮助他们。

肆 | 关于企业家精神:

永远不要停止向前

张文中:前瞻思考、保持学习、解放思想、持续创新,这是企业家需要永远遵守的大原则。

李伏安:企业家应该具备三方面的素质:首先是组织能力,能够将原材料、土地、资金、劳动力等核心生产资源组织在一起,进行规模化专业化的生产;其次是具备专业独到的眼光,同时能够设定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最后是具备领导力和号召力,通过展示目的和收益,让所有人紧密团结在一起。

任泉:一路走来,我做每件事也都要求自己完成一次“清零”:我会问自己,如果将一切光环、荣誉、物质全部放弃,从零开始,是否能够真正的接受。这种心态很有必要。因为每到一个新的领域,就会像学生一样,甚至个人学习进度还会落后于其他参与者,作为后来者一定面对最艰苦的局面,因此必须襟怀如此心态。我接触过很多年轻的创业者,我也会要求他们和我一样,用相同的心态,在未知的领域实现自己的梦想。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