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四川省人民政府網站

氣象事業是科技型、基礎性、先導性社會公益事業,氣象工作關係生命安全、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爲加快推進我省氣象高質量發展,助力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四川,日前,四川省人民政府出臺了《關於推進氣象高質量發展助力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四川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提出,到2025年,全省天氣雷達覆蓋率達到72%;強對流天氣預警提前量達45分鐘,網格預報精細水平達90分,氣候預測準確率達77分。到2035年,氣象科技水平與創新能力大幅提升,以智慧氣象爲主要特徵的氣象現代化基本實現。

加強氣象綜合能力建設

形成“五個1”的精準預報能力

根據《意見》,我省將從建設精密氣象監測系統、構建精準氣象預報系統、發展智慧精細的氣象服務業務體系、提升氣象信息支撐能力這四個方面加強氣象綜合能力建設。

其中,將逐步形成“五個1”的精準預報能力,實現提前1小時預警局地強天氣、提前1天預報逐小時天氣、提前1周預報災害性天氣、提前1月預報重大天氣過程、提前1年預測四川及西南區域氣候趨勢。

實現預警信息精準定向發佈

築牢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

如何充分發揮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作用?《意見》提出,要從提高氣象災害監測預報預警發佈能力、強化氣象災害風險管理等方面發力。

在氣象災害監測預報預警上,將健全分災種、分重點行業的氣象災害監測預報預警體系,提高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和中小河流洪水、山洪災害、地質災害、流域區域洪澇、森林草原火災等氣象風險預報預警及服務能力。建設省、市、縣三級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佈系統,發展精準靶向預警信息發佈技術和業務,實現對影響區域、影響人羣預警信息的精準定向發佈。

在氣象防災減災體制機制上,將健全以氣象災害預警爲先導的聯動機制,實現預警與響應無縫銜接、閉環管理,推動各地落實氣象災害防禦措施,按照氣象災害應急預案及相關專項應急預案運行“關、停、限”機制。

變“靠天喫飯”爲“知天而作”

以氣象服務賦能經濟社會發展

《意見》提出,要把氣象服務融入農業、交通等領域,助力我省經濟社會發展。

具體而言,在農業上,強化“天府糧倉”建設氣象保障服務,加強農業氣象災害監測預報預警能力建設,推進衛星遙感等技術在農業氣象中的應用,開展糧油作物遙感監測評估服務。

在交通上,強化交通強省建設氣象保障,構建全面融入“鐵公水空”的一體化智慧交通氣象服務體系,強化川藏鐵路等重大交通工程建設及民用航空、通用航空發展氣象保障服務。

在能源上,聚焦水風光氫多能互補發展,提升能源開發利用、規劃佈局、建設運行和調配儲運氣象服務水平,發展面向全省重點流域的水電氣象預報預警服務,建立西南區域流域水電氣象服務聯合體,做好電網安全運行和電力調度精細化氣象服務。

在區域協調發展上,加強川渝現代化國際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成渝地區現代農業高效特色產業示範帶、巴蜀文化旅遊走廊等建設的氣象保障。

做好民生服務氣象供給

強化生態文明建設氣象支撐

此外,《意見》還在公共氣象服務和生態文明氣象服務上提出了相應舉措。

《意見》提出,將建設覆蓋城鄉的氣象服務體系。一方面,推動氣象服務全面融入智慧城市建設,發展保障城市供水供電供氣、防洪排澇、交通出行等智能管理的氣象服務系統,提高城市安全運行氣象保障水平。另一方面,將農村氣象防災減災納入鄉村建設行動,構建行政村全覆蓋的氣象預警信息發佈與響應體系,提升農村氣象災害監測預警服務能力。

以及將聚焦長江、黃河上游生態屏障建設需求,實施生態氣象保障工程,建立生態氣象立體觀測體系。加強多尺度污染天氣氣象條件監測預報預警,提高重污染天氣和突發環境事件應對氣象保障能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