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炎炎夏日的到來,全國多地惠民保的投保熱潮再次如期而至。

據界面新聞記者統計,僅在今年5月內,全國便已誕生三款爆款“惠民保”產品,這類主打普惠保險理念的保險無疑仍是行業“頂流”般的存在。

具體來看,59日,進入第三年運營期上海“滬惠保”開啓投保,截至5月18日,“滬惠保”參保人數突破300萬;同日,“深圳惠民保”開啓投保,截至530日,參保人數已近300萬;隨後5月10日,2023年成都“惠蓉保”上線,在開放投保5天后參保人數突破300萬

此外,今年1月,已經完成投保工作的2023年“北京普惠健康保”,已經實現參保人羣350萬人較去年銷售期增長14.14%,項目總參保率達到18.67%。至此,今年已有4款產品邁入超300萬用戶投保的大型項目行列。

今年2月,重慶的2023年版城市定製普惠型商業補充醫療保險“重慶渝快保”總參保人數突破620萬,較去年參保人數增長近35%。

除了大型惠民保項目之外,普惠保險模式與理念,也正在從大城市不斷擴展到中小型城市。

界面新聞記者注意到,目前,河南“焦作惠民保”、廣西南寧“惠邕保、雲南紅河“惠民保”等多個產品也正在開放投保期,其中不乏有多個首次開展惠民保業務的城市。

作爲惠民保產品發展的風向標,2023年,我國多個一線超大型城市已經進入惠民保的第三個運營週期。在惠民保模式逐漸走向成熟的同時,多地2023年版的新產品中,不斷通過擴展保障責任、降低免賠額、擴大投保範圍等手段優化客戶的承保體驗。

例如,深圳作爲運營時間最長的“惠民保”城市之一,2023年版“深圳惠民保新增了目錄外自費保障、罕見病專項保障和港澳藥械通大灣區特色保障,以及免費提供六大項健康管理服務。

在上海,2023年度“滬惠保”基礎免賠額從去年的20000元/年降低至16000元/年連續參保享優待,特藥種類增加,也更具針對性。此外,還對2022年版歷史賠案進行追溯賠償。

在北京,2023年版“北京普惠健康保”也對特藥清單進行升級,並對於被保險人2023年1月1日至5月4日已發生符合新特藥清單的保障責任且未進行理賠的情況,可進行追溯賠償。

在成都,2023年版“惠蓉保”相比2022年版,起付線更低、報銷比例更高、全自費特藥更多,且首次面向持有居住證的新市民參保,最高可享100萬元的醫療費用保障。

自2020年以來,我國惠民保開始快速發展,這種介於基本醫保與純商業健康保險之間、有政府部門背書,並由商保公司經營提供高保額、低保費、低門檻的普惠性質保險產品,逐漸承擔起爲居民緩解醫療費用支出壓力職能,也逐步被納入我國多層次醫保體系之中。

根據復旦大學和騰訊微保聯合發佈的《2023 惠民保健康發展十問十答報告》,截至2022 年末,惠民保已覆蓋全國29個省份,總參保人次達2.98億。但該報告也指出,惠民保仍面臨參賠付和投保率不足、各地政策支持程度不一、區域發展不平衡等諸多問題。

該報告顯示,2022年全國惠民保平均參保率19.3%,平均參保程度較低,主要在於居民過去1-2 年的參保體驗效果不佳,尤其健康人羣對投保的獲得感較爲缺乏,同時居民對於惠民保產品的認知有所提升,高免賠門檻也使得居民的投保意願下降。

此外,從部分披露理賠報告的惠民保產品來看,雖然惠民保產品賠付率遠超普通商業醫療險,但其整體賠付水平低於政府讓利於民初衷下90%以上賠付的目標,主要受免賠門檻較高、保險責任不足影響。

例如,2021廣州穗歲康賠付率70.6%、重慶渝快保賠付率68.8%、湖南愛民保一期賠付率41.2%因此,2023年版的惠民保在更新迭代的過程中主要通過降低免賠額和提升保障責任等手段優化客戶的承保體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