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順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已有超過70家上市公司或公司相關責任人被立案調查。

業內專家表示,隨着全面註冊制的啓動和此前新證券法的實施,資本市場監管水平和監管力度顯著提升。各部門形成合力,嚴厲打擊證券違法違規行爲,有利於提振投資者信心,促進資本市場的長遠發展。

71家公司被立案調查

6月1日早間,勁嘉股份發佈公告稱,公司於5月31日收到于都縣監察委員會簽發的關於公司實際控制人、董事長喬魯予被立案調查並留置的通知書。

而在此前的5月31日,ST摩登棕櫚股份雙雙披露稱,公司於5月31日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中國證監會”)出具的《立案告知書》,根據相關法律法規,中國證監會決定對公司進行立案。其中,ST摩登因未在法定期限內披露2022年度報告,棕櫚股份則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

今年以來,接連有上市公司或公司相關責任人被立案調查。根據同花順數據,截至6月1日記者發稿,今年已有71家A股上市公司或公司相關責任人被立案調查,大幅超過去年同期的47家。具體來看,其中有60家公司或公司相關責任人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還有11家公司或相關責任人被地方監察機構或公安部門立案調查。從被調查人類型來看,40家是公司被調查,其餘31家則涉及公司實控人、董監高或控股股東被立案調查。

信披違規仍是主因

信披違規仍是上市公司被立案調查主要原因。在上述71家公司中,有44家的被調查原因爲涉嫌信息披露違規,佔比超6成。此外,還有一些公司或相關責任人被調查的原因是涉嫌違反證券期貨法律法規或涉嫌內幕交易、短線交易。

業內專家表示,隨着全面註冊制的啓動,對信息披露要求更加細緻、披露質量監管也更加嚴格。在強監管下,上市公司被立案調查數量相較於往年有所增加是合理的。

記者注意到,“未及時披露重大事項”的信披違規行爲成爲近年來上市公司及相關責任人被立案調查的重要緣由。例如棕櫚股份稱,經公司自查,本次立案的原因系公司未及時完整披露參股公司重大事項導致。2021年7月2日,公司下屬參股公司梅州時光文化旅遊開發有限公司與梅州市土地儲備中心簽署《收回國有土地使用權協議》,公司未及時就該事項進行單獨公告;2022年3月17日,公司對外披露了《關於政府有償收回參股公司部分土地使用權的公告》。

“近年來,管理層的監管水平和監管力度顯著提升,監管特徵也更爲細緻,對於合規細節上的態度更爲嚴肅。”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表示,只有信息披露合法合規、確保信息真實有效,才能真正促進A股市場的不斷成長。

監管“零容忍”不斷升級

在今年5月底舉行的中國上市公司協會年會暨2023中國上市公司峯會上,中國證監會副主席王建軍表示,要聚焦問題,規範公司治理和信息披露。要大力抓好公司治理監管,同時,完善全面註冊制下的信息披露制度,強化信息披露一致性監管,提高信息披露質量,打造更加公開、透明、可信的上市公司。懲防結合,從嚴打擊財務造假。強化財務造假案件的行刑銜接,加大對“關鍵少數”和中介機構的立體化追責力度,對參與造假的其它主體一併納入打擊追責的範圍,打破造假的生態圈。

今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上市公司獨立董事制度改革的意見》,提出完善協同高效的內外部監督體系。推動加快建立健全依法從嚴打擊證券違法犯罪活動的執法司法體制機制,有效發揮證券服務機構、社會輿論等監督作用,形成對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等主體的強大監督合力。

此外,公安部近日印發通知,要求全國公安機關以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製爲契機,主動適應新形勢新變化,進一步加強打擊防範證券犯罪工作,全力保障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順利實施,有效維護資本市場秩序,有力保護投資者利益。

專家表示,監管不斷趨嚴利好資本市場發展。“加強監管,打擊虛假信息、內幕交易等,有利於提振投資者信心,幫助資本市場引入更多新生資金,促進資本市場的長遠發展。”陳靂說道。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也表示,如今資本市場監管水平越來越高,監管效率也越來越好,對於證券違法犯罪產生了很好的威懾效果。與此同時,也要加大執法力度,這是對證券違法犯罪行爲產生威懾性效果的重要環節。

相關文章